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哈達蘇木
查干哈達蘇木
查干哈達蘇木,位於巴林左旗西南部,交通便利,屬丘陵山區,有著悠久的畜牧業傳統,旅遊資源豐富,有七鍋山冰臼群、點將台等自然景觀。
查干哈達蘇木(圖1)
查干哈達蘇木轄:紅光嘎查、汪安池嘎查、查干套海嘎查、前召嘎查、阿魯召嘎查、東哈達英格嘎查、白音寶力格嘎查、石房子嘎查8個嘎查。
石房子
召廟
查干哈達蘇木境內貫穿305、303國道、查毛線、集通鐵路及省際大通道。該蘇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聞名 遐邇的真寂之寺(召廟)、遼祖州、遼祖陵、石房子等歷史遺存,有七鍋山冰臼群、點將台、石桌子山、蓮花石、野豬林契丹遊樂園、西日他拉湖、紅光草原等自然景觀。
2008年,全蘇木農牧業生產總值實現686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202萬元,牧業總產值3558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175元。
查干哈達蘇木下轄以下地區:
紅光嘎查、汪安池嘎查、查干套海嘎查、前召嘎查、阿魯召嘎查、東哈達英格嘎查、白音寶力格嘎查、石房子嘎查。
黨委書記:新巴雅爾
黨委副書記:賀西格達來
吳俊
曲學軍
組織委員:郭廣宇
宣傳委員:蘇日嘎拉圖
黨委秘書:蘇日嘎拉圖(兼)
政府蘇木達:賀西格達來
政府副蘇木達:張國才
斯欽圖
劉海臣
查干哈達蘇木(圖2)
2006年,全蘇木社會總產值486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22萬元,牧業總產值224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該蘇木地處左旗西南,距林東鎮25公里,303國道、305國道、省際大通道、集通鐵路貫穿於該蘇木,交通十分便利。汪安池嘎查境內有豐富的珍珠岩礦一處。目前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總投資50萬元的絨山羊交易市場已建成。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投資40萬元的西門塔爾黃牛交易市場也已建成交付使用。屆時,查干哈達蘇木將以嶄新的發展態勢融入地區經濟發展的循環網路,為左旗經濟的快速騰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08年,查干哈達蘇木根據本地區的地理優勢合理進行產業規劃,積極發展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實施了全蘇木境內禁牧,造林7000畝,對林業、生態資源進行合理保護,提高農牧業基礎設施水平,打造該蘇木農牧業發展的五大基地。
查干哈達蘇木(圖3)
目前全蘇木基本形成了較為合理的農牧業產業化格局,農牧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預計,五大基地產業年收入將超過農牧民年收入的60%。
七鍋山冰臼群
查干哈達蘇木野豬林景區
該蘇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聞名遐爾的真寂寺(召廟),遼祖州、遼祖陵、石房子。另外,七鍋山冰臼 群、石桌子山、蓮花石、野豬林、西日他拉湖、紅光草原等景點、景區也位於該蘇木境內。對新時期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蘇木黨委、政府適時提出了“三色一業”的發展戰略(即白色:絨山羊;黃色:西門塔爾牛;綠色:草原生態建設;遼文化旅遊業)。
查干哈達蘇木
該風電場投產後,可年產發電量為1億度,年產值6000多萬元,銷售稅收入約500萬元,所得稅收入約1700萬元,與煤電相比,每年節約煤炭3萬餘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萬餘噸。屆時將有33台1500千瓦風電機組矗立在左旗西出口大通道兩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該風場總投資5億元,2009年當年開工,當年投產。自2009年3月10日至現在,已先後完成了33個風機座位的微觀選址工作、地質勘驗、工程總體設計等工作,完成備用電源建設5公里,備用水源打井100米。修建完成了施工生產生活區建設,建設臨時房屋850平方米,鋪建料場3600平方米,建攪拌站一處。修建風電場主幹道和風機連接路37公里,動用土石方約35000餘方。開挖完成33個風機機座,開挖土方約30000方。完成33個風機機座墊層澆築,澆築混凝土2000餘方。完成了查干哈達境內建設用地預征地工作,由於工程啟動較快,幾乎是設計規劃和施工同步進行,所以征地地點和用量難以確定,經蘇木黨委和政府做大量群眾工作,一直以來沒有因為項目用地的事影響工程進度。
查干哈達蘇木(圖4)
查干哈達蘇木(圖5)
蘇木黨委、政府認為發展思路目標確定后,關鍵在於幹部,只有這樣政策才能得到真正落實。抓幹部將從兩個層面抓起,一是蘇木領導班子從自身做起在全蘇木幹部中開展“以制度抓作風,以學習提素質”活動,在蘇木全體幹部尤其是共產黨員中宣傳旗、蘇木兩級方針、政策,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工作落實在最基層。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對事業單位及科技人員實行全員聘任制。二是嘎查幹部以支部為核心,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抓班子建設,並根據蘇木的發展思路及目標,做到以黨的建設帶動經濟建設,以經濟建設鞏固黨的建設,並把這一精神貫穿於今年的兩委班子換屆中。
