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樊菁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研究員、所長
  • 編劇

樊菁

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研究員、所長

樊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987年從北京大學力學系流體力學專業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博士學位,之後留所工作;1998年至1999年在康奈爾大學航天工程系訪問;1999年至2000年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宇航系訪問;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研究員;200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2021年8月1日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主要從事稀薄氣體動力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研究領域包括分子氣體動力學,重點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動,以及它們在航天領域、真空材料製備、微系統方面的應用。

人物經歷


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系。
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博士學位。
1998-2000年在Cornell大學和Michigan大學訪問。
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1年至今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研究員,現任所長。
樊菁演講
樊菁演講
200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2006年主持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
2008年當選國際稀薄氣體動力學諮詢委員會成員,29屆國際稀薄氣體動力學會議主席。主要從事稀薄氣體動力學及相關領域研究,提出了信息保存方法、超低離心彈道、高超聲速巡航飛行優化理論、GSS模型等,有重要價值和影響。
曾任中國力學學會第7屆理事會秘書長、第8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9屆理事會特邀理事,積極推進力學學會學術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工作。現任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力學進展》主編等。

任職經歷

1987.7北京大學 流體力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
1992.7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1996.8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學所副研究員,中科院力學所氣動部氣動物理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高溫氣體動力學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Cornell大學航天工程系訪問
1999.5 - 2000.12 Michigan大學(AnnArbor)宇航系訪問
2001.1至今 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研究員。目前還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力學學會秘書長(2002.11-2006.11)、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2006.11-2010.11)、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空氣動力學會氣動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力學進展》常務編委等。
2000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
2006.6至今 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

主要成就


研究領域
分子氣體動力學,重點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動,以及它們在航天領域、真空材料製備、微系統方面的應用。
樊菁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子氣體動力學,提出了信息保存法,使微機電系統低速氣流的統計模擬效率提高了幾個數量級,提出了有特色的微觀分子能量交換和化學反應模型,發展了三維稀薄氣體複雜外形的位置元新演演算法,研製了三維複雜外形非平衡稀薄氣流通用軟體,使我國在航天器稀薄氣動性能方面的研究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研製了三維金屬蒸氣膨脹射流統計軟體發現多組分大面積薄膜按照要求組分比均勻沉澱的關鍵工藝條件;CZ-4B火箭剩餘推進劑在軌排放的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於長城4乙火箭。

代表論著

1. 樊菁,沈青(1992) DSMC方法中的一個新演演算法 - 隨機取樣頻率法。計算流體力學的理論、方法和應用,127-130頁,科學出版社. 2. 樊菁,沈青(1994) 模擬同核雙原子分子與惰性氣體分子碰撞過程的單個靶分子方法。第7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86-91頁.
3. 樊菁,沈青 (1995) 過渡領域高超聲速圓柱繞流的直接模擬。空氣動力學學報,13卷,4期,405-413頁.
4. Fan, J. and Shen, C. (1995) A sterically dependent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J. Harvey & G. Lord, pp.469-475.
5. 沈青,樊菁,胡振華,徐曉燕 (1996) 過渡領域三維繞流直接統計模擬的新演演算法。空氣動力學學報,14卷,3期,467-475頁.
樊菁個人照
樊菁個人照
6. Shen, C., Fan, J., Hu, Z.H.,Xu, X.Y. (1997) A new version of position element algorithm of DSMC 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C. Shen, pp. 162-167.
7. Fan, J.,Shen, C.(1999)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unidirectional flows in transition regime.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R.Brun, Vol. 2, pp.245-252.
8. 樊菁,劉宏利,沈青,陳黎明(2000)直接統計模擬位置元演演算法中的分子表面反射的確定論判據。”空氣動力學學報,18卷,2期,180-187頁.
9. Fan,J., Boyd, I.D. and Shelton, C.(2000)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yttrium.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18: 2937-2945.
10. Cai, C.P., Boyd, I.D., Fan, J., Candler, G.V. (2000) Direct simulation methods for low-speed microchannel flows.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14: 368-378.
11. Fan, J., Boyd, I.D., Cai, C.P., Hennighausen, K., and Candler, G.V. (2001) Comput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around NACA 0012 airfoils. AIAA J. 39: 618-625
12. Keidar, M., Fan, J., Boyd, I.D. & Bellis, I. (2001) Vaporization of heated materials into discharge plasma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9: 3095-3098.
13. Fan, J. & Shen, C. (2001)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low-speed rarefied gas flow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66: 1-20. 14. Fan, J., Boyd, I.D. & Shelton, C.(2001)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YBCO deposition.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T. J. Bartel & M. A. Galli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585, pp.214-221.
15. 樊菁,沈青(2001)微機電系統中氣體運動的相似參數. 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宋鍵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81-183頁. 16. 樊菁,沈青 (2002) 微尺度氣體流動. 力學進展, 32: 321-336.
17. Fan, J. (2002) A generalized soft-sphere model for Monte Carlo method. Phys. Fluids, 14: 4399-4405.
18. Jiang, J.Z., Shen, C., Fan, J.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Poiseuille flows.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edited by S.G. Kandlikar, et al, pp. 411-418
19. Liu, H. L., Fan, J., Shen, C. (2003) Validation of a hybrid scheme of DSMC in simulating 3-D rarefied gas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382-389.
20. Jiang, J. Z., Fan, J., Shen,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micro-cavity flow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784-791.
21. Xie, C., Fan, J., Shen, C. (2003)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Rarefied Gas Dynamics, edited by A.D. Ketsdever & E.P. Muntz,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 663, pp.800-807.
22. Shen, C., Fan, J., Xie, C. (2003) Statistical simul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s in micro-channe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89: 512-526.
23. 樊菁,劉宏立,蔣建政,彭世鋶,沈青 (2004) 火箭剩餘推進劑在軌排放過程的分析與模擬. 力學學報,
36: 129-139. 24. 舒勇華,劉宏立,樊菁,崔季平. 偏二甲肼在氟化鎂塗層表面的吸附和反應. 化學物理學報(in press) 25. Shen, C., Tian, D.B., Xie, C., Fan, J. Examiation of the LBM in simulation of microchannel flow in transitional regime. Microscale Thermophysical Engineering (in press)。

獲得榮譽


2021年8月1日,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2002年11月—2006年11月中國力學學會秘書長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
2008年國際稀薄氣體動力學諮詢委員會成員
29屆國際稀薄氣體動力學會議主席
中國力學學會第7屆理事會秘書長、第8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9屆理事會特邀理事
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氣動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力學進展》主編

人物評價


樊菁積極推進力學學會學術交流以及期刊和其它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