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陽

張載陽

張載陽(1873—1945),字春曦,號暄初,新昌誠愛鄉張家店村人。出身農家,幼年隨父業農。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考入浙江武備學堂。宣統二年(1910)畢業,歷任浙江常備軍步隊哨官、旗官、隊官,浙江新軍第三營管帶,八十四標標統等職,辛亥革命光復杭州時,駐守鎮海,率軍響應,不久被提升為四十二協協統。中華民國成立后,任旅長兼杭州警備司令,浙江禁煙局長,台州、嘉興、湖州鎮守使,浙江陸軍暫編第二師師長,浙江陸軍第一師師長,浙江省省長兼第二師師長等職。1924年辭職隱居。1945年病逝。

生平簡介


張載陽(1874~1945),字春曦,號暄初,新昌梅渚鎮張家店村人。幼年隨父業農,及長,儀容修偉,臂力過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春,考入浙江武備學堂,期間結識張嘯林,二十七年以正科第二名畢業,歷任浙江常備軍及新軍多項官職。辛亥革命光復杭州時,張載陽駐守鎮海,率軍響應,后擢升至旅長師長,授陸軍少將銜,併兼杭州警備司令。1913年,任台州鎮守使兼禁煙督辦,切實禁止台溫一帶鴉片煙毒,受省都督府嘉獎。民國元年(1912)9月任浙軍第二十五師五十旅旅長兼杭州警備司令,授陸軍少將。2年(1913),二次革命爆發后,以旅長兼浙江省城衛戍司令。3年(1914)7月,任浙江台州鎮守使,后升中將。5年(1916),任浙軍第25師師長、嘉湖衛戍司令。7年(1918),任浙軍第二師師長,11年(1922)11月任浙江省省長。12年(1923),授陸軍上將銜。13年(1924)9月,江浙戰爭時,任浙滬聯軍第三軍司令,兵敗去職。
張載陽
張載陽
1922年10月張載陽任浙江省省長,翌年授陸軍上將。任內關心和重視地方公益和慈善事業。興建杭臨公路及紹興、曹娥、嵊縣公路,還成立杭州大學校董會,籌建浙江藝術專科學校,募修杭州岳墳、錢王祠、紹興禹陵。對家鄉建設,興修水利,建橋修路,造先賢祠,大佛寺新社,編纂縣誌傾力相助,並以在杭新昌同鄉會會長名義,籌集銀元五千元重建大市聚鎮。1924年江浙戰爭后,張載陽卸任住杭州井亭橋“暄廬”寓所,謝絕視事,精研書法,杭州西湖、靈隱、天竺、岳墳、九溪等處均有其題額書聯。筆者多年來收藏張將軍楹聯多幅,所書雍容大度,筆力圓潤,字如其人,且其聯句也富哲理,如:“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實心實政感人也深。”、“壁上琴弦外奏,書中玉紙背磨。”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后,日寇大肆入侵,杭城告急,省級機關紛紛後撤,親日派謀設維持會,欲張主其事。為擺脫糾纏,張將軍率全家星夜渡江返籍,住縣城下市街故宅,后又遷居老家張家店。時老幼三十餘口,經濟拮据,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雄欽其為人,欲聘為省議員,給予經濟援助,張將軍婉謝。1944年夏,日軍突至其家,威逼利誘其參加維持會,張將軍厲聲斥道:“豈能為漢奸,唯有死耳!”日敵惶然而退。其凜然氣節,正所謂:“實心實政感人也深。”抗戰勝利仍返杭州,1945年11月17日因病卒於杭州。

