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的結果 展開
-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創作中篇小說
- 英法德2002年Laurent Bouhnik執導電影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創作中篇小說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小說首次發表於1927年。
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白髮蒼蒼,舉止高雅的老婦人,她在四十歲的時候,出於一種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個素昧平生的賭徒,卻由於瞬間激情的驅使而失身於這個她連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淋漓盡致地表了不自覺的衝動和理智之間的搏鬥。
綜觀整部小說,作者以精湛的心理描寫手法,把作品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入、細緻、準確的刻畫,發掘出人物內心最隱秘的角落,向讀者展示出他們不曾示人的一面。
一位年過六十、富有高雅的英國寡居女人C太太,旅人們對飯店發生的風化案發起激烈的爭論之後,向“我”傾訴了因擾她一生的二十四小時經歷:當年,也就是她丈夫去世的第二年,四十二歲的C太太獨自一人來到蒙特卡羅,空虛寂寞的她在賭館里迷上了一位嗜賭如命的年輕人。短短的二十四個小時里,C太太對這位年輕人產生了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從一開始只是好奇那雙具有無限魔力的手,到急切挽救站在死亡邊緣的他,再到意亂情迷失身於他,後來瘋狂到不顧一切地想要和他遠走天涯。可是,C太太一廂情願的犧牲並沒有讓這個年輕賭徒洗心革面,換來的卻是當眾的侮辱和情感的欺騙,這樣的結果使得C太太之後的人生蒙上了羞愧、痛苦和自責的陰影。
封面
19世紀末20世紀初,非理性思潮的影響下,西方作家的創作視角普遍由外部世界轉向人的精神世界,他們大多都認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從萬千事物中去探索人的內心世界。當然,茨威格也是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他的小說“從心理的角度再現人物及其生活遭遇”,以其出色的心理描寫開創了獨特的心理領域。
C太太
C太太在這二十四小時的過程當中完全是處於無意識狀態的舉動,文中有一段描述就表現的相當明顯“我猛吃一驚……我驚訝無比,我全身癱軟,我像受了電擊,我毫無知覺了……我想抵抗,我要逃脫…可是,我的意志麻痹了……。”也就是說在二十四小時內“愛上“賭徒,是因為C太太的“本我”在作祟。她的生活平靜被打破了,這使她的“本我”與“自我。發生了各不相讓的鬥爭。C太太在這之前“自我“與“本我”相安無事。她丈夫的去世使C太太。突然陷入了空虛寂寞中。賭徒的本性暴露使C太太沒有再陷入迷亂當中。她最終還是回到了現實生活當中,回到了親人的身邊,又過上了原來的安靜、閑適的生活。
賭徒
賭徒的身上可以明顯地看到他的“雙重人格”。他的人格的一面是:他想成為優秀的貴族青年。在他受到C太太的幫助的時候,他的心中也有了獲得新生的喜悅。他在感受到自己原來還有希圖,感覺到幸福的時候,他原本連睡覺都無法使自己平靜下來的,但是這個時候他的睡態是像“沉睡中的嬰兒舒爽自然,有時候會散發出天使般的明輝。”他在得到C太太的幫助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感謝與懺悔令C太太都感覺到訝異。這種仟悔使他一再低下頭去,卑恭地碰擊著經案,越來越昂奮地一再重複著那些外國話,表現出難以形容的激烈情緒,越來越熱切。他還在C太太面前對著上帝發誓:“我永遠不再賭錢,從此痛絕一切賭博,我立誓不在把自己的生命和名譽,斷送在這樣的激情之下。”
可是發誓還是不能使他走出“群魔”。因為另一方面,賭徒的“本我”十分的活躍。他的賭錢慾望令人稱奇,他在和C太太表示懺悔時,“一談到賭錢他就目光炯炯,臉上所有的神經像觸電般的不住抽搐。講到那兒他自己似乎還像當時一樣激動不已。”他在看到錢這個東西的時候,他就不能自已了,正因為他的這股熱情,最終,他只能被他的“本我”推向萬丈的深淵,走向自殺的局面。
這篇小說不是以故事情節取勝,而是以最細膩、精緻的筆觸把人物內心激烈的痛苦掙扎展現出來,茨威格的心理分析都是平鋪直敘,但是卻處處充滿人格的激烈鬥爭,通過外在的行為語言,內在的心理分析,很多在人物身上不恰當的行為,不該發生的感情,不合常理的想法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把人物心靈糾結的過程展現出來,讓讀者們能感受到靈魂的震動。
小說在人道主義突出的內涵中,以犧牲的精神作為人性具體表現。C太太是一個充滿仁愛和犧牲精神的人道主義女性形象,通過對她“非理性激情”的刻畫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醜惡虛偽的社會關係,讚美了人與人之間同情、仁愛、自我犧牲來拯救的精神,也能深刻的表達作家人道主義濟世救世的理想。茨威格的人道主義情懷基調是現實主義,他尤其選擇資產階級社會中“柔弱的人”婦女的不幸遭遇來作為題材,譴責對女性的不尊重和對人善良品質的殘害,在男權社會下相比較同情女性,並為女性付出的代價作出犧牲給予了深深的感激。
最終《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中的C太太做了那麼大犧牲之後,也沒能阻止貴族青年重返賭場的結局,告訴人們這種以一個人的高尚品德來改善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進而達到改造社會道德的人道主義理想有著明顯的空想。在抽象的作品中,茨威格是滿懷激情的,他同情受侮辱的弱者,在現實中無力改變他們的不幸處境,所以只有乞求寬恕與仁愛,提倡自我犧牲精神。
在這篇小說里,有大量又多又密的關於手和臉的細節描寫,與其說是外貌描寫,倒不如說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外化。文中也對這點給出了詳細的例證,比如:“貪焚者的手抓狂不已,揮霍者的手肌肉鬆弛,老謀深算的人兩手安靜,思前慮后的人關節跳彈,百般性格都在抓錢的手勢里表露無遺。他們強帶歡笑的嘴唇和故作鎮靜的目光所想掩蓋的本性,早已經從手勢里全部透露了。”當然,最為人稱道的還是震懾C太太的那雙“超群出眾”、“世間唯一”的手——當圓球在碼盤上波動的期間,兩隻手“像兩匹居民的猛獸互相扭打,使指節間發出軋碎核桃一般的脆聲”;賭局揭曉的一刻,兩隻手“頓時解開”,“顫抖著”,忽然,“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頭野豹”,開始下注,而左手也“豎直起來,慢慢滑動”,“愉快爬行”,向“瑟瑟發抖”的右手挨攏。這一系列手部的描寫,就如一張準確記錄心理活動的“心電圖”,把年輕賭徒在等待結果時的緊張和恐懼,在輸錢之後的絕望和死寂以及再次下注表現出的狂熱和激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動人心魄,同時,也將C太太對這雙手的痴迷寫了出來。
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張玉書評:《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中,茨威格的描寫非常優美、高雅、細膩,詩意濃郁。
中廣網評:《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寫得可謂驚心動魄。
該作是茨威格最早被譯介到中國的作品。 |
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譯文》雜誌9月號上刊登了《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傳記作家。
作者
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週遊世界,結交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是和平主義者。一九三四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與幻滅中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