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定天山賦

三箭定天山賦

《三箭定天山賦》是唐代王棨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三箭定天山賦
醜虜侵塞,將軍耀威。弓一彎而天山未定,箭三發而鐵勒知歸。驍騎來時,疊利鏃以連中;宮人祭處,收黃塵而不飛。始夫寇犯朔方,檄傳邊壤。高宗乃將鉞斯授,仁貴而君恩是仗。初持漢節,鷹揚貔虎之威;爰臂燕弧,肉視豺狼之黨。軍壓亭障,營臨塞垣。九姓猶憑其桀驁,六鈞亦昧於戎蕃。既而胡兵鳥集,賊騎雲屯。將軍於是勇氣潛發,雄心自論。拈白羽以初抽,手中雪耀;攀雕鞍而乍逐,磧里星奔。由是控彼烏號,伸茲猿臂。軍前而弦斗邊月,際空而髇鳴朔吹。聲穿勁甲,俄駭膽於千夫;血染平沙,已殭屍於一騎。期后箭之中也,尚猖狂而背義。是用再調弓矢,重出麾幢。曜英琥於非類,昭雄棱於異邦。赤羽遠開,騁神機而未已;胡雛又斃,驚絕藝以無雙。斯二箭之中也,猶憑陵崦未降。且曰:志以安邊,誓將去害。苟犬羊之眾斯舍,則衛霍之功不大。又流鏑以虻飛,復應弦而狼狽。斯三箭之中也,遂定七戎之外。昔在秦漢,嘗開土疆。或勞師於徵伐,徒耀武於張皇。未若彎弧手妙於主皮,大降虜眾;騁伎心同於偃月,遂靜沙場。故得元化覃幽,皇風被遠。鳥嶺之烽已息,靈台之伯斯偃。然知魯連雖下於聊城,豈定窮荒之絕讞。

作者簡介


王棨,字輔之,福清(今屬福建)人。咸通三年(862),登進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黃巢亂后,不知所終。著有《麟角集》一卷。《全唐詩》未收其詩,《全唐詩外編》存詩二十一首 《全唐文》有文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