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朝陽還上元

送冷朝陽還上元

《送冷朝陽還上元》是唐代詩人韓翃的作品。此詩為冷朝陽進士及第歸家省親的送別詩,首聯敘行色,頷聯用典故恭維友人,頸聯遙想沿途景色,尾聯抒寫兩地相思。在韓翃大量的送別詩中,此詩算是其蕭疏之詩風的代表作。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首聯寫冷朝陽進士及第乘船歸家省親。冷朝陽金榜題名,衣錦還鄉,得拜家慶,其春風得意不在馬蹄,而在烏榜,故刻意寫歸舟,舟飾以“青絲”,又稱其為“木蘭船,正為襯托其得意之狀,烘托氣氛。
頷聯遙想冷朝陽歸家省親的沿途景色。落日歸舟,景色多麼誘入,正與冷朝陽金榜題名相照。寫到“秋風氣”,“白門”,則是點明送別的時節和友人所去之地。古有摘柳送別之俗。故詩人特意寫到了“疏柳”,“疏”字照應“秋”,而“柳”又暗承題之“送”別。可謂銜接緊密構思奇巧。
頸聯短短十四字,描繪出“橋”、“市”、“林”、“山”、“湖”、“寺”共六種景向。其筆力可謂深厚,而冠以“小”、“野”、“平”等字眼,則襯托出了詩人所送之人的高雅。
尾聯抒寫別後兩地相思之情。“夢”中與君“攜手”同游,可見感情之真切,而“夢”之前著一“寒”字,可見別後之凄涼,反襯相思之苦,友情之深厚、濃郁。

名家評論

金聖嘆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評價此詩:“看他將異樣妙筆,只從自己眼中畫出一船。只畫一船者,便是從船中畫出一冷朝陽,從冷朝陽心頭,畫出無限快活也。”
蔣寅在《大曆詩人研究》中評論此詩:“情緒是散淡的,喜未盡歡,思不致愁,只是淡淡的惆悵和眷戀;結構的散淡的,四聯之間聯繫鬆散,情景平列展開,沒有波折起伏;遣詞造句也是散淡的,字句平易,少用典故,節奏平滑而舒緩,全詩給人的感覺,恰像詩中描寫的‘秋風疏柳白門前’這樣一幅圖畫,蕭散、疏朗又明晰清新。”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餞別之作,作於大曆四年(公元769年)。金陵人冷朝陽登進士第,不待授官,即歸金陵,意即上元省親,韓翃、李端錢起、李嘉祐等為之餞行,賦詩贈別。

作者簡介


韓翃(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天寶十三載(754年)進士及第。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大曆(766—779)後期,先後入汴宋、宣武節度使幕府為從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賞識其“春城無處不飛花”一詩,任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其詩多送行贈別之作,善寫離人旅途景色,發調警拔,節奏琅然,但乏情思,亦無深致。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明人有《韓君平集》。《全唐詩》僅存詩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