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大城市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成立於1999年7月,是經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並與浙江省郵電管理局(現為浙江省電信實業集團)共同發起創辦的一所新型普通本科高校。
學徠校位於杭州市拱墅區,佔地1000餘畝,校舍面積40萬餘平方米。設有9個分院,開辦40個本科專業。設有與紐西蘭懷卡託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懷卡託大學聯合學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個,課程合作項目8個。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3100餘名,與浙江大學等聯合培養的碩士研究生120餘名。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ZUCC)成立於1999年7月,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並與浙江省郵電管理局(現浙江省電信實業集團)共同發起創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同時浙江大學與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合作舉辦一所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的新型大學。
2013年起,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資產評估專業相繼被批准列入浙江省本科第一批次(重點批次)招生。
2014年,CTUC暨CCES-TUWB第十八屆年會在學校召開。
2015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批准列入浙江省本科第一批次(重點批次)招生。
2017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金融學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改為第一段公費招生專業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法政類(法學、行政管理)等9個專業(類)改為第一段自費招生專業
2017年5月18日,浙大城市學院與懷卡託大學聯合成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懷卡託大學聯合學院。
2018年4月8日,浙江省委常委會在專題研究浙江大學建設發展問題時,對城市學院院轉設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事宜予以了肯定。
2018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所有專業在浙江省全面實行第一段公費招生(中外合作辦學按有關規定執行)。確定學院是浙江大學一流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圍繞一流目標,貫徹一流標準,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和一流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力度促進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兩院融合發展。
2021年6月21日,浙大城市學院成立國土空間規劃學院,成為國內首個將該領域獨立設置學院的高校。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0年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1年8月18日,浙大城市學院舉行考古學系成立儀式,並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迎來第一批考古學專業本科新生。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學校有教職工1000餘名,其中專職教師800餘名,超過50%的教師具有高級技術職務,超過88%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此外,學校擁有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24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1人,浙江省教學名師2人,浙江省教壇新秀4人,錢江特聘專家6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全元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方玲玲
浙江省教學名師:張夢新、顏暉
浙江省教壇新秀:金暉、杭國強、方潔、吳明暉
錢江特聘專家:黃宏偉、陳天洲、過敏意、尤肖虎、吳飛、張立新
錢江人才C、D類計劃:曾玲暉
徠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張夢新、魏新江、侯作前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 |||
---|---|---|---|
姓名 | 職稱/學歷 | 入選層次 | 入選年份 |
馬俊海 | 教授/博士 | 151第二層次 | 2006年 |
鄭增威 | 教授/博士 | 151第二層次 | 2008年 |
張健康 | 教授/博士 | 151第二層次 | 2008年 |
魏新江 | 教授/博士 | 151第二層次 | 2010年 |
侯作前 | 教授/博士 | 151第二層次 | 2010年 |
鄭增威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5年 |
黃敏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5年 |
鄭健壯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5年 |
鮑立威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5年 |
侯作前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7年 |
張健康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7年 |
杭國強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7年 |
方潔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7年 |
魏綱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7年 |
李紀明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9年 |
李艷君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9年 |
王俊波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09年 |
阮可 | 副教授 | 151第三層次 | 2009年 |
張曉明 | 副教授 | 151第三層次 | 2009年 |
陳觀林 | 副教授 | 151第三層次 | 2011年 |
吳明暉 | 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13年 |
王新泉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13年 |
錢輝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13年 |
譚嵐 | 副教授/博士 | 151第三層次 | 2013年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官網)
“131”人才工程
重點資助
2013年:曾玲暉
第一層次
2006年:傅旭春、鄭增威
2011年:吳明暉、李艷君、曾玲暉、鮑立威
2013年:盧應梅、楊程、張彩伢、杭國強
2016年:魏綱
第二層次
2004年:黃敏、鄭增威
2006年:畢崗、方誌剛、魏綱、魏新江、方潔、鮑立威
2008年:李紀明、李艷君、王俊波
2011年:張彩伢、陳觀林、高廣春、徐潔、陳春來、王新泉、丁悅敏、譚嵐、王皓白、謝文武、許瑩、方玲玲、錢輝、楊程
2013年:朱媛、喬閃、劉泓、阮可、杜鵬英、李傑、張翀、唐培培、蔣吉清、戴曉霞
2016年:丁智、呂媛媛、朱凡微、潘樹文
第三層次
2006年:張世民、鍾學敏、陳觀林
2011年:陳業瑋、陳勇、丁智、杜鵬英、顧楊麗、韓振華、何曉嵐、黃宇馳、金暉、柯海豐、李 傑、羅榮良、呂媛媛、全勝、蘇健、孫雁、王艷、聞銀玲、翁文勇、肖寶蘭、殷小琴、應小宇、張大勇、張佳、張越、朱建安、朱煒、朱媛、楊芳
2013年:陳勇(資助)、柯海豐(資助)、殷小琴(資助)、章國標(資助)、丁玉琴、王玥、王怡、方華、朱勝、孫曉譯、孫曙迎、李海龍、吳放、佀傳振、沈明霞、張帆、張苑竹、陳丹、周燁、趙金紅、侯宏侖、董芳、廖娟、張薇
2014年:呂媛媛、朱勝、張世民
2016年:孫雲蕾(資助)、沈潔(資助)、周雲、汪秋婷、李強、葉崢、呂微露、孫霖、周魯耀、戚偉、王鵬飛、余劍英、王娜、溫道偉、朱鋒、韓志科、沈潔、范紅霞
杭州市屬高校優秀創新團隊
2013年:地下工程災害機理與防治研究創新團隊(工程學院)
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計劃
2011年:曾玲暉
2014年:盧應梅
杭州市屬高校西湖學者
2013年:趙志義
2014年:張建青、江根源
2015年:楊芳
杭州市屬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2013年:杭國強、張雁、孫福軒
學校設有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學院、傳媒與人文學院、法學院和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等9個學院,40個本科專業,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6個中外課程合作項目。
院系專業 | |
---|---|
教學院系 | 專業設置 |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 |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 |
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建築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 |
商學院 | 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旅遊管理、資產評估、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中新合作辦學)、國際商務 |
