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拉港

維拉港

維拉港市(Port Vila)是萬那杜共和國的首都,是萬那杜的航運、交通、政治、文化、旅遊中心和主要的航空樞紐,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

維拉港是瓦國經濟、文化中心和國際、國內海運及航運中心,也是中央第一區的行政中心。集中了金融、商業、教育、衛生和旅遊設施。位於埃法特島西南岸美萊灣,出口椰干、木材等。面積23.0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4萬人(2006年),其中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僑民約佔15%,華僑、華人約200人。博物館藏有當地藝術品和鳥類標本等。附近有國際機場。

發展歷史


美拉尼西亞人已在維拉港居住了逾千年。在1606年,已有第一群到達該島的歐洲人,其首領是彼得·奎羅斯。在19世紀,法國殖民者在維拉港設立市政局,由新赫布里底群島管轄,在1889年宣布自治並成為第一個實行無性別之分的普選的自治地區。當時維拉港有50名白人和500名土著,但只有白人才擁有統治權。
在二次大戰期間,維拉港一度成為澳洲和美國的空軍陸地。
在1987年,一個氣旋對維拉港造成巨大傷害,接著在2002年發生的地震也對維拉港造成巨大傷害。
1993年3月萬那杜共和國總理卡洛特訪問上海,當時曾建議瓦國一個島區與上海市締結友好關係。
1994年3月卡洛特總理再次提出希望該國首都維拉港市與上海結為友好城市。
1994年6月,應中國政府邀請卡洛特總理率團對上海進行工作訪問。夏克強副市長同有關委、辦、公司負責人向卡介紹上海的經濟情況和發展規劃,雙方並就擴大經貿合作及上海市同維拉港市結好事宜進行商談。6月8日,黃菊市長同維拉港市市長諾埃爾簽署上海和維拉港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卡洛特總理出席簽字儀式。
維拉港
維拉港

經濟


維拉港是國家之中最重要的港口及國家經濟中心,而機場也是座落在維拉港中。
維拉港最大的工業活動是農業和漁業,旅遊業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來自澳洲和紐西蘭的旅客,在1997年該兩國的旅客量達5萬人次。
維拉港是一個避稅港,因此國外資金是相當重要的。
維拉港相當依賴外援,即使近年有些外援來自中國,但它們大多來自澳洲和紐西蘭。例如紐西蘭政府給予已受訓的醫生,並給予那些醫生的第一年部分薪金,而澳洲則給予那些在醫院工作的顧問醫生的薪金。
全國約有35.7%出口輸出自維拉港,86.9%進口進入維拉港。
維拉港市工業不發達,僅有為數不多的私營鋸木廠、建築公司和飲料加工廠。經濟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
維拉港國際機場有定期航班飛往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紐西蘭的奧克蘭等城市。
維拉港
維拉港

人口


維拉港約有33,700人,主要屬於美拉尼西亞人,也有少量波利尼西亞人、亞洲人和歐洲人。

語言


比斯拉馬語是當地人的日常語言,至於英語和法語,在維拉港也相當普及,其它本地語也有人使用。

宗教


基督教在萬那杜相當流行,其中最大的派別是長老教會,約三分一人相信;至於羅馬天主教和美托尼西亞教在當地也相當普及。

氣候


維拉港屬於熱帶氣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年降雨量約2360毫米,吹東南信風。

教育


南太平洋大學位於維拉港,由十二個太平洋國家共同擁有。大學的萬那杜校園是法律學校,除了教授法律外,也會教授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