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河街
信河街
因明朝信國公湯和下令疏通拓寬了原本叫“新河”的河流,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湯和的功績,將“新河”改稱為“信河”,並在河邊為信國公立碑樹文。後來沿著信河邊逐漸形成了一條街道,這就是信河街的由來。經過歷史的變遷,石碑早已經不知所蹤,信河也在1955年國家加快城市建設時被填掉,只有信河街保留下來。早期的信河街路面還不到3米寬。
都說市區信河街多巷,但信河街七十二條半小巷大部分已難覓其全貌。
南北走向的信河街是溫州市區幾條交通要道之一。信河街兩邊密集迂迴的老巷也是溫州老城區的標誌之一。可以說,信河街見證了溫州城發展、變遷的滄桑往事。經過前幾年的舊城改造拓寬,現在的信河街已經找不到昔日的模樣。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會在榕樹下念叨過去的信河街和七十二條半小巷。
現在依稀還可以看到蹤跡的小巷大約有六十條左右,十多條已經徹底被拆除。其中,半條的“無名巷”已經不存在。即使是我們當前可見的小巷也基本上只剩下一段或少部分,幾乎沒有一條小巷保存完好。小巷保留下來的建築主要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其中,慶年坊是少數幾條保存相對完整、建築風格鮮明的小巷。隨著改造的深入,現存的部分還將慢慢被拆除、改造。在拔地而起的新樓面前,小巷從歷史的舞台上退出的時間正在迫近。
信河街以及它的七十二條半小巷幾度變遷,周圍居民的成分也不斷變化。信河街小巷見證了溫州城發展和溫州人遷徙的歷程。當前七十二條半小巷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從溫州各地以及周圍地區遷移過來的“移民”。移民中尤以青田人佔多數。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彙集在一起,不同的風俗和語言在這裡交匯碰撞。直到今天,信河街周圍地區居民的溫州話口音和用詞中,仍然保留著一些明顯區別的部分。尤其是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很大一部分人的非溫州城區的口音還相當明顯。
講述信河街,我們的思緒必須回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時期。信河街本來是一條河,不過不是信河而是新河。早在五代時期,河網密布的溫州城就有一條從南到北延伸到甌江邊的河。這條河對當年溫州城的意義重大,它一方面發揮了現在下水道一樣的排污系統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是當年溫州城的交通要道。只是,我們已經無從考證當年河的名稱。
據溫州史料記載,直到宋代,這條河才有了新河的稱號。當年,為了讓河更好地發揮作用,這裡的居民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疏通。至此之後,這條河才有了新河的名稱。
新河之名一直經歷了宋、元、明三代,直到河道再一次大規模疏通。根據記載,明代的信國公湯和來到溫州,他看到地處東南沿海的溫州城河道密布,為兵家必爭之地、海防要塞。但是,當時城市內河各河道淤積嚴重,城防需要進行加固。湯和於是下令重新對內河進行疏通。從湯和以及明朝政府的角度來說,對內河的疏通是出於城防的需要。但是從民眾的角度來說,疏通后更加寬闊、暢通的河道卻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促進了河道周圍經濟等方面的發展。為了紀念湯和的功績,溫州人將新河改稱為信河,並在河邊為他立碑樹文。隨著人口的發展,沿著信河邊逐漸形成了一條街道,這就是信河街的由來。經過歷史的變遷,石碑早已經不知所蹤,信河也在1955年國家加快城鎮建設時被填掉,只有信河街保留下來。
信河街的街名在隨後歷史的發展中又幾度變更。民國時期,取新社會和三民主義之意,改為新民路。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又恢復了信河街的名稱。在動亂的文革時期,信河街又被改為興無路,所謂“興無”就是大興無產階級的意思。一直到1982年撥亂反正時才又恢復了“信河街”的稱呼,並一直沿用至今。我們現在看到的信河街已十分寬闊,要知道原來信河街的長度和寬度都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過去信河街南起蟬街口,北到八字橋(也就是現在百里西路的東端),街面還不到3米寬。1955年,為了加快城市建設,便將原街面自蟬街口向南延伸,直至人民西路,1978年,又將磚路進行翻建,鋪上瀝青、植樹綠化,故形成今日規模,使信河街遂漸成為市區一條繁華的商業區和西北線上的交通要道。
