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
中國傳統文化表彰的八種德行
徠宋代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八德須知碑
八德
孫中山
中華道德發展的歷程表明,以孟子"五倫"為標誌,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千年之後,宋代以"八德"為標誌,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又過近千年,清末民初,孫中山以新"八德"為標誌,形成了"以國為本"的倫理道德觀。"三個為本"分別成為不同時期道德教化的著重點,反映了不同時代對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又推動歷史的不斷進步。
而今,中國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相繼提出"三個主義"和"三德",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進而又鮮明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家"、"國",這"三個為本"在當代的辯證統一,必將反映當今人際關係的新倫理、新道德,並做出新概括,從而建構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動中華道德有新發展。
中國傳統道德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道德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並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基本道德規範數量的增減,也有每個道德規範在不同歷史時期自身內涵的豐富與發展。一些恆久不變的道德規範,是由人類社會生活長久不變的內容決定的,即使這些似乎"千古不變"、相對穩定的道德規範,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自己的內涵。因此,每個歷史時代的中國人,都有繼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責任,又有"推陳出新"發展中華道德的義務。
隨著社會的發展,八德的故事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後來網友“重任在肩”通過自己的經歷重新定義了“八德”,其中的內容分別是:容忍、謙遜、真摯、歡愉、善良、涵養、堅持和決絕。從個人修養到處事的成功法則都作出了一一闡述。並在他的博客里詳細講述了每一個品德誕生的故事。
公民道德規範
"明禮誠信"中涉及到中華美德的三個"德目","禮"、"誠"、"信"。突出誠信,是公民道德規範體系的時代特色。誠信建設,要從開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資源當中,去尋求智慧。誠信,是儒家道德體系的基礎,誠者,天之道;思誠,人之道。誠,是真實無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間之常道。信,是重諾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誠信之道,是求真務實之道,是人、集體與國家尊嚴的體現,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黃金律。要極大地提升公民對誠信品德的認同度,要建立維護與建設誠信的相關制度,以營造當代中國誠信之道。正是因為誠信如此重要,黨和政府才明確提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誠信為重點。
"團結友善"體現了中華美德的"寬"與"恕"。這是"多元"社會與國際環境所需要。
"勤儉自強",體現了"勤"、"儉"、"廉"與"恥"四種美德。因為"勤以養廉","儉以養德","知恥近乎勇"。"恥"是個人的"臉",是人的尊嚴,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尊嚴。無恥,何談自尊、自強。
"敬業奉獻",體現了"忠"與"義"。"忠"的本質是"責任",盡職盡責,忠於職守。"責任",是"敬業"靈魂。"義"是追求、是氣節、是利他,奉獻是"重義輕利","見義勇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上述解釋若能成立,那末"20個字"公民道德規範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勤、儉、寬、恕”等,中華美德中的12個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國家頒布的"20個字"公民道德規範,是中國人用了50餘年的時間,付出了巨大歷史代價,經歷了反覆探索的歷程,終於形成的基本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規範"新體系。
中華美德現代轉化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與發展,都不能脫離民族文化的血脈,都不能割斷本民族道德文化的歷史。歷史已經證明,那種企圖全盤否定歷史,另起爐灶,建構"新的道德體系"的"大手筆",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土地的愚想。歷史也證明,作為民族價值觀的道德建設,不能依靠"進口",否則,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丟掉",引進來的道德又長期不能在我中華文化沃土上紮根,也就不能為中國人所認同,於是,"舊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來,造成道德文化的長期"斷裂"與"空白"。道德建設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一兩代人的不懈奮鬥,決非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連續開展重點研究課題"大中小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鎖定的八個核心德目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體現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十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的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編寫教材,逐漸發現"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這"八德"不僅是5000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為了建構學校傳統美德的德目體系,也為了幫助參加教育實驗的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歷史演變;把握和分辨"八德"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認識"八德"的歷史價值;探討"八德"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回應;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路徑。課題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8位文科博士編寫、並由紅旗出版社於2000年初,出版了《大眾道德》叢書,每位博士撰寫其中一部,這8部書是: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徠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這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等領域,涵含蓋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道德關係。一個中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整個國家,建立這種道德規範體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2015年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政協委員張其成提交“關於推進青少年‘八德’教育的提案”。在3月7日上午的全國政協教育界聯組討論會上,14位發言的委員中,有3位的發言都是與傳統文化教育有關。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但目前的現狀是青少年對傳統文化認同感降低,去中國化嚴重。
張其成呼籲,應該將傳統文化中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納入國學教育體系,貫穿中小學、大學,乃至終身教育,按照不同層級設計語文課本,增加古文在語文課本中比重。發言中,他特別拿出一本台灣出版教材。這本名為《中國文化基礎教材》由中華書局出版,已有60多年歷史,其中包含了《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中華傳統經典篇章,至今仍是台灣高中生的必讀教材。
針對委員們對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建議,教育部袁貴仁部長表示,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立德樹人,通過教育來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從高校來講,學生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