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於2013年1月10日(周四)公布提名,2月24日(周日)頒獎,主持人是電影《泰迪熊》的編導塞思·麥克法蘭。夢工廠動畫掌門傑弗瑞·卡森伯格得到了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特技演員哈爾·尼漢姆、紀錄片製作人D·A·潘那貝克(D. A. Pennebaker)以及藝術顧問小喬治·斯蒂文斯獲得榮譽獎。

開場神曲《We saw your boobs》,眾多頂級女星被調侃,主唱塞思·麥克法蘭,協唱“洛杉磯基佬合唱團”。

逃離德黑蘭》獲得最佳影片。

時間表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時間表
時間活動
2012年11月30日 (周五)提交演職人員正式名單截止
2012年12月01日 (周六)奧斯卡榮譽獎頒獎晚宴
2012年12月17日 (周一)提名投票開始
2013年01月03日 (周四)提名投票截止
2013年01月10日 (周四)公布提名名單
2013年02月04日 (周一)提名者午餐會
2013年02月08日 (周五)最終投票開始
2013年02月09日 (周六)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
2013年02月19日 (周二)最終投票截止
2013年02月24日 (周日)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海報設計


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日漸逼近,為了吸引觀眾創下更高的收視率,大會特別與英國設計師奧利‧摩斯(合作,推出了一組創意十足的奧斯卡海報,而這組新海報以歷屆最佳影片中一些為人熟悉的主角造型來設計成不同的“奧斯卡小金人”