追尋信河街七十二條半小巷的歷史,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溫州獨特的地理條件。
記者從溫州市文物保護局拿到了一張光緒八年(1882年)的城池巷坊圖。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條小巷都是沿著一條河道而建。在另外一張繪製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的地圖上,城區河網已經消失殆盡。也就是說,至少在一百二十年前,整個溫州城還是一個密布河網的“水城”。整個河網將溫州城各個角落緊緊連接在一起。河就是溫州的交通動脈。當年,住在溫州城內各個地方的人,撐著小舟,通過四通八達的河網可以到達城內任何地方,也可以通過內河直通甌江,前往外地。可以想象,如果河網沒有遭到破壞,我們的溫州城完全可以和蘇州以及威尼斯相媲美。
有河就有橋,有河就有水塘,河網對於溫州城的意義和影響是巨大的。直到今天,溫州的老地名中還保留著眾多與河、橋和水塘有關的地名,比如丁字橋、第一橋、南塘街等。
另外,榕樹也與信河街七十二條半小巷的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繫。當年,沿著信河兩邊種下了許多榕樹。各條小巷與信河相連的地方基本上都種植著榕樹。古時沒有門牌,榕樹就是人們辨認的標誌。“你家住哪裡啊?”“我就住在信河街從北往南第三棵大榕樹下。”現在,信河街僅有的一顆老榕樹被很多老溫州人看成是信河街的一個標誌。
漫步在信河街小巷裡,我們總能發現很多老溫州令人回味的東西。黃昏下,集聚在一起的老人述說著屬於老巷和老溫州的故事。孩子們在巷道中嬉戲成長,然後走向更加寬闊的世界。在我們今天用文字去記載這一切的時候,很多東西已經在歷史車輪前進的步伐中慢慢被淹沒,直到消失殆盡。很多老人感到失落,中年人慢慢淡忘,更多的青少年根本沒有印象。歷史和未來,小巷和新城,傳統和現實,這一切在這裡碰撞。信河街七十二條半小巷就是溫州老城的縮影,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任何一個老城在新城改造中都要遭遇的困惑和無奈。
對於老城改造的問題,大家認為,城市發展之快,及越來越現代化,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走訪了眾多專門從事古文物保護和文化研究的學者,他們以學者的眼光來看,不無遺憾。他們認為,當一個城市逐漸被毫無二異的鋼筋水泥所包圍和取代時,這個城市也就失去了屬於它的個性和特點。新城的建立和老城的改造如果能和諧統一,那該多好。
從歐洲很多國家的經驗來看,他們對具有鮮明自身特點的老城和老建築的改造,基本上持一種保護為主的態度。盡量保持老城的原貌,然後根據市民生活的需要對老城進行適當的改造。在現實和歷史之間盡量去找一個平衡點。既不失去城市自身的特點,也不是違背歷史和經濟發展的規律將老城和老建築原封不動保留下來。這種觀點和處理方式正在被國內很多城市所接受。在國家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古城中,北京、泉州、蘇州等地都摸索出了一條古城保護的路子。省內的杭州市也在不久前宣布,在舊城改造中,凡是達到一定年份以上的建築一律不得拆除。我們在採訪的時候,很多市民也都希望能夠保留更多老溫州城的特色,讓歷史延續下去。
註:本文特別感謝溫州市文聯副主席金文平先生、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所長蔡鋼鐵先生提供相關史料。年,信河街的稱呼再度被恢復並沿用至今。
信河街千年發展的歷史幾乎是溫州城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以信河街和信河為中軸的基礎上,兩邊不斷擴大、發展,最終形成了後來七十二條半小巷的規模。
所謂的七十二條半巷,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是自然形成。在信河街西面,東西走向的大巷總共有十四條,小弄六條,連接各條巷弄之間的小巷子共有十條,合在一起有三十條巷;在信河街東面,東西走向大巷十七條,小弄也是六條,連接巷弄之間的小巷則有十九條,共有巷四十二條。其他七十多條小巷都互相貫通,惟獨書堂巷東首有一條只進不出、沒有名稱的“死巷”,這就是七十二條之外的半條巷。
在七十二條小巷中,有正式名稱的巷有三十一條,剩下的四十一條半為“無名巷”。三十一條“有名有姓”的巷取名各異。有以廟宇為名的,如天妃宮巷;有以家宅為名的,如周宅巷;有帶天地五行字眼的,如木杓巷;還有以街道店名為名的,如珠冠巷,當年這裡曾經有一家賣珠冠的店。大部分巷子名大都取吉祥喜慶的意思。後來,有文人以三十一條巷的巷名做了一首詩“天生信河一妃宮,綱山大士不相同,白塔蛟翔會裡瑞,金鎖開籠放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