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風箱果

紫葉風箱果

紫葉風箱果(學名:Physocarpus opulifolius 'Summer Wine')是薔薇科、風箱果屬、無毛風箱果下品種。紫葉風箱果為落葉灌木,高2-3米,葉三角狀卵形,具淺裂,先端尖,基部廣楔形,緣有復鋸齒。整個生長季枝葉一直是紫紅色,春季和初夏顏色略淺,中夏至秋季為深紫紅色。頂生傘形總狀花序,花多而密,每個花絮20-60朵小花,小花直徑0.5-1厘米,花白色,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萼片三角形,蓇葖果膨大,夏末時呈紅色,9-10月成熟、開裂、宿存。

原產於北美。中國有引種栽培。紫葉風箱果喜光、耐寒,生長勢強,不擇土壤。

紫葉風箱果枝葉密生角度開張,葉片在5月上旬至秋後落葉為紫紅色落葉晚。在公園、景區、綠地綠化彩化中可作彩籬。在城鄉綠化彩化中可作景觀花灌木片植用於公園、風景區、生態農業觀光園、庭院景觀生態綠化彩化池,可用於草坪點綴、園林置景。紫葉風箱果樹形優美、色彩感強,園林上也用於叢植,為了突出色彩對比。

形態特徵


紫葉風箱果為落葉灌木,高2-3米,葉三角狀卵形,具淺裂,先端尖,基部廣楔形,緣有復鋸齒。整個生長季枝葉一直是紫紅色,春季和初夏顏色略淺,中夏至秋季為深紫紅色。頂生傘形總狀花序,花多而密,每個花絮20-60朵小花,小花直徑0.5-1厘米,花白色,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萼片三角形,蓇葖果膨大,夏末時呈紅色,9-10月成熟、開裂、宿存。 
紫葉風箱果
紫葉風箱果

產地生境


原產於北美。中國有引種栽培。 紫葉風箱果喜光、耐寒,生長勢強,不擇土壤。 

繁殖方法


紫葉風箱果繁育技術有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種子繁育有變異,以扦插繁殖為主,大多結合季節修剪進行,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方法。 
硬枝扦插
扦穗的剪取和貯藏:每年3-4月在進行春季苗木平茬或修剪時,從2-3年生生長健壯的植株上剪取下來的枝條中,選取粗度0.3厘米以上充分木質化的1年生枝條,將其整理好,每10條一捆存放於-3℃至3℃冷庫中,插穗應埋於含水量30%左右的濕沙中。 
扦插床的製作:每年4月中旬,選平坦地塊,按南北方向挖床,床寬1.2米,床長視地面平整情況確定,一般為20-30米,床深度20厘米,向床內填入20厘米厚的馬糞,用於提高溫度,其上放20厘米的細沙,周圍用磚或土做畦埂,畦高即磚(或土)埂高15厘米、土埂寬15-20厘米,探實畦埂,整平畦面。 
插穗剪截和生根處理:扦插前1天從冷庫中取出插條,嚴格選穗;去除未木質化、受凍害、霉爛、乾枯的枝條。對可用的穗條應剪用中下至中上部位枝段。按10-12厘米長剪截,每穗具3-5個節最上端節上芽要飽滿。上剪口距上節1-1.2厘米處平斷,下剪口距下節0.5厘米處斜剪或平剪。剪好的插穗每25-50個綁捆,形態基端或頂端一致,基端2-3厘米長度伸蘸於濃度為100-20毫克/千克的吲哚丁酸液中12-24小時。盛裝吲哚丁酸液的容器最好用平底塑盆或瓷盆池,可在地面挖槽,向槽內鋪放較厚的聚乙烯農膜做池,最好不用金屬容器。 
插穗的扦插:5月上旬,當日平均氣溫達到8℃以上時扦插。穗距8-10厘米,扦插深度為頂芽高於畦面2厘米,插穗應直立扦插。如插床較硬,可用削尖的硬竹棍、硬木棍扎穴后再扦插。 
插后管理:向畦面澆水浸濕深度10-15厘米。水下滲后,貼畦面平鋪白色農用薄地膜,覆白膜可減少雜草發生,也可增溫保濕,利於生根。邊緣用磚頭或坷垃壓實。插穗處用尖棍挑破地膜,使插穗芽眼漏出。6-8月,及時拔鏟掉埂上及芽眼附近長出的雜草。生長季遇乾旱天氣時向畦內噴水。1月上中旬土壤結凍前起挖苗木集中假植,或向畦內澆足越冬防寒防旱水。 
嫩枝扦插
插床建設: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有水電的地方建設插床,最好建在日光溫室內,床體長5-6米,寬1.2-1.5米,高0.2-0.3米,在日光溫室內安裝一套自動間歇噴霧系統,使噴頭之間的距離分佈均勻苗床上方,噴霧時不要有漏點。 
制穗扦插:紫葉風箱果的嫩枝扦插繁殖,關鍵是選擇扦插時期和生根條件,7-8月,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穗長切成10-15厘米,留上部葉片2-3個,上下切口要靠近芽節的外側平剪,用50毫克/千克ABT1號生根粉浸泡30分鐘,扦插時先用工具按6厘米×6厘米的行距打好孔,再扦插深度4厘米,插后噴水。 
插后管理:秋季扦插,氣溫逐漸下降屋夜溫差也比較大,為了使溫度保持在18-26℃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如中午前後,日照充足,氣溫會升到26℃以上,水分控制儀會自動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噴霧次數,以增加噴霧量來降低溫度,即使過量的噴霧也不會引起積水現象,相反沙床的特殊構造會自動排出多餘的水分,同時因排水而促進空氣的流動,使沙床基質保持充足的氧氣。到下午因日照強度逐漸減弱,噴霧次數隨著溫度的變化也逐漸減少,到夜間會自動停止噴霧。如夜間氣溫低於18℃時應利用塑料大棚、紙被、草簾等加強保溫護理。插穗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充足的氧氣及其豐富的光合產物作用下,加快了插穗基部薄壁細胞的分裂,促使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產生扦插生根率在9%以上。 