相關評論


頒獎典禮
頒獎典禮
每年奧斯卡頒獎禮都可稱作是電影的節日,全世界愛電影人的目光 都聚集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場。
昨日,華人導演李安再次登上這個舞台,拿下了他的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儘管頒獎禮前他的奪獎呼聲不如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和李安稍顯意外拿獎相比,最佳影片、影帝影后的歸屬幾乎是毫無懸念,在好萊塢頒獎季獲獎無數的《逃離德黑蘭》、丹尼爾·戴·劉易斯詹妮弗·勞倫斯分別拿下了這三個大獎。
縱觀頒獎結果,獎項分配較平均,24個獎項分配給了15部影片,也沒有爆冷。只有羅傑·迪金斯第10次錯失最佳攝影,《無敵破壞王》與最佳動畫長片擦肩而過讓人遺憾。
2013年好萊塢佳片不多,這反而讓這屆奧斯卡獎顯得尤為好看,因為避免了前幾年那樣四平八穩缺乏意外的局面,反倒讓人有些驚喜。《逃離德黑蘭》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可謂本屆奧斯卡上的最大黑馬。李安的《少年派》也再現了卡梅隆沒能再現的聲畫大片拿大獎的盛況,讓人頗感意外。表演獎的競爭同樣激烈,撲朔迷離間讓人迷眼。
最佳影片大獎用技術排除法看的話還是可以圈定《逃離德黑蘭》的,但這部影片對電影藝術的貢獻大概更多是在剪輯、票房和普世價值的輸出上,因而讓人頗感意外。相較而言,《林肯》《獵殺本拉登》《姜戈》等片過於四平八穩,基本可以被排除出去。《少年派》投資超大,通常此類大片除保持一定製作水準外,表演精湛也會獲得占學院成員絕大多數的演員分支評委的青睞,但可惜該片基本是一個屌絲的獨角戲,表演獎沒能拿到,也因此與最佳影片無緣。《愛》和《南方的野獸》相對小眾,對電影產業票房貢獻不大,從來此類影片在最佳影片單元會被邊緣化。能夠與《逃離德黑蘭》在勝算上有一拼的是《悲慘世界》,但很不幸此前湯姆·霍伯的《國王的演講》剛剛拿到奧斯卡大獎,情感上評委會更加傾向屌絲小本的《逃出德黑蘭》。儘管邏輯上《逃離德黑蘭》順理成章,但並不意味此片代表著英語片的最高藝術成就,因而此片仍算黑馬。
最佳導演獎花落李安大概更多為表彰其內斂的獨特藝術風格與商業類型片的完美融合。李安擅長把握和處理細膩情感,很多文藝片的嘗試較為成功,甚至創造過一小博大的票房神話,但他在商業片的嘗試則輒止於《綠巨人》。此次一部全心全意詮釋人物內心的《少年派》讓人在驚心動魄的奇幻旅程和波瀾壯闊的神奇景觀中感受人生的五味雜陳,拿到最佳導演獎也讓他沒白挑戰電影最難拍的動物、小孩和水。此外,《少年派》的各項技術突破也如約受到奧斯卡獎肯定,攝像、視覺效果和配樂等單元都拿到小金人。
表演獎單元意外各佔一半。丹尼爾·戴-劉易斯成功演繹過各類角色,此次以一個英國演員身份扮演口音複雜,內心更複雜的美國總統林肯備受期待。儘管《林肯》本身是部少兒教育片,丹尼爾·戴-劉易斯的表演卻非常自然,與角色融為一體,又不完全刻板造作。奧斯卡最佳女主演年齡歷來不高,但憑《南方的野獸》獲提名的女孩誇文賈妮·沃雷斯還不到十歲,此前也沒有作品供大家參照,因而從年齡的概率上基本可以斷定是90後人氣女演員詹妮弗·勞倫斯。不過她的獲獎還是讓人略感意外。更讓人意外的是克里斯托弗·沃茨。拿到最佳男配獎的沃茨此前已憑《無恥混蛋》拿過該獎,此次沃茨在《姜戈》里的表演並不如《無恥混蛋》那般驚艷。這次他再度拿獎讓很多人備感鴨梨大,此後昆汀·沃茨組合基本可以壟斷該獎了。最佳女配給安妮·海瑟薇則是眾望所歸。海瑟薇打拚多年,此次角色震撼力秒殺一切入圍女星。
最佳原創劇本獎頒給昆汀讓人有些大跌眼鏡。此次《姜戈》劇本仍舊有著大段頗富戲劇性的對白,張弛都很自如,但影片經典程度無法與《無恥混蛋》比肩。這次該獎頒給《姜戈》大概是對昆汀《無恥混蛋》的補償。《德黑蘭》的劇本儘管有意無意抹黑了一些國家的大使館,渲染了逃亡的驚險程度,但諸多改編讓影片更為好看,成了中小成本商業片的經典案例,拿到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並不讓人太過意外。
重啟的《007系列》走到2012年已經完成了三部曲,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讓該系列煥發了新的生機。此次奧斯卡特意給了異常成功的新版《007》許多時間,《007之天幕墜落》也成功拿到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原創歌曲兩項榮譽。
最佳動畫長片相關內容獎作品《勇敢傳說》是迪士尼·皮克斯的又一部完美經典的誠意之作,這是皮克斯工作室首次以女性為主人1公的動畫片,由馬克∙安德魯斯和布蘭達∙查普執導,影片以中世紀的蘇格蘭為舞台,講述主人公梅莉達抗爭傳統束縛,為了爭取自己獲得真愛的權力,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瑰麗故事。成功的人物刻畫和梅莉達與母親經歷矛盾與和解過程的細緻情節使這部影片獲得了很高評價。

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本·阿弗萊克
最佳導演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沃爾茲《被解放的姜戈》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最佳外語片《愛》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最佳真人短片《宵禁》Shawn Christensen
最佳紀錄長片《尋找小糖人》Malik Bendjelloul、西蒙·秦
最佳紀錄短片《控訴》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最佳動畫長片《勇敢傳說》馬克·安德魯斯、布蘭達·查普曼
最佳動畫短片《紙人》John Kahrs
最佳原創劇本昆汀·塔倫蒂諾《被解放的姜戈》
最佳改編劇本克里斯·特里奧《逃離德黑蘭》
最佳攝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視覺效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剪輯《逃離德黑蘭》
最佳藝術指導《林肯》
最佳服裝設計《安娜·卡列尼娜》
最佳化妝《悲慘世界》
最佳音效剪輯《007:大破天幕殺機》和《刺殺本·拉登》
最佳音響效果《悲慘世界》
最佳原創配樂Mychael Danna《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原創歌曲Skyfall《007:大破天幕殺機》
參考資料:

