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踟躕
大毒的下品藥物
羊躑躅又名鬧羊花、黃杜鵑、黃色映山紅。為杜鵑花科落葉灌木,高1-2米。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花金黃色,花冠漏斗狀,外被細毛,先端5裂,裂片橢圓狀至卵形,上面一片較大,有綠色斑點,花期4-5月。
東漢《神農本草經》列入有毒植物21種,包括鉤吻、藜蘆、烏頭、羊踟躕等,特將羊踟躕列為大毒的下品藥物;明代《本草綱目》則說其“花、根、葉有大毒,羊食其葉踟躕而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羊踟躕全株最毒部份是花與果實,但山羊、綿羊之流中毒事件,卻多發生在早春萌發嫩葉、動物飢不擇食之時。所以羊踟躕毒死人與牲畜,並非憑藉詭譎妖冶的黃色花朵。
羊踟躕毒素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使人畜麻醉、步履蹣跚、喪失知覺,猶如醉酒,而且此毒素似乎與酒相合后毒性更烈。《中國有毒植物》一書稱:“歷代流傳的蒙汗藥組成之一即是此花;相傳此花與酒同服能使人麻醉、喪失知覺。”這與明末梅元實《藥性會元》記載相合:“羊躑躅花,不可服,誤則令人顫抖昏倒一晝。如用,可拌燒酒蒸三次,即無虞矣。同它羅花(即曼陀羅花)、川烏、草烏合末,即蒙汗藥。”《藥性會元》一書在海內已經絕跡很久,近年來從東瀛作為善本回歸。此書是在講羊躑躅花時提及蒙汗藥的,其用處也是療毒治瘡,這與其他明清方術與小說中的麻藥“蒙汗藥”在主要成分與用藥目的上都極為不同。其他“蒙汗藥”似乎都不提羊躑躅花,現在認為梅元實這個蒙汗藥是受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啟發而得的。
那麼華佗“麻沸散”配方又是從哪而來的?西方學者曾經指出,華佗的“麻沸散”與西亞早期的麻藥很像。陳寅恪先生在清華大學撰文《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指出“華佗”與梵語“葯神”頗有淵源,華佗的本名為“敷”而非“佗”,當時民間把華佗比附印度神話中的葯神,因此稱之為“華佗”,實以視之。陳寅恪的意思很明顯,華佗這個名字來自印度神話,是當時中國的好事者將印度神話在民間傳播,以致最後被陳壽拿到了中國的歷史之中,編纂了《三國志》。所以,有人認為華佗與“麻沸散”皆來自古印度,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魏晉時期中土確實照方配製了麻沸散,那也只能是以羊踟躕為主,而非印度普遍用作麻藥的曼陀羅,因為曼陀羅花至少要等到唐朝,才傳入到中原地區。
羊踟躕
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地區。
至於曾經用作療毒治瘡、治病救人的羊躑躅,如何搖身一變,成了蒙汗藥,這就好比利劍的雙刃,行俠為惡,全系一念之間。不知宋代是否確有利用蒙汗藥設局、將人麻翻在地以謀錢財美色的案例,但至少在施耐庵書寫《水滸傳》的時候,蒙汗藥已然令行走江湖的人們心中惴惴。據細心人統計,明清“蒙汗藥”作案記錄幾乎清一色地來自南方——主要源於原料易得,也難怪,那裡才是羊踟躕的主要分佈區域。
雖然羊躑躅具有劇毒,但它在醫藥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用途。《中藥大辭典》記載,羊躑躅的根可驅風、除濕、消腫、用於治療風寒、癬瘡等病,還曾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在醫藥工業上可用作製造麻醉劑、鎮痛劑。此外,羊躑躅還是一種有效的殺蟲植物,提取其成分製成的藥液防治蚜蟲、桑蟬、蝗蟲等許多害蟲效果良好。因此在羊躑躅的產區,老百姓曾經把它作為土農藥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