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
同義詞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一般指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掌握紮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2013年國家專業目錄中對外漢語更為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簡稱MTCSOL。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為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
為做好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規範化和培養質量,特製訂《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供各培養單位在制訂實施細則時參考。
一、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的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採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其中課程學習1年,實習及畢業論文1年)。
四、培養方式
採用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相結合,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相結合, 校內導師指導與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需求為目標,圍繞漢語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形成以核心課程為主導、模塊拓展為補充、實踐訓練為重點的課程體系。
(一)課程類型與學分分佈
1、採用核心課程、拓展課程、訓練課程三種類型
(1)核心課程(18學分,含學位公共課)
(2)拓展課程(8學分,分模塊選修)
(3)訓練課程(4學分)
教學實習6學分、學位論文2學分,總學分不低於38學分。
2、學位預備課程(試行,不設學分)
為彌補應屆本科畢業生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的欠缺,在進入核心課程學習前,試行設置:
(1)綜合基礎課程
(2)課堂教學觀摩與體驗
(二)課程與學分結構
1、核心課程(重在提升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
(1)學位公共課程(6學分)
政治(2學分)
外語(4學分)
(2)學位核心課程(12學分)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4學分)
第二語言習得(2學分)
國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2學分)
中華文化與傳播(2學分)
跨文化交際(2學分)
2、拓展課程(8學分,分為三大模塊)
(1)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
漢語語言要素教學
偏誤分析
漢外語言對比
課程設計
現代語言教育技術
漢語教材與教學資源
(2)中華文化傳播與跨文化交際類(2學分)
中國思想史
國別與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專題
禮儀與國際關係
(3)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
外語教育心理學
國外中小學教育專題
教學設計與管理
漢語國際推廣專題
3、訓練課程(4學分)
教學調查與分析(1學分)
課堂觀察與實踐(1學分)
教學測試與評估(1學分)
中華文化才藝與展示(1學分)
4、教學實習(6學分)
5、學位論文(2學分)
(三)教學方法
1、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力爭研究生在課程學習期間能接觸到100個以上不同類型的案例,提高教學技能和國外適應能力;
2、50%的核心課程採用外語或雙語教學。
六、專業實踐
為了保證實習實踐效果,各培養單位要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通過多種方式建立一批國內外相對穩定的多種形式的實習實踐基地。研究生要通過實習實踐為學位論文選題和完成創造條件。
(一)教學實踐方式
2、在國內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進行教學實習。
(二)教學實踐管理
1、志願者由國家漢辦或培養學校選拔派出;
2、實習期間,培養學校應安排教師進行指導,研究生要提交實習計劃,撰寫實習總結報告;
3、由實習單位出具考評意見,學生提交實習報告。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有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要吸收國際漢語教學第一線(尤其是中小學)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教師參與論文指導。對學位論文的評閱與審核必須正確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格和標準。
八、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實習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教學實習合格,完成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語言學概論、基礎英語、英語寫作、英漢翻譯、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中國文化概論、西方文化概論、社交禮儀、國外漢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
包括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和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通過學習,將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具備紮實的漢語言語能力與言語交際能力;
2、能正確、流利、得體地運用漢語進行交際;
3、掌握基本的中國人文知識,熟悉中國國情和社會文化,對中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法律、科技等有較全面的了解;
4、掌握系統的漢語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能熟練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理想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及語言學、國際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思維和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2、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3、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4、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6、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鞍山師範學院、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山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廣西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湖北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僑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理工大學、西北大學、武漢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吉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內蒙古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廣西民族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嘉興學院、紹興文理學院、浙江財經大學、寧波財經學院、吉林大學、長春大學、蘇州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學院、黑河學院、深圳大學、西南林業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大學、廣西師範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嶺南師範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廣東培正學院、瀋陽城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成都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通化師範學院、廣東海洋大學、韓山師範學院、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大學、甘肅政法大學,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等。
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對外漢語教育,一種是國家漢辦每年主持的對外漢語志願者。另一種是教育培訓機構。語文教學,可以考取相應階段的教師資格證,擔任中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進入外貿領域,比如外貿業務員、單證、跟單等。
漢語國際教育、翻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