提名名單


獎項名單
最佳影片
《逃離德黑蘭》
《愛》
《南國野獸》
《被解放的姜戈》
《悲慘世界》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林肯》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刺殺本·拉登》
最佳導演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邁克爾·漢尼克《愛》
大衛·O·拉塞爾《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林肯》
本恩·澤特林《南國野獸》
最佳男主角
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布萊德利·庫珀《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休·傑克曼《悲慘世界》
傑昆·菲尼克斯《大師》
丹澤爾·華盛頓《迫降航班》
最佳女主角
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傑西卡·查斯坦《刺殺本·拉登》
埃瑪妞·麗娃《愛》
誇文賈妮·沃雷斯《南國野獸》
娜奧米·沃茨《海嘯奇迹》
最佳男配角
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被解放的姜戈》
艾倫·阿金《逃離德黑蘭》
羅伯特·德尼羅《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菲利普·霍夫曼《大師》
湯米·李·瓊斯《林肯》
最佳女配角
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艾米·亞當斯《大師》
薩莉·菲爾德《林肯》
海倫·亨特《親密治療》
傑基·韋佛《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最佳原創劇本
昆汀·塔倫蒂諾《被解放的姜戈》
邁克爾·漢尼克《愛》
約翰·蓋亭《迫降航班》
韋斯·安德森、羅曼·科波拉《月升王國》
馬克·波爾《刺殺本·拉登》
最佳改編劇本
克里斯·特里奧《逃離德黑蘭》
露西·阿里巴、貝赫·澤特林《南國野獸》
戴維·馬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托尼·庫什納《林肯》
大衛·O·拉塞爾《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最佳動畫長片
《勇敢傳說》馬克·安德魯斯、布蘭達·查普曼
《科學怪狗》蒂姆·波頓
《通靈男孩諾曼》克里斯·巴特勒、山姆·菲爾
《神奇海盜團》彼得·洛伊德
《無敵破壞王》瑞奇·摩爾
最佳外語片
《愛》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孤筏重洋》Joachim Rønning、艾斯彭·山德伯格(挪威)
《智利說不》Pablo Larraín(智利)
《皇室風流史》尼柯萊·阿塞爾(丹麥)
《戰地巫師》金·諾古依(加拿大)
最佳紀錄長片
《尋找小糖人》Malik Bendjelloul、西蒙·秦
《5台破相機》Emad Burnat、Guy Davidi
《守門人》Dror Moreh、Philippa Kowarsky、Estelle Fialon
《瘟疫求生指南》David France、Howard Gertler
《隱形戰爭》Kirby Dick、Amy Ziering
最佳紀錄短片
《控訴》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國王隊點》Sari Gilman、Jedd Wider
《拉辛的星期一》Cynthia Wade、Robin Honan
《打開心扉》Kief Davidson、Cori Shepherd Stern
《贖回》Jon Alpert、Matthew O'Neill
最佳真人短片
《宵禁》Shawn Christensen
《阿薩德》Bryan Buckley、Mino Jarjoura
《馬背叼羊的男孩們》Sam French、Ariel Nasr
《影子的死亡》Tom Van Avermaet、Ellen De Waele
《亨利》Yan England
最佳動畫短片
《紙人》John Kahrs
《亞當與狗》Minkyu Lee
《鱷梨色拉》PES
《辛普森一家:託兒所的漫長日》大衛·西佛曼
《頭朝下的生活》蒂莫西·瑞卡特、Fodhla Cronin O'Reilly
最佳原創配樂
Mychael Danna《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Dario Marianelli《安娜·卡列尼娜》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逃離德黑蘭》
約翰·威廉姆斯《林肯》
托馬斯·紐曼《007:大破天幕殺機》
最佳原創歌曲
