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城區西北部,北起大興衚衕,南至府學衚衕,東與桃條衚衕相通,西與東旺衚衕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巴兒衚衕](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6/m66ea000310f51c8b70e4eddb4f1e0021.jpg)
巴兒衚衕
北京府學衚衕路北,有條文丞相衚衕,它以愛國丞相
文天祥的名字命名。原來那條衚衕叫巴兒衚衕,改為文丞相衚衕,紀念、弘揚
愛國主義精神。1278年文天祥抗元,在廣東五坡嶺(
海豐縣)被元兵俘虜。
![巴兒衚衕](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e/m8e2d30954f6c6caa72e4bd1f944e6157.jpg)
巴兒衚衕
1279年被押到
元大都囚禁地。文天祥被關在陰暗潮濕的土牢,
愛國心不動搖,他寫下了千古流傳的《
正氣歌》:“天地有正氣……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全死安足論……”他在獄中以“正氣”斗敵,顯示力量。他被關押三年,心不動搖。
忽必烈赴獄勸降,以宰相高位誘他降元,他堅定地說:“願賜之一死足矣。”1283年1月9日在
柴市,一說在
菜市口英勇就義,時年47歲。在他囚禁地建立“文丞相祠”,巴兒衚衕改稱文丞相衚衕。相傳,後院中的
棗樹是
文丞相親手栽植。而且,棗樹的枝葉都向南傾斜,彷彿指向
南方,象徵文天祥的愛國心永遠指南。文天祥的詩歌“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罷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洋溢愛國情、愛國精神。
http://www.xqlx.com/iv759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