栽培技術


苗木移植
一般情況下,扦插苗移植在生根后50天左右或翌年春季進行,移植1年生苗株行距一般為15厘米×20厘米,採用露地高床規格為5米×1米×0.3米,移植2年生苗株行距一般為60厘米×20厘米,採用露地壟作,移植時最好2-3株一墩,及時澆2-3遍透水。 
田間管理
除草、鬆土、追肥:在生長季節要及時中耕、除草,每年一般要進行3田次中耕、除草,5月下旬追肥1次,每株20g複合肥即可。 
修剪:紫葉風箱果要及時修剪修剪有利於樹勢的生長栽植后的第二年最好進行平茬修剪促進枝條的萌發有利於培育標準工程苗。 

蟲害防治


紫葉風箱果的病蟲害很少,發現病蟲害只要對症適時施藥即可,主要有黃刺蛾,危害及時噴施敵敵畏100倍液,每周1次連續3次后便可消滅害蟲。 

主要價值


● 做彩籬,模紋、模塊
紫葉風箱果枝葉密生角度開張,葉片在5月上旬至秋後落葉為紫紅色落葉晚。在公園、景區、綠地綠化彩化中用作彩籬其紫紅色葉片格外靚麗建植模紋、模塊效果很好是中國北方高寒地區的優良彩葉樹種。 
● 片植
紫葉風箱果葉片紫色艷麗耐乾旱、耐澇性較強池較耐空氣污染。4年生植株株高1.5-1.8米,冠幅1.3-1.4米。樹冠豐滿具有高度抗寒冷、乾旱等特點,在城鄉綠化彩化中可作景觀花灌木片植用於公園、風景區、生態農業觀光園、庭院景觀生態綠化彩化池,可用於草坪點綴、園林置景。 
● 叢植
紫葉風箱果樹形優美、色彩感強,園林上也用於叢植,為了突出色彩對比,常將黃色花灌木(如地被中華金葉榆、金山綉線菊等)、綠色花灌木樹種(如紫丁香榆葉梅等)和紫葉風箱果巧妙搭配,形成黃、綠、紫三色交相輝映的景象。在設計上,以突出群體效應為主,株數不能太少,盡量不做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