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正

清代御賜“五品軍工”

張國正,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酷愛竹編,在學習總結豐富的崇州民間竹編藝術的基礎上,張國正將竹篾越划越薄、竹絲越劈越細,器具編織得越來越精緻。漸漸地,竹絲細得沒有了骨力,難以自己成型,張國正就選用了瓷器、漆器來作為底胎,讓竹編依附在底胎上。由此竹編技藝從無胎成型進入了有胎依附的階段。

目錄

正文


瓷胎竹編的前身--有胎竹編誕生了。當時這種純手工製作的精美藝術品,多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瓷胎竹編以其“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絲”等技術特色在眾多民間工藝中獨樹一幟。細竹編的出現,特別是有胎竹編的出現,使竹編從單純的實用進入到實用與觀賞相結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藝美術的行列。張國正的創新得到了各界的重視,他製作的漆胎飯盒、煙盒帽筒等作為貢品呈進了宮中,還有產品參加巴拿馬博覽會並獲得銀獎。張國正也因進貢有功被御賜“五品軍工”。光緒年間,四川道台周孝懷在勸業局下設立細篾科,聘請張國正擔任教師,招收學生,講授有胎竹編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