"Skyfall" - 阿黛爾·阿德金斯、Paul Epworth《007:大破天幕危機》
"Before My Time" - J. Ralph《逐冰之旅》
"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 - Walter Murphy、塞思·麥克法蘭《泰迪熊》
"Pi's Lullaby" - Mychael Danna、Bombay Jayashri《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Suddenly" - Claude-Michel Schönberg、Herbert Kretzmer、Alain Boublil《悲慘世界》
最佳音效剪輯
《007:大破天幕殺機》Per Hallberg、Karen Baker Landers
《刺殺本·拉登》Paul N. J. Ottosson
《逃離德黑蘭》埃里克·阿達哈爾、Ethan Van der Ryn
《被解放的姜戈》Wylie Stateman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Eugene Gearty、Philip Stockton
最佳音響效果
《悲慘世界》安迪·納爾遜、Mark Paterson、Simon Hayes
《逃離德黑蘭》John Reitz、格雷格·魯道夫、Jose Antonio Garcia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Ron Bartlett、D. M. Hemphill、Drew Kunin
《林肯》安迪·納爾遜、嘉里·瑞德斯托姆、Ronald Judkins
《007:大破天幕殺機》Scott Millan、Greg P. Russell、Stuart Wilson
最佳藝術指導
《林肯》道具設計:Rick Carter、布景:Jim Erickson
《安娜·卡列尼娜》道具設計:Sarah Greenwood、布景:Katie Spencer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道具設計:丹·漢納、布景:Ra Vincent、Simon Bright
《悲慘世界》道具設計:Eve Stewart、布景:Anna Lynch-Robinson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道具設計:戴維·葛羅普曼、布景:安娜·平諾克
最佳攝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克勞迪奧·米蘭達
《安娜·卡列尼娜》西穆斯·邁克加維
《被解放的姜戈》羅伯特·理查德森
《林肯》Janusz Kamiński
《007:大破天幕殺機》羅傑·狄金斯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希區柯克》霍華德·伯傑、Peter Montagna、Martin Samuel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Peter Swords King、Rick Findlater、塔米·萊恩
《悲慘世界》Lisa Westcott、Julie Dartnell
最佳服裝設計
《安娜-卡列尼娜》傑奎琳·杜蘭
《悲慘世界》Paco Delgado
《林肯》喬安娜·約翰斯頓
《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石岡瑛子
《白雪公主與獵人》柯琳·阿特伍德
最佳剪輯
《逃離德黑蘭》William Goldenber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蒂姆·史奎爾
《林肯》Michael Kahn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Jay Cassidy、Crispin Struthers
《刺殺本·拉登》Dylan Tichenor、William Goldenberg
最佳視覺效果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喬·萊特瑞、Eric Saindon、David Clayton、R. Christopher Whit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爾·凱斯滕豪佛、Guillaume Rocheron、Erik-Jan De Boer、Donald R. Elliott
《復仇者聯盟》詹尼克·薩斯、Jeff White、Guy Williams、Dan Sudick
《普羅米修斯》Richard Stammers、Trevor Wood、Charley Henley、Martin Hill
《白雪公主與獵人》Cedric Nicolas-Troyan、Philip Brennan、尼爾·科博爾德、Michael Dawson