任內功績


任內曾支持興建紹(興)曹(娥)嵊(縣)公路,籌建浙江藝術專科學校,募修杭州岳墳、錢王祠、紹興禹陵,倡議和支持擴建杭州幾家劇院和遊樂場所,還支持和資助家鄉興修水利,建橋修路,造先賢祠、大佛寺新社,編纂《新昌縣誌》,並以在杭新昌同鄉會會長名義,籌集銀元5000元,重建大市聚鎮。
卸任后,住杭州井亭橋“暄廬”寓所,謝絕視事,研讀道教書籍,練習書法。杭州風景處多有其題額。曾應邀為紹興稽山中學題寫校訓“卧薪嘗膽”匾額,高懸於府學禮堂正中,“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抗日戰爭爆發后,不畏日寇威逼,拒絕出任偽職,星夜渡江返籍。鄉居艱難,身心憔悴。民國34年(1945)秋,攜全家返杭,舊居毀壞不堪,國民黨接收部隊盤踞其宅,滋擾不已,遂憤極致病,11月17日卒於杭州。因家無恆產,靠親友鄉紳資助了結喪事。

成為省長


張載陽印章
張載陽印章
張載陽,今誠愛鄉張家店村人。出身農家,幼年隨父業農。及長,儀容修偉,膂力過人。歷任浙江常備軍步隊哨官、旗官、隊官;浙江新軍第三營管帶,八十四標標統。辛亥革命光復杭州時,駐守鎮海,率軍響應。后升任四十二協協統。
浙江都督府成立后,湯壽潛邀共協理軍務,不就。1912年,任浙軍二十五師五十旅旅長,旋調十一旅旅長,授陸軍少將銜,併兼杭州警備司令。1913年,任台州鎮守使兼禁煙督辦。切實禁止台溫一帶鴉片煙毒,受省都督府嘉獎。“二次革命”爆發后,以旅長兼浙江省城衛戍司令。后參與浙江武備派發動的政變,趕走效忠袁世凱的浙督朱瑞,浙省再次宣告獨立。后推舉呂公望繼任都督,成立護國軍政府,張改任第二師(原二十五師)師長兼嘉湖鎮守使及前敵司令。1919年8月,盧永祥任浙江督軍,張任浙江軍務會辦。1922年11月,張出任浙江省長,兼陸軍第二師師長。任內,起用張壽鏞管理財政,健全稅制,堵塞漏洞,償還積欠。又支持興建杭臨公路部分區段及紹(興)曹(娥)嵊(縣)公路。還成立杭州大學校董會,籌建浙江藝術專科學校,關心家鄉建設,先後支持和資助家鄉興建水利,建橋修路,造先賢祠、大佛寺新社,編纂縣誌。並以在杭新昌同鄉會會長名義,籌集銀元五千元重建大市聚鎮。

戰爭爆發


1924年9月,江浙戰爭爆發,浙江屬皖系盧永祥轄區,張受任“討賊”(指直系軍閥)聯軍”第三軍總司令,陳兵衢州,以防禦孫傳芳部自閩北入侵。直系軍閥以財色買通其部屬,浙軍不戰而潰。張載陽受到盧軍猜疑指責,為顧全大局,張乃趕赴請罪,盧部將士受感動,遂放棄與浙軍火併之念。是年10月14日,張即隨盧離浙,江浙戰爭平息。
卸任后,住杭州井亭橋“暄廬”寓所,謝絕視事,研讀道教書籍。晚年精書法,杭州西湖、靈隱、天竺、岳墳、九溪等處均有其題額。1926年10月,浙江省長夏超因響應北伐未遂,為孫傳芳殺害。張多方奔走,乞屍歸葬,並安撫家屬同僚,穩定浙江政局。在1927年4月,浙江軍務善後總督盧永祥、省長張載陽曾建議並準備舉辦西湖博覽會。但就在此時,齊、盧雙方交了戰,博覽會之事遂告流產。任內曾支持興建紹(興)曹(娥)嵊(縣)公路,籌建浙江藝術專科學校,募修杭州岳墳、錢王祠、紹興禹廟,曾任岳廟管理委員會主席,主持編修《新昌縣誌》,籌資重建新昌大市聚鎮,熱心地方公益事業。

