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吏

大吏

大吏,指大官。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基本資料


詞目:大吏

引證解釋


大臣;大官。
《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宋 蘇洵 《上皇帝書》:“惟其大吏無所屬,而莫為之長也,則課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課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齊。”
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狀》:“夫人以書戒之,曰:‘利之陷人也貪,且反義事勉之,寧自吾,吾不厚是圖,以為諸大吏笑足矣’。”
《明史·海瑞傳》:“督撫大吏爭上符瑞。”
稱獨當一面的地方官。
薛福成 《庸盦筆記·駱文忠公遺愛》:“駱公 督 四川,凡 滇、黔、陝、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指部將。
《孫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曹操 註:“大吏,小將也。”
1.
大臣;
《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宋 蘇洵 《上皇帝書》:“惟其大吏無所屬,而莫為之長也,則課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課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齊。”
明 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狀》:“夫人以書戒之,曰:‘利之陷人也貪,且反義事勉之,寧自吾,吾不厚是圖,以為諸大吏笑足矣’。”
《明史·海瑞傳》:“督撫大吏爭上符瑞。”
2.
稱獨當一面的地方官。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駱文忠公遺愛》:“駱公 督 四川,凡 滇、黔、陝、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3.
指部將。
《孫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曹操 註:“大吏,小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