查干哈達蘇木(圖6)
堅持“舍飼禁牧”的路子,改善當前的畜群結構,大力發展養牛業,綿羊業,逐步實現建設跨國道養牛、養羊基地的目標。今年將引進肉奶兼用型優質西門塔爾牛500頭,使牛達到3500頭,將山羊控制在35000隻的規模,綿羊在5000隻的基礎上發展到6000隻,落實旗大下鄉工作精神,無畜戶均發展養羊5隻以上。扶持養牛業的發展,蘇木將新建畜牧改良點13處,保證每嘎查一處,每處有1名改良員,並爭取高標準棚圈建設項目100處,使養畜達到小區化養殖規模。力爭年內建一處奶站,蘇木決定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執行舍飼禁牧,做義務宣傳員。嘎查黨員幹部要帶頭引進優質奶牛,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起模範帶頭作用,保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
今年將繼續實行牲畜100%高密度畜牧防疫,培訓畜牧業科技人員,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優質高效牧業。擴大優質飼料的種植面積,降低舍飼成本。今年將落實飼料高梁1100畝,蘇丹草1050畝,青貯4800畝,為確保完成種植計劃,蘇木採取兩種辦法:一是蘇木政府從赤峰購進種子,採取包嘎查幹部、嘎查幹部層層擔保的形式,賒給牧戶秋季結算的辦法。二是典型引路,各嘎查黨支部黨員優先的條件下抓2—3個典型產,為其提供種子,確保飼料種植成功。畜群結構向敖特根、秸桿轉化向寶音德力根看齊。
蘇木本著從項目上要效益的原則,積極爭取項目。今年將在落實阿寶力格75萬元治河工程,東哈達英格8萬元人畜飲水工程,爭取胡北溝88戶移民搬遷項目的基礎上,逐年將剩餘的耕地納入到國家退耕還林(草)項目中。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水澆地面積,爭取三年內使水澆地由現在的3500畝增加到5000畝。鞏固現有的良好治安環境,優化經濟環境,利用國道交通便利的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引資力度。蘇木黨委把握一切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大局,努力使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和全面提高。
查干哈達蘇木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精神,紮實推進構建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進一步轉變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作風,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諸多問題,2005年以來,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在全旗7個鎮1個蘇木77個村嘎查(村)中推行了“三定三評”制度,使5984名黨員通過“三定三評”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充分調動了黨員幹部為民干實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定”就是蘇木鎮、嘎查村兩級黨組織在年初根據上級對當地經濟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建等方面的要求做出“三定”:一是定出當年的工作目標和措施;二是定出為群眾所要辦的具體實事、好事和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農牧民黨員根據自己的實際,定出為群眾辦的實事、好事和下功夫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確定“三定”內容時,要立足於一個“實”字,即要防止大而不實,難以實現,又要防止虛而不實,走過場,做到貼近當地基礎條件、貼近旗、蘇木鄉鎮發展思路,貼近群眾意願。每年年初,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或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廣泛徵求意見,然後歸納、整理,經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充分醞釀后,研究決定“三定”內容,並在村民大會上公告或在顯要地方長年公示,便於群眾監督。蘇木鎮黨委的“三定”內容分別以責任目標、自報目標的形式列入年度考核評價範圍。嘎查村黨支部、農牧民黨員要在年初分別與所屬黨組織簽定目標責任書和服務承諾書。“三定”,為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使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經濟方面找到了一個抓手,改變了過去就黨建抓黨建、就經濟論經濟的兩張皮現象。達茂旗希拉穆仁鎮呼和點素嘎查以牧業為主導產業,多年來,牧民人均收入徘徊在3000多元。“三定三評”制度實施后,該嘎查領導班子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將開發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草原旅遊資源這兩個項目列入黨支部“三定”內容后,先後引進了5000萬元鐵精粉加工和1500萬元的旅遊投資項目,使牧民收入人均年增加1000多元,嘎查村集體經濟增加到28萬元。
