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位於遼寧省建昌縣鹼廠鄉東大杖子村,佔地面積10萬餘平方米,該墓葬群建於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五世紀之間,墓地墓葬保存完好,其等級之高、規模之大,在中國東北部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十分罕見。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位於遼寧省建昌縣西鹼廠鄉東大杖子村中部老河道以西的村落中,佔地10萬餘平方米。截至2014年3月,已發現墓葬137座,發掘47座,由於民居地面下未能勘探,推測墓葬總數超過200座。墓地年代上限為戰國早中期,下限為戰國晚期。同時,在墓區西北部的北山遺址內有窯址、灰坑、灰溝、灶址等遺跡,墓區東部500米處的杜梨樹遺址為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窯場。
2012年4月13日,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的發現,證實在秦開卻胡之前,燕國勢力就已經到達東北。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位置
2010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東大杖子墓葬及遺址考古工作五年規劃。2011年秋季,考古部門對位於當地村民李紹祥家前院、王國歧家後院及兩家之間的街道上編號為M40的一座大型墓葬進行了發掘,並獲得了驚人的發現。
M40墓室外槨槨室全景
1.大型墓:以2011JDM40為代表。
墓壙平面呈“凸”字形,其南北壁長9米、東西壁長寬8米左右,東、南、北壁上共發現7個半橢圓形的柱槽。墓道向西,截面呈梯形,與墓壙交接處為斜坡狀的台階。墓壁呈階梯狀,其中二、三層台為生土,向下傾斜至壙底,壙壁及檯面上局部抹有摻雜白石子的白灰或抹有細黃泥檯面。沿墓底搭建二槨一棺:外槨底、壁及頂皆由寬大木方製成,東西長5米、南北寬2.7米、存高1.45~2.2米,槨與墓壙之間填土,形成熟土四層台;內槨位於外槨中間偏西部位,長3.2米、寬1.6米、高1.3米,四角有立柱。棺位於內槨中部,梯形,南北長2米、寬0.8~1.04米、高0.4米。屍骨保存較差,僅存朽腐的牙齒局部,頭向東。
出土文物
其埋葬過程極為複雜:棺、槨所用木板上部皆抹膏泥,其上鋪席;墓葬填土至與二層檯面平齊的高度時,在東側貼近二層台的中間部位放置了大量的動物頭骨,種類有馬、牛、羊、豬、狗,總計74個個體。在獸骨堆西部放置了一個木箱,底出有陶飾件及石璜類飾品。
2.中型墓:以2003JDM4為代表。
此類為封石墓,壙口封石皆為鋪砌整齊的大河卵石,長4米、寬3.4米、厚1.3米(自中間凹陷處至木槨處),墓底距地表近3.2米。木槨與壙壁之間為二層和三層台,其中東面二層台上陳放有獸牙。葬具為一棺一槨,頭廂在東部,槨長3.08米、寬1.15米,棺長2.5、寬0.95米,方向80度。在槨口處尚存十道梁枋遺跡,應為棺蓋板的一部分。棺內人骨已朽不存。在棺內人骨位置的頭、腹、體側及足下分別置有青銅蓋豆等容器、瑪瑙環、珠串飾、玉璧等飾物和短劍、戈、矛、鏃等兵器,頭廂內則陳放青銅壺、鼎、洗等禮器和軎、銜等車馬器及漆器等。其中的金柄(即指金劍格和劍柄末端的金嵌框部分)青銅短劍是繼2000年首次發現(2000JDM14)之後的第二次重要發現,十分珍貴。
3.小型墓:以2000JDM13為代表。
此類為封石墓。壙長2.6米、寬1.4米、深0.8米左右。棺長2.1米、寬0.6米、存高0.35~0.4米。壙內東南部填土中發現5個牛頭,棺內外隨葬青銅戈、矛、削、帶鉤、鑣、銜,陶罐、蓋豆及纓絡飾等20餘件套。小型填土墓隨葬品則較少,多為陶器。
已發掘的43座墓葬中出土各類隨葬器物近千件。其中以帶有金質劍格和柄端枕狀器嵌框的青銅短劍、雙胡戈、提梁雙聯壺,仿青銅彩繪陶禮器、矮領垂腹式陶罐、碗狀盤式粗柄陶豆、側面帶有一斜向壺嘴狀流的陶盉和大敞口陶尊等最具特色,諸多器物為東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首次重大發現。
墓地出土各類遺物近千件,不僅有大量燕式仿銅陶禮器,還有具東北土著文化特色的金柄套曲刃青銅短劍,說明這是一處在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前所未見、等級很高且保存完整的戰國墓地,對研究公元前三至五世紀前後東北乃至北方地區有關民族的活動、燕文化、燕秦漢統轄東北地區的歷史背景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外,從墓葬的棺槨來看,屬於中原地區禮制的一部分,一同出土的還有成套的中原禮器,說明這是一座中原墓葬風俗與當地少數民族墓葬特點相結合的墓葬群,對研究民族融合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
據諸墓出土的中原式器物及墓葬形態看,絕大部分墓葬的年代為戰國中晚期,從墓地的規模及分佈推測,整個墓地的年代應為戰國中期至漢初。墓地延續的時間與文獻記載的秦開卻胡、燕設五郡時期大體相當,諸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對研究當時的少數民族文化及其與中原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一,東北系青銅短劍是遼寧乃至東北亞地區青銅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中頗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但以往發現過於零散,像東大杖子這樣集中出土且含金柄者的大型墓地實為前所未見。這對探討使用這類短劍人群的起源、流動及不同時期的活動中心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二,墓地所在地戰國晚期為燕國所設的右北平郡所轄,因相關記載和考古發現不多,其郡治所在尚屬懸案,東大杖子高等級墓葬(11JDM40)的發現提供了一個極具價值的線索;同時,這一發現證明了當時東北的一部分地區已納入燕國的勢力範圍,為秦漢時期起中央政權在東北建立郡縣制、實施有效管轄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