頒獎表演嘉賓


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姓名角色
西德林·福克斯(Cedering Fox)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奧克塔維亞·斯賓塞頒發男配角獎
梅麗莎·麥卡西
保羅·路德
頒發動畫短片獎和動畫長片獎
瑞茜·威瑟斯彭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悲慘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南國野獸》
小羅伯特·唐尼
克里斯·埃文斯
塞繆爾·傑克遜
傑瑞米·雷納
馬克·魯法洛
頒發攝影獎和視覺效果獎
詹妮弗·安妮斯頓
查尼·泰坦
頒發服裝設計獎和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哈莉·貝瑞引出向“邦德50年”致敬的環節和歌曲“Goldfinger”的現場表演
傑米·福克斯
凱麗·華盛頓
頒發短片獎和紀錄短片獎
利亞姆·尼森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逃離德黑蘭》、《林肯》和《刺殺本·拉登》
本·阿弗萊克頒發紀錄片獎
傑西卡·查斯坦
珍妮佛·迦納
頒發外語片獎
約翰·特拉沃爾塔引出“過去十年音樂劇慶典”表演曲目
克里斯·潘恩
佐伊·索爾達娜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馬克·沃爾伯格
泰迪熊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輯獎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頒發女配角獎
霍克·科奇特別出場宣布建立電影學院博物館
桑德拉·布洛克頒發剪輯獎
詹妮弗·勞倫斯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Skyfall”的現場表演
妮可·基德曼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烏雲背後的幸福線》、《被解放的姜戈》和《愛》
丹尼爾·拉德克利夫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頒發藝術指導獎
薩爾瑪·海耶克引出奧斯卡榮譽獎和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頒獎片段
喬治·克魯尼引出紀念去世影人環節
理查·基爾
奎恩·拉提法
蕾妮·齊薇格
凱瑟琳·澤塔-瓊斯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的現場表演
頒發原創配樂獎和原創歌曲獎
頒發原著改編獎和原著劇本獎
邁克爾·道格拉斯
簡·方達
頒發導演獎
讓·杜雅爾丹頒發女主角獎
梅麗爾·斯特里普頒發男主角獎
傑克·尼科爾森
米歇爾·奧巴馬
頒發最佳影片獎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姓名角色表演
威廉·羅斯
音樂編排
指揮
管弦樂
塞思·麥克法蘭
威廉·夏特納
主持人
表演者
開場表演
塞思·麥克法蘭
洛杉磯男同性戀合唱團
表演者開場表演時的曲目“We Saw Your Boobs”
娜奧米·沃茨
查理茲·塞隆
詹妮弗·勞倫斯
客串在預先錄製好的鏡頭中亮相,對麥克法蘭表演的曲目“We Saw Your Boobs”作出反應
塞思·麥克法蘭
查寧·塔圖姆
查理茲·塞隆
表演者《搖擺樂時代》插曲“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塞思·麥克法蘭
丹尼爾·拉德克利夫
表演者
《腦洞大開》插曲“High Hopes”
《美女與野獸》插曲“Be Our Guest”
雪莉·貝西表演者在“邦德50年”致敬環節表演《007之金手指》插曲“Goldfinger”
凱瑟琳·澤塔-瓊斯表演者《芝加哥》插曲“All That Jazz”
詹妮弗·哈德森表演者《夢女孩》插曲“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薩曼莎·巴克斯
沙查·巴隆·科恩
海倫娜·博納姆·卡特
羅素·克勞
安妮·海瑟薇
休·傑克曼
埃迪·雷德梅尼
阿曼達·西耶弗里德
艾倫·特維特
表演者《悲慘世界》插曲“Suddenly”和“One Day More”
阿黛爾表演者《007:大破天幕殺機》插曲“Skyfall”
芭芭拉·史翠珊表演者在向馬文·哈姆利奇致敬的橋段演唱歌曲“The Way We Were”
諾拉·瓊斯表演者《泰迪熊》插曲“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
克里斯汀·肯諾恩斯
塞思·麥克法蘭
表演者在晚會結束時表演“Here's To The Losers”(意為《獻給失敗者》)

多項提名


以下15部作品獲得多項提名:
12項提名:《林肯》
11項提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8項提名:《悲慘世界》、《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7項提名:《逃離德黑蘭》
5項提名:《愛》、《被解放的迪亞戈》、《007:大破天幕殺機》、《刺殺本·拉登》
4項提名:《安娜·卡列尼娜》、《南方的野獸》
3項提名:《大師》、《霍比特人:意外旅程》
2項提名:《白雪公主與獵人》、《迫降航班》

多項獲獎


以下6部電影獲得多項大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數量電影 / 所獲獎項
4項獲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
3項獲獎
《逃離德黑蘭》(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
《悲慘世界》(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妝、最佳音響效果)
2項獲獎
《林肯》(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
《被解放的迪亞戈》(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
《007:大破天幕殺機》(最佳音響剪輯、最佳原創歌曲)