“三評”就是年終對照年初的“三定”內容完成情況,召集黨員、群眾代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大會,對蘇木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兩委”幹部和群眾黨員進行組織評、黨員評、群眾評的考核評議。蘇木鎮黨委的年終評議會由蘇木鎮幹部、各二級站所負責人、嘎查村幹部和群眾黨員代表參加。嘎查村兩委和黨員評議會由包嘎查村蘇木鎮領導及幹部、嘎查村全體幹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蘇木鎮黨委給予指導、監督。每名蘇木鎮領導和嘎查村幹部根據“三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工作履職表現等向群眾述職,要回答黨員、群眾的詢問。在總結、述職的基礎上,由參會人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給予評議,在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蘇木鄉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幹部要評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黨員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台。石寶鎮腮吾村黨支部書記栗天喜多年從事馬鈴薯產業化種植和銷售,2005年他成功引進一家高科技馬鈴薯種薯繁育公司,村民全部為該公司繁育種薯,戶均增收2000餘元。2006年他引資又新建了9個高科技噴灌圈,使全村的馬鈴薯種植都實現自動化、高科技化,使戶均又增收2000元。
查干哈達蘇木“三定三評”工作制度實施的好與壞,最終要落實到獎優罰劣上。在“三定三評”制度執行情況的考評活動中,堅持做三個結合:對蘇木鎮的考評要與年終實績考核結合起來,對嘎查村的考評要與旗制定的《嘎查村幹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結合起來,對農牧民黨員的考評要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結合起來。蘇木鎮的考評由旗紀檢委、組織部實施,嘎查村幹部、農牧民黨員的考評由蘇木鎮黨委組織實施。“三定三評”制度實施三年來,召開民主評議大會3次,旗紀委和旗委組織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蘇木鎮、嘎查村圍繞“三定”內容開展調研督查48次,徵集群眾意見560餘條,採納並已落實的320餘條。423名蘇木鎮和嘎查村幹部向群眾代表述職述廉,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考評結果將作為表彰“五個好”蘇木鎮黨委、“五個好”嘎查村黨支部、群眾滿意部門的主要依據;對蘇木鎮領導班子成員的考評結果,將作為其提拔使用和工資晉陞的依據;對嘎查村幹部的評議結果,將與其工資獎懲、職務任免直接掛鉤;對黨員的評議結果,要按照黨員管理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或組織處理。“三定三評”制度實施三年來,有69名嘎查村黨支部書記受到蘇木鎮表彰獎勵,發放個人獎金124200元,優秀班子補貼34萬元。
嚴格的監督獎懲機制,培養了幹部親民、愛民、為民的工作作風,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權建設。原查干哈達蘇木黨委了解到群眾購買奶牛自籌資金難解決的問題后,動員蘇木幹部每人拿出3000—5000元資金,墊資為牧民購買奶牛,解決了牧民的實際困難。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群眾能夠全程監督,賦予了群眾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權利。正如村民所說:“三定三評”制度是衡量幹部工作的標尺,工作干好乾壞是擺在明處的,干好工作的幹部我們擁護,干不好工作的幹部我們就有罷免他的依據。
“三定三評”制度的實施,將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還給了黨員群眾,給基層幹部帶上了“緊箍咒”,實現了“四個轉變”:即由過去辦什麼事少數幾個幹部說了算變為大多數群眾說了算;由過去黨支部工作相對封閉運行變為公示承諾和陽光運作;由過去搞督查只是上對下變為上級督查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由農牧區幹部黨員對上負責變為上對下雙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