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蘑菇
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的真菌
小白蘑菇,子實體小型。菌蓋直徑2.5-4cm,初期半球形,后呈扁半球形至平展,表面白色或污白色,中部略帶黃色,光滑,邊緣乳白色,稍有纖毛狀鱗片,菌肉白色,較薄。
小白蘑菇
山東、安徽、江蘇、福建、四川、雲南、廣東、吉林、西藏等。
記載食用。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小白蘑菇
濕度:小白菇菌絲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在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才能正常生長。
光照:小白菇在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若光照過強對菌絲有抑制作用,但子實體形成和生長發育則需要散射光照,在黑暗條件,易長成珊瑚狀子實體。
酸鹼度:小白菇菌絲生長的培養基適宜PH值為7~8.由於菌絲生長過程中會產生有機酸類物質從而降低培養基PH值,因此,在配製培養料時,需適量加入石灰或碳酸鈣,調節PH值在8~9,對抑制雜菌感染有較好作用。
小白蘑菇
栽培場所:栽培場所要選在交通方便、地勢較高、排水性能好、環境乾淨、遠離污染源、便於通風換氣的地方。保溫保溫性能強的管棚,高2.5m,棚頂用草苫子遮蓋,每4床留50厘米的間隙,棚外用薄膜覆蓋,保持棚內略有散射光。
熟料栽培:培養料用24cm*45cm的專業袋裝料,裝完排成垛蓋好用鍋爐加溫,待垛中心溫度升到98度時保持7-8小時,悶一夜就可以出鍋了。
發菌溫度:要注意通風,菌絲生長最適溫度是20-30度,天熱時要單獨擺放,最高不要超過35度,天涼時可以適當加高。小白菇 發菌很快,大約20天左右可以發滿。
出菇管理:發滿菌絲5天左右就可以出菇了,看到吐黃水時就可以排垛了,根據天氣決定排幾層,一般3-6層,只要不是很乾就不要往小白菇 上洒水,否則容易發黃,影響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