成就


頒獎典禮開始時,主持人調侃了《逃離德黑蘭》居然沒有得到導演獎提名,最終本片成功摘下最佳影片獎時,也讓其成為繼1989年的《為黛茜小姐開車》23年來首部未獲導演獎提名而成功斬獲最佳影片獎的電影;而奧地利電影《愛》則成為繼2000年的台灣電影《卧虎藏龍》12年來首部獲最佳影片和外語片獎兩項提名的電影;《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則是繼1981年的《赤色分子》31年來唯一一部獲得全部4項演員類獎項提名的電影,還是繼《百萬美元寶貝》8年來首部獲得最重要的5個獎項(即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編劇)提名的電影。
丹尼爾·戴·劉易斯成為歷史上首位3次獲男主角獎的演員,他前兩次獲獎分別是因1989年的同名小說改編傳記類型電影《我的左腳》獲第62屆學院獎男主角獎,因2007年的《血色將至》獲第80屆學院獎男主角獎。
《007:大破天幕殺機》同名主題曲“Skyfall”獲原創歌曲獎,這是歷史上首部獲得此獎項的007系列電影。
因《愛》獲女主角獎提名的埃曼努埃爾·里瓦成為歷史上最年長(85歲)的影后候選人;而因《南方的野獸》獲女主角獎提名的奎文贊妮·沃莉斯則以9歲而成為歷史上最年幼的影后候選人。另外,女主角獎得主珍妮弗·勞倫斯成為首位90年代后出生的影后,並且也是史上最年輕的(22歲)已獲兩次提名的女演員,她首次提名是因2010年的獨立製作小成本影片《冬天的骨頭》獲第83屆學院獎女主角獎提名。

專業評價


本屆晚會收到的媒體評價褒貶不一,其中一些較為負面。《娛樂周刊》專欄作家歐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批評主持人麥克法蘭過於注重製作噱頭,把好萊塢的種族、猶太人問題以及亞伯拉罕·林肯遇刺都拿來開玩笑。《華盛頓郵報》電視評論員漢克·斯圖弗(Hank Stuever)認為節目平凡無奇,“既沒有什麼極其糟糕之處,也沒有任何特別了不起的地方。”而在主持人表現方面,斯圖弗認為這個奧斯卡之夜讓人看到,麥克法蘭原來在獨角喜劇方面表現不過如此。HitFix網站電視欄目主編阿蘭·塞平沃爾(Alan Sepinwall)感嘆頒獎典禮總體上一團糟,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驚喜。他認為麥克法蘭時不時地有一些好段子,但總體上節奏把握欠佳,錯過了太多發揮的機會,讓這個夜晚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其他媒體對晚會的評價更為正面。《好萊塢報道》的蒂姆·古德曼(Tim Goodman)稱讚主持人的表現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自己感到驚喜。他指出,學院選擇在國際上還欠缺知名度的麥克法蘭來擔任主持人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並且稱讚了後者面對困難和挫折敢於迎頭而上的幹勁。《芝加哥論壇報》電視評論員尼娜·梅斯(Nina Metz)稱讚麥克法蘭“牢牢把握住了(節目的)進程”,並且晚會開場時所開的玩笑效果也恰到好處。美聯社評論員弗雷澤·摩爾(Frazier Moore)也表揚了麥克法蘭,稱他在主持ABC的這個奧斯卡之夜時向數量龐大的觀眾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多才多藝到有些離譜的藝人。

收視成績


本屆頒獎典禮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里平均有4038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提高了3%,而所有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則估計有7792萬。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據看,節目的表現也好過去年,吸引了24.47%的家庭收看,收視率達到35.65%。此外,節目也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中收穫了13.71%的收視率,達到6年來的新高。

