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語英語漢語語彙
納西語英語漢語語彙
對納西族文化的研究,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今已經80多年,國外學者已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國內學者也發表或出版了不少研究東巴文化的論文、書籍,但從研究的歷史條件、背景、深度、學術性和產生的影響來看,J.F.洛克所作的研究和其貢獻似乎更為出色。事實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學術界就已公認J.F.洛克是納西學研究之父。德國東方學家克勞斯 · 牙納特評價說:“沒有他在這個領域研究的著作,決不會有今天的納西學的存在。
約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奧地利植學家、地理學者和人類學家。20世紀20年代以來,他以美國《全國地理雜誌》的探險家、撰稿人、攝影家等身份,先後在麗江27年。
洛克出生在維也納,但在1913年獲得了美國國籍,1905年移居美國。早年主要從事植物學研究工作。1920年受美國農業部之派遺,洛克到東南亞地區進行大風子樹種搜尋工作。1922年,洛克第一次來麗江,主要任務是來完成當時美國農業部給他的採集滇緬邊境植物標本工作的。之後,他又獲得美國農業部、地理學會、哈佛大學、美國博物館、美國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等單位資助,繼續留在麗江等地從事植物、民族文化、地理等研究考察探險工作,並報了不少玉龍雪山和反映麗江風情的照片,成為十分珍貴的最早的歷史性照片。
1936年2月3日,他還特意從昆明包來一架飛機,繞著玉龍山環飛了一匝,又深入虎跳峽谷看了金沙江奇峽而出的奇觀。並在白沙"納堆課"天然飛機場安全降落。這是麗江歷史上第一次飛機飛越上空和第一架飛機著陸。他把探險見聞和珍貴的照片源源不斷寄回美國,在頗有影響的《全國地理雜誌》上發表,最早把麗江神奇風情用照片的形式推向了世界,讓國外眾多坐在沙發上閱讀洛克文章和照片的人感到驚嘆,同時產生了對洛克探險精神的一種可嘆而不可及的崇敬心情。至今,在美國還有不少人在研究洛克,崇拜洛克。
洛克把探險隊大本營設在玉龍山下的玉湖村,該村至今還留有洛克當年住的房子和眾多遺物。洛克曾僱用並訓練了一批納西人助手,據美國當代著名作家、記者埃德加·斯諾在30年代寫的文稿記載:洛克每次出遊,都由六、七名全副武裝的納西族人隨行。洛克不許他的納西隨行人員吸食鴉片。旅途中遇到危險及不測時,他總找來納西隨行商量對策,往往都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洛克就這樣先後踏遍滇西北及四川木里等地區,收集了大量民族文化資料。出版了有關納西族的專著十多部,其中有《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納西語--英語百科辭典》等。
他是第一個將玉龍雪山介紹到國外的外國學者。
納西族的象形文字是國際上幾種存留下來的圖畫文字之一。洛克博士耗費了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中國西南納西族的文化、歷史和語言;義大利羅馬東方藝術研究所所長、著名藏學專家圖齊教授在20世紀50~60年代鼎力支持洛克所作的學術研究,並將其代表作《納西語—英語百科語彙》(A1Na-2khi -Eiglish Encyclopedic Dictionary)作為羅馬東方系列叢書之一出版。第一卷於1963年出版,第二卷則在1972年才付梓,在排版、編纂方面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堪稱一部出版印刷史上的巨著。由於當時的發行量非常小,只有極少數人有機會拜讀。2004年推出的這一部中英文對照本,為眾多研究納西文化的研究人員,無疑提供了一個浩翰的資源庫
1.原著分兩卷,此卷為第一卷,共包括3414個東巴字元。為方便讀者查閱原文,譯者在保留納西語和英語原文的基礎上加上漢語譯文,以《納西語英語漢語語彙》書名出版。
2.原著除納西語、英語外,還含有洛克音標、拉丁文、一部分藏語和少數不規範的漢語,因考慮到排版的難度,故整部原著內容均作掃描處理。若譯著中偶有不清字元或排版欠規範,請讀者見諒。
4.內文多為意譯,地名、人名多為音譯並附原文。因年代關係,有些地名無法考證,故譯名難免不詳或不實。
5.由於原著者所處歷史背景不同,個人的意識形態、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等亦有別,雖然語彙中所載內容無疑具有重大學術參考價值,但仍不免會有個人偏見,甚至與歷史事實不符。請專家、學者甄別。
前言
序
引言
納西象形字元的來源
納西象形文字
納西哥巴文標音符號
標音符號的發音
納西語言的分類
納西象形文本的發現
納西語洛克音標與國際語音協會(IPA)音標對照表
納西語複合音
納西與相鄰民族的部分口語辭彙比較
書名縮寫參考
保存有納西經書地區的地名縮寫
語彙語分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