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街道

山東省濰坊市南苑街道

徠南苑街道位於奎文區西南部,面積12.6平方公里,人口9853人,轄11個行政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幹事創業,街道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2年,全街道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586萬元,分別是1997年的3.26倍,實現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分別為3950萬元、15807萬元、890萬元,分別是1997年的10倍、11倍和11.5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5萬元,是1997年的1.6倍。街道先後被市、區黨委、政府授予濰坊市農村工作模範鄉鎮、市區重點綠化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全區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和區先進街道等榮譽稱號。一、大力招商引資,工業獲得突破性進展。1995年以前,街道無一處集體工業企業。自1995年以後,街道和各村陸續投資創辦了幾家企業,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都逐漸關停、轉產、改制,南苑工業陷入了空白。2002年,街道對經濟發展思路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把建設南苑工業園和招商引資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改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總抓手,確定了強化二產、帶動三產、提高一產、保持穩定的工作思路,經濟發展開始由農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南苑工業園位於街道駐地以南,始建於2002年6月,佔地600畝。11月,經上級批准,改稱濰坊城南工業區(南苑片),成為濰坊城南工業區的兩個分區之一,批准建設面積擴大到1500畝,包括機場南路兩側和街道駐地以北的土地,享受市級優惠政策。

地方簡介


發展
2002年底,南苑街道引進招商引資項目12個,其中入園建設項目10個;引進資金總計1.25億元,當年完成投入7880萬元,其中境外資金468萬美元,引進企業當年全部開工建設,並有5個企業全部或部分投產,招商引資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被譽為“南苑速度”。工業園建設已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以紡織、服裝、機械加工、食品加工等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園區。二、積極進行農業結構調整,農業效益逐年提高。南苑街道地勢平坦,一直以農業為主要產業。農民逐漸從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轉到蘆筍、苗木、花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蛋(肉)雞、生豬、肉(奶)牛、水貂、狐狸、淡水魚等的養殖上來。其中,蘆筍為特色種植作物,種植面積1600多畝,年可增加收入800多萬元;養魚網箱200個,池塘養魚50畝,年產鮮魚120多萬斤;苗木花卉基地3處,260多畝,可為城區綠化美化提供高檔苗木。2002年,完成農業總收入12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93元。三、加大投入,社會各項事業突飛猛進。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茂子庄、孫呂家等村都成立了文藝隊,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到處巡演,在區政府組織的活動中多次獲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架設了一條500門的通訊線路,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加強道路建設,共整修道路20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環境治理方面,完成了虞河治理工程、鳶都湖整修綠化工程、千畝速生林建設及外二環路50米林帶綠化等,共栽植各種苗木100餘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