傳媒與人文學院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會展經濟與管理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日語 |
法學院 | 法學、行政管理 |
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招生信息網)
2021年8月18日,浙大城市學院舉行考古學系成立儀式,並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迎來第一批考古學專業本科新生。
● 質量工程
學校擁有浙江省一流學科3個,重點學科4個,省重點專業1個,省新興特色專業4個,“十三五”特色專業建設項目4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杭州市重中之重學科2個,市重點學科11個,市重中之重實驗室3個,市重點實驗室12個,市重點(特色)專業9個,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浙江省重點教材12部,承擔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6項,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項目6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
浙江省重點專業(1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教學團隊(1個):面嚮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顏暉)
浙江省精品課程(2門):軟體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杭州市重點專業(2個):通信工程、新聞學
杭州市特色專業(2個):會展經濟與管理、法學
● 學生獲獎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學校擁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杭州市級重點學科11個,杭州市重中之重建設學科2個。
省級重點學科(4個):藥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企業管理、岩土工程
杭州市級重點學科(11個):計算機應用技術、藥理學、國際貿易、企業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岩土工程、新聞學、傳播學、經濟法學、橋樑與隧道工程、免疫學
杭州市重中之重建設學科(2個):藥理學、通信與信息系統
學院先後與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法國、義大利、丹麥、愛爾蘭、芬蘭、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40所知名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係。
合作辦學:學院與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開展了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兩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中澳雙聯班),與紐西蘭懷卡託大學開展了經濟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合作項目在校學生已達1000餘名,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合作開辦的中澳高級雙語教育班,與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合作辦學項目以工科專業為主,兼顧商科專業。
課程合作:學院與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開展學分互認課程合作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懷卡託大學聯合學院(首家杭州市高等教育領域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2020年8月27日,由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牽頭並聯合浙江師範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嘉興學院、湖州師範學院、合肥學院、浙大城市學院、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等8所G60沿線高校,發起成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併發布G60九所高校共同宣言。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杭州市級重點實驗室(9個):網路與計算、集成化信息處理與控制、藥物信息與新葯研究、先進設計與製造技術、商務信息分析、數字城市與電子服務、地下工程安全與監控技術、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區域經濟發展與演化模擬
杭州市重中之重建設實驗室(3個):中藥研究與開發實驗室、電子服務與智慧工廠、信息處理與智能系統
杭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旅遊發展與法制研究中心、傳播與杭州文化創新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 | |
---|---|
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 | 文化與翻譯研究所 |
杭州市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分院 | |
學習研究所 | 新聞事業發展研究中心 |
信息管理與電子服務研究所 | 工業中心 |
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 | 城市發展研究中心 |
職業素質教育研究所 | 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
智能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 跨國競爭與戰略研究中心 |
綠色建築研究所 | 土木工程測試與研究中心 |
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研究所 | 彩票文化研究中心 |
岩土與結構工程研究所 | 環境藝術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
製造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 | 招商研究與培訓中心 |
現代通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所 | 廣播電視研究中心 |
建築工程管理與技術研究所 | 廣告傳播研究中心 |
科教儀器研究所 | 會展研究與服務中心 |
藥物研究所 | 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 |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 創業與家族企業研究中心 |
投資評估研究所 | 公共關係研究中心 |
風景旅遊規劃研究中心 | 房地產研究中心 |
學院承擔各級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委託合作課題355項,科研項目總經費2100萬元。其中國家及省市科研縱向課題54項,與杭州市政府部門合作項目為68項,其他社會(企業)合作項目233項。2009-2010學年,學院共有37項成果獲獎,其中廳及以上成果獎22項,包括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創新二等獎1項,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浙江省衛生廳科技創新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杭州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 學術期刊
● 館藏資源
學院圖書館藏書100萬冊,中外文期刊2500餘種,中外文報紙100餘種,另外還藏有7600多種多媒體文獻等。由香港實業家陳佔美和夫人陳李雲華捐資建立的雲華科技圖書館(四樓開架書庫)和雲華網路科技圖書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技文獻體系。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求是創新
含義:(1)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撓,不畏強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2)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3)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飭毫不苟且。

大城小C
姓名 | 職務 |
---|---|
吳 健 | 院 長 |
葉 民 | 黨委書記 |
斯榮喜 |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 |
劉玉勇 |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
朱永平 | 副院長 |
江全元 | 副院長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官網)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
胡禮祥 | 黨委書記 | 2005.7—2014.9 |
王立人 | 院 長 | 2005.7—2008.4 |
魯世傑 | 院 長 | 1999.7—2005.7 |
鄒曉東 | 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 | 1999.7—2005.7 |
胡瑋煒:1982年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摩拜單車創始人兼總裁。
2018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依法終止23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包括: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合作舉辦工程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合作舉辦國際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合作舉辦國際商務專業本科教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