終老杭州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后,日軍大肆入侵,杭城告急,省級機關紛紛後撤,親日派謀設維持會,欲張主其事。為擺脫糾纏,張率全家星夜渡江返籍,住縣城下市街故宅,后又遷居老家張家店。時老幼三十餘口,經濟拮据,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欽其為人,欲聘為省議員,給予經濟援助,張婉謝。
1944年夏,日軍突至其家,威逼利誘其參加維持會,張厲聲斥道:“豈能為漢奸,唯有死耳!”敵惶然而退。抗戰勝利后攜全家返杭,時屋宇毀壞不堪,平生積聚之金石書畫及珍玩蕩然無存,加之國民黨接收部隊盤踞其宅,滋擾不已,因喟然嘆曰:“吾領兵數十年,不圖劫後餘生,乃為兵所窘若此!”憤極致病,1945年11月17日,卒於杭州。

張氏書法


行武出身的張載陽,于軍政之餘喜弄翰墨,造詣宏深,成就卓著,以雄厚剛健的書風,在高手如林的近代現江、浙、滬書壇,立穩腳跟。《近代名賢墨跡大觀》序言中雲其:“書學晉唐,字如其人,襟懷超逸,識者敬服,然不輕易於人書,有至好親朋乞得片羽,珍同拱壁,晚年研讀道教書籍,於書法用功更勤,尤顯爐火純青。”現今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天竺、岳墳、九溪等處及紹興等地許多名勝均有其題楹聯或匾額。張載陽藏有其行書八言對聯(見圖),此聯為紙本,各137×34厘米,品相精良。

作品分析


張載陽的書法如同近代許多書家一樣,以勢為尚。表面上看,取法是“取法晉唐”,其實是直溯商、周書法之源和六朝隸、正之變,窺尋其構成的奧秘和稚拙變化之勢,推求書法藝術更深層的內在規律,以質為研,以勢為法,取碑、帖之長,冶於一爐而不露痕迹。張載陽留下的書作,以對聯、題額居多。此聯行筆大度,自然貫氣,筆意連貫,於不激不歷中,流露出書寫者傲岸霸才的大將軍氣概,這正暗合其書“書如其人”之譽。
對聯由於是各字獨立,所以對單字要求比較高。此聯每字厚重、穩妥,有的字表面看上去傾斜,但重心仍很平穩,如上、下聯前兩個字都是數字,筆畫多為橫、豎,書寫起來有難度,為了避免雷同,“十”、“二”兩字非常端正,而“廿”、“四”取斜勢,這樣一來與上聯既有鮮明的對比,端莊嚴謹中又不乏跌宕生動。結體精密內斂,疏密有致,點畫變化多端,如“外”、“多”、“后”、“無”四字多達九個“點”,各不相同;“跡”、“奇”、“書”等字,橫豎粗細對比突出,無不表現出作者匠心獨具。張載陽以為,書寫對聯貴筆到、意到、神到,張氏斯作臻此境界。張載陽的書法作品編入《近代名賢墨跡大觀》、《名人楹聯墨跡集粹》等。

娛樂設施


大世界遊藝場在延安路和仁和路交叉口、采芝齋對面,建於1922年,張載陽創建,經理陳慎孚。佔地七畝多,初只有共和廳和大舞台兩個演出場及溜冰場(旱冰)一個。至1935年已擴建起三層高樓,走廊環繞,有大小演出場八處,同時演出各種劇目,最大劇場可容行千人,以演京劇為主(后獨立開門於東坡路成東坡劇院),杭州著名小京班在劉鳳山率領下曾風靡一時。大世界門票始銀幣貳角,下午進場,可接連看日夜兩場,劇目任選隨座。另闢有茶室,菜面點館,小賣部等。開辦初還自辦《大世界報》介紹說明書。抗戰初停業,勝利后復業,解放后改名人民遊藝場,1954年停辦,改為中蘇友誼館。1986年拆建,1990年10月建成,開門於東坡路7號,名杭州市文化中心。辟有多種娛樂廳座和服務項目,成為國內外各界人士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中心。

張氏題詞


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張載陽題靈隱寺
皦日矢忠心,千古仰軍人鉅鑊;棲霞新廟貌,萬方拜中國英雄。——張載陽題岳飛廟墓。
聯云: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世形之父母也。——在葛嶺抱朴道院牆外面南岩壁,“枕漱亭”3字,凸刻行書,每字高120厘米,寬90厘米,整幅直排,民國12年(1923年)張載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