屈曲
屈曲
屈曲花為十字花科,屈曲花屬。原產南歐。直立,株高25~50厘米。葉互生,基部葉披針形,稀鋸齒,上部葉線狀披針形。
詞目:屈曲
拼音:qūqǔ
注音:ㄑㄩ ㄑㄩ
英文:bend
1.彎曲,曲折。
《文選·張衡<東京賦>》:“謻門曲榭,邪阻城洫”三國 吳薛綜註:“冰室門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為道也。”
唐 李群玉《九子坂聞鷓鴣》詩:“正穿屈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
明 唐順之《條陳水運事宜》:“見 閩 浙 人舟行石罅間,屈曲無礙。”
宋教仁《登韜光絕頂》詩:“徐尋屈曲徑,竟上最高峰。”
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餘屈曲,難以辭極也。”
3.委曲,曲意遷就。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其所以務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萬延之 ﹞性素剛直,做了兩三處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歸。”
清 黃宗羲《澤望黃君壙志》:“余賦性偏弱,迫以饑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從俗,姑且不免。”
屈曲
屈曲
全緣至羽狀半裂;總狀花序傘房狀;萼片近直立,倒卵形;花瓣白色、玫瑰紅色或紫色,大小不等,外輪2片常比內輪2片大;短角果寬卵形或球形,側扁,開裂,頂端深凹陷,基部圓形,有翅;種子大,卵形或近圓形,扁平,常有邊緣,子葉緣倚胚根。
原產南歐,喜夏季涼爽氣候,不耐暑熱。適生於排水良好的園土,尤喜多腐殖質肥沃土壤,宜保持適度濕潤。
植株高度30—75cm,疏生微毛。葉倒披針形至匙形,邊緣粗糙有齒。大形總狀花序。花初開時密集呈傘房狀,旋即伸長。花白色,芳香。變種有風信子花型、大花型及矮小型(高僅10cm)。角果,扁平。直播,一般多春播,夏、秋開花。但在冬季氣候溫和地區,可9月播種,栽於春季花壇。也可在秋季播於室內,於冬季或早春室內開花。為優良切花,也可用於花壇或花境。
春播為主,南方可秋播,發芽適溫為18~20度,播后15~18天發芽,2-3個月開花。
極具野趣的冷色調小花,生命力,自播力極強,可通過調節播種時間來控制花期,使得它和別的花卉有很好的相容性,適合於各類野花組合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