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

詞語

扶梯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fú tī,指樓梯邊帶有扶手護欄。在方言中也指登高用梯。語出《花月痕》第八回:“不知不覺,已走到後面閣上第三層扶梯了。”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1) [staircase]∶樓梯邊帶有扶手護欄。
(2) [ladder] 〈方〉∶登高用梯。

引證解釋

指有扶手的樓梯。
《花月痕》第八回:“不知不覺,已走到後面閣上第三層扶梯了。”《老殘遊記》第一回:“各人照樣辦了,又都帶了千里鏡,攜了毯子,由後面扶梯曲折上去。”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灶披間向左,是上樓去的扶梯。”

基本含義


扶梯或自動行人電梯、扶手電筒梯、電扶梯,是一種以運輸帶方式運送行人的運輸工具。扶梯一般是斜置。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動行走的梯級,便會自動被帶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級會一路保持水平。扶梯在兩旁設有跟梯級同步移動的扶手,供使用者扶握。扶梯可以是永遠向一個方向行走,但多數都可以根據時間、人流等需要,由管理人員控制行走方向。另一種和電動扶梯十分類似的行人運輸工具,是自動人行道(Automatic Sidewalk)。兩者的分別主要是自動行人道是沒有梯級的;多數只會在平地上行走,或是稍微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