紀念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本場晚會上的這一環節由男演員喬治·克魯尼引出。視頻片段採用的是作曲家約翰·巴瑞為電影《走出非洲》創作的主題音樂。片段結束時,芭芭拉·史翠珊演唱了同名電影插曲“The Way We Were”來向作曲家馬文·哈姆利奇致敬。視頻中紀念的人士如下:
歐內斯特·博格寧
石岡瑛子(Eiko Ishioka)
拉爾夫·麥克奎里(Ralph McQuarrie)
傑克·克盧格曼
西萊斯特·霍姆
亞當·佛契
邁克爾·克拉克·鄧肯
查爾斯·德恩
卡羅·蘭博蒂(Carlo Rambaldi)
厄蘭·約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
理查德·羅賓斯(Richard Robbins)
斯蒂芬·法蘭克福(Stephen Frankfurt)
哈里斯·薩維德斯(Harris Savides)
托尼諾·格拉(Tonino Guerra)
J·邁克爾·里瓦(J. Michael Riva)
烏魯·格羅斯柏爾(Ulu Grosbard)
赫伯特·羅姆(Herbert Lom)
布魯斯·蘇提斯(Bruce Surtees)
安德魯·薩里斯(Andrew Sarris)
喬治·A·鮑爾斯(George A. Bowers)
托尼·斯科特
西奧多·索德伯格(Theodore Soderberg)
洛伊絲·W·史密斯(Lois W. Smith)
傑弗里·G·阿默爾(Geoffrey G. Ammer)
尼爾·特拉維斯(Neil Travis)
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
約翰·D·勞里(John D. Lowry)
哈爾·大衛(Hal David)
諾拉·艾芙隆
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
傑克·艾伯茨(Jake Eberts)
邁克爾·科胡特(Michael Kohut)
弗蘭克·皮爾森(Frank Pierson)
克利斯·馬克(Chris Marker)
查爾斯·C·沃什伯恩(Charles C. Washburn)
雷·布萊德伯里
理查德·羅德尼·貝內特(Richard Rodney Bennett)
羅伯特·B·謝爾曼(Robert B. Sherman)
理查德·D·扎努克
馬修·尤里賽奇(Matthew Yuricich)
馬文·哈姆利奇

歷屆影片


第87屆《鳥人》
第86屆《為奴十二年》
第85屆《逃離德黑蘭》
第84屆《藝術家》
第83屆《國王的演講》
第82屆《拆彈部隊》
第81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第80屆《老無所依》
第79屆《無間道風雲》
第78屆《撞車》
第77屆《百萬美元寶貝》
第76屆《指環王3》
第75屆《芝加哥》
第74屆《美麗心靈》
第73屆《角鬥士》
第72屆《美國麗人》
第71屆《莎翁情史》
第70屆《泰坦尼克號》
第69屆《英國病人》
第68屆《勇敢的心》
第67屆《阿甘正傳》
第66屆《辛德勒名單》
第65屆《不可饒恕》
第64屆《沉默的羔羊》
第63屆《與狼共舞》
第62屆《為戴西小姐開車》
第61屆《雨人》
第60屆《末代皇帝》
第59屆《野戰排》
第58屆《走出非洲》
第57屆《莫扎特》
第56屆《母女情深》
第55屆《甘地傳》
第54屆《烈火戰車》
第53屆《普通人》
第52屆《克萊默夫婦》
第51屆《獵鹿人》
第50屆《安妮。霍爾》
第49屆《洛奇》
第48屆《飛越瘋人院》
第47屆《教父2》
第46屆《騙中騙》
第45屆《教父》
第44屆《法國販毒網》
第43屆《巴頓將軍》
第42屆《午夜牛郎》
第41屆《霧都孤兒》
第40屆《炎熱的夜晚》
第39屆《日月精忠》
第38屆《音樂之聲》
第37屆《窈窕淑女》
第36屆《湯姆.瓊斯》
第35屆《阿拉伯的勞倫斯》
第34屆《西區故事》
第33屆《公寓春光》
第32屆《賓虛》
第31屆《金粉世界》
第30屆《桂河大橋》
第29屆《環遊世界八十天》
第28屆《馬蒂》
第27屆《碼頭風雲》
第26屆《亂世忠魂》
第25屆《戲王之王》
第24屆《花都艷舞》
第23屆《彗星美人》
第22屆《一代奸雄》
第21屆《哈姆雷特》
第20屆《君子協定》
第19屆《黃金時代》
第18屆《失去的周末》
第17屆《與我同行》
第16屆《卡薩布蘭卡》
第15屆《忠勇之家》
第14屆《翡翠谷》
第13屆《蝴蝶夢》
第12屆《亂世佳人》
第11屆《浮生若夢》
第10屆《左拉傳》
第09屆《歌舞大王齊格飛》
第08屆《叛艦喋血記》
第07屆《一夜風流》
第06屆《亂世春秋》
第05屆《大飯店》
第04屆《壯志千秋》
第03屆《西線無戰事》
第02屆《百老匯的旋律》
第01屆《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