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珠江
沈珠江
沈珠江(1933.1.25-2006.10.2),浙江慈溪人,岩土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3年業於華東水利學院(今河海大學),1960年獲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副博士學位,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珠江主要從事土石壩研究和地基基礎工程研究,沈珠江建立了土體極限分析理論,提出了軟土地基穩定分析的有效固結應力法。提出了新的膠結桿元件和一種基於損傷概念的雙彈簧模型,並就建立現代土力學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構想。參加過長江三峽深水圍堰,黃河小浪底大壩、天津新港、上海港等國家多個重大工程關鍵技術問題的研究和諮詢工作,為中國水利水電和水運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沈珠江
19徠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到紹興縣立初級中學求學。
1948年(中華民國三十七年),進入上海市立敬業中學學習。
1950年,畢業於敬業中學。
1950年,考入交通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水利系,因國家高校院系調整,於1952年轉入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學習。
1953年,畢業於南京華東水利學院,分配到南京水利實驗處(現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土工研究室工作,任技術員。
1955年,為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生。
1956年,公派至蘇聯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留學,師從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崔托維奇教授。
1960 年5月,獲副博士學位並回國,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工作,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任南京水利科學院土工所博士生導師,《岩土工程學報》主編。
2000年9月起,任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6年10月2日18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
著作
20世紀90年代,沈珠江指導博士生把飽和土的Boit固結理論推廣到非飽和土,建立了非飽和土的廣義固結理論,提出了折減吸力和廣義吸力等新概念並建議了非飽和土統一變形理論,沈珠江傾心育人,培養出博士與碩士20餘位,如學生劉恩龍。
著作
沈珠江先後撰寫了在岩土力學與工程界具有重要影響的《計算土力學》和《理論土力學》兩部專著。
論文
序號 | 人員 | 作品 | 刊物 | 時間 |
1 | 沈珠江 | 軟土工程特性和軟土地基設計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8 |
2 | 沈珠江 | 土體結構性的數學模型-21世紀土力學的核心問題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6 |
3 | 沈珠江 | 土體結構性的數學模型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6 |
4 | 沈珠江 | 結構性粘土的彈塑性損傷模型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3 |
5 | 沈珠江 | 廣義吸力和非飽和土的統-變形理論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6 |
6 | 沈珠江 | 樁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樁的極限設計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2 |
7 | 沈珠江,趙魁芝 | 堆石壩流變變形的反饋分析 | 《水利學報》 | 1998 |
8 | 沈珠江,陸舜英 | 軟土地基真空排水預壓的固結變形分析 | 《岩土工程學報》 | 1986 |
9 | 胡再強,沈珠江,謝定義 | 非飽和黃土的結構性研究 |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 2000 |
10 | 沈珠江,徐剛 | 堆石料的動力變形特性 |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 1996 |
11 | 沈珠江 | 關於土力學發展前景的設想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4 |
12 | 沈珠江 | 土的三重屈服面應力應變模式 | 《固體力學學報》 | 1984 |
13 | 沈珠江 | 應變軟化材料的廣義孔隙壓力模型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7 |
14 | 何開勝,沈珠江,彭新宣 | 兩種Lagrangian大變形比奧固結有限元法及其與小變形法的比較 | 《岩土工程學報》 | 2000 |
15 | 李國英,沈珠江 | 下限原理有限單元法及其在土工問題中的應用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7 |
16 | 蔣明鏡,沈珠江 | 結構性粘土試樣人工製備方法研究 | 《水利學報》 | 1997 |
17 | 沈珠江,陸培炎 | 評當前岩土工程實踐中的保守傾向 | 《岩土工程學報》 | 1997 |
沈珠江曾擔任《岩土工程學報》主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岩土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力學學會岩土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土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水利部科技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以及第七、第八屆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等。
榮譽稱號 |
▪ 1989 當選為水利部勞動模範(獲獎) ▪ 1988 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獲獎) |
所獲獎項 |
▪ 2005 獲茅以升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大獎(獲獎) |
沈珠江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典範。他終生沉心於學海耕耘,年過古稀而不輟,晚年以病弱之軀仍堅持向高難度課題挑戰、並且親自編寫和修改計算程序,是鞠躬盡瘁、獻身科學的楷模。他一生為學術創新而忘我探索,為學界振興而嘔心瀝血,真知灼見眾多,學術成就斐然。他才思敏捷,識見博深,勤于思考,善於開拓,立足學科前沿,導引學術方向,是推動中國土力學學科發展的指路人和先行者。(亞太地區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評)
沈珠江院士,建立了著名的南水雙屈服面彈塑性模型,為中國土力學及岩土工程的理論發展、學術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科學網評)
沈珠江院士從事岩土力學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40餘年來,為中國岩土力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以及中國水利、水電、水運工程建設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號召大家學習和弘揚沈珠江院士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南京水利研究院張建雲院長評)
沈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