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蕭乾所著散文
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一景,緩緩追憶的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幻想,讓人體會到生活中蘊含的濃郁的情趣。本文選自《北京城雜憶》。
蕭乾,原名蕭炳乾(1910-1999),蒙古族,他的筆名為塔塔木林、佟荔。生於北京。蕭乾先生是有重大國際影響的作家,我國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曾是世界二戰期間西歐戰場唯一一位中國戰地記者。1995年中國作家協會授予他"抗戰勝利者作家紀念碑"。曾出版400多萬字中文著作和多種英文著作,並翻譯多種英文著作。他一生曾寫下大量的回憶錄、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和譯作,著有專著《籬下集》、《北京城雜憶》、《書評研究》、《紅毛長談》、《栗子》、《落日》,《人生採訪》、《一本褪色的相冊》、《蕭乾創作回憶錄》、《未帶地圖的旅人》、《蕭乾選集》(10卷),譯著長篇小說《好兵帥克》等。譯著詩劇《培爾·金特》獲1986年挪威王國政府國家勳章,散文集,《北京城雜憶》獲中國首屆散文獎,《倘若我是日本人》獲1996年雪津杯雜文徵文一等獎,《抗老哲學》獲1998年雜文一等獎。在80多歲高齡時,他還與夫人文潔若合作翻譯了“最難懂的巨著”愛爾蘭小說家喬尹斯的《尤里西斯》,獲全國第二屆優秀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令世人矚目、驚嘆。晚年的蕭乾,勤奮筆耕,寫了大量散文、筆記、隨筆、回憶錄等作品,同時,作為一位有影響的文化戰士,他還幾次出國參加國際作家聚會。評論界一致認為,蕭乾的作品,真誠坦蕩,深邃警醒,讀來發人深省,耐人尋味。蕭乾是一位用“心”寫作的人。而他自己則認為,自己這輩子的處事原則之一,就是講真話。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國詩人奧斯伯特·斯提維爾寫過一篇《北京的聲與色》,把當時走街串巷的小販用以招徠顧客而做出的種種音響形容成街頭管弦樂隊,並還分別列舉了哪是管樂、弦樂和打擊樂器。他特別喜歡聽串街的理髮師(“剃頭的”)手裡那把鉗形鐵鉉。用鐵板從中間一抽,就會“刺啦”一聲發出帶點顫巍的金屬聲響,認為很像西洋樂師們用的定音叉。此外,布販子手裡的撥啷鼓和珠寶玉石收購商打的小鼓,也都給他以快感。當然還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長號。他驚奇的是,每一樂器,各代表一種行當。而坐在家裡的主婦一聽,就准知道街上過的什麼商販。
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
聽過相聲《賣布頭》或《改行》的,都不免會佩服當年那些叫賣者的本事。得氣力足,嗓子脆,口齒伶俐,咬字清楚,還要會現編詞兒,腦子快,能隨機應變。
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衚衕里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
大清早過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後是賣青菜和賣花兒的,講究把挑子上的貨品一樣不漏地都唱出來,用一副好嗓子招徠顧客。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
“餛飩喂——開鍋!”這是特別給開夜車的或賭家們備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湯圓。在北京,都說“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其實,餛飩挑子也一樣。一頭兒是一串小抽屜,裡頭放著各種半製成的原料:皮兒、餡兒和佐料兒,另一頭是一口湯鍋。火門一打,鍋里的水就沸騰起來。餛飩不但當面煮,還講究現吃現包。講究皮要薄,餡兒要大。
從吆喝來說,我更喜歡賣硬面餑餑的:聲音厚實,詞兒樸素,就一聲“硬面——餑餑”,光宣布賣的是什麼,一點也不吹噓什麼。
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還有唱話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聲機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劇或大鼓。我也聽過一張不說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張片子從頭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討厭勝利公司那個商標了:一隻狗蹲坐在大喇叭前頭,支棱著耳朵在聽唱片。那簡直是罵人。
那時夜裡還經常過敲小鈸的盲人,大概那也屬於打擊樂吧。“算靈卦!”我心想:“怎麼不先替你自己算算!”還有過乞丐。至今我還記得一個乞丐叫得多麼凄厲動人。他幾乎全部用顫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爺——太(哎)太”,過好一會兒,(好像餓得接不上氣兒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
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里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麼沒在我肚子里變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製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該賣“樹熟的秋海棠”了。賣柿子的吆喝有簡繁兩種。簡的只一聲“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實滿夠了。可那時小販都想賣弄一下嗓門兒,所以有的賣柿子的不但詞兒編得熱鬧,還賣弄一通唱腔。最起碼也得像歌劇里那種半說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蘆兒--剛蘸得”就出場了。那時,北京比現下冷多了。我上學時鼻涕眼淚總凍成冰。只要兜里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哇真熱乎”,就非買上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吃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著法兒吸引顧客。比如賣一種用秫秸稈製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藝兒賽活的。”有的吆喝告訴你製作的過程,如城廂里常賣的一種近似燒賣的吃食,就介紹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也有簡單些的,如“鹵煮喂,炸豆腐喲”。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兒的白薯”或“蘿蔔賽過梨”。“葫蘆兒--冰塔兒”既簡潔又生動,兩個字就把葫蘆(不管是山楂、荸薺還是山藥豆的)形容得晶瑩可人。賣山裡紅(山楂)的靠戲劇性來吸引人,“就剩兩掛啦”。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的紫紅色果子。
有的小販吆喝起來聲音細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也許由於小時人家告訴我賣荷葉糕的是“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我特別害怕。他先尖聲尖氣地喊一聲“一包糖來”,然後放低至少八度,來一聲“荷葉糕”。這麼叫法的還有個賣蕎麥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後“喲”了一聲,把我嚇了個馬趴。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
特別出色的是那種合轍押韻的吆喝。我在小說《鄧山東》里寫的那個賣炸食的確有其人,至於他替學生挨打,那純是我瞎編的。有個賣蘿蔔的這麼吆喝:“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大”就是一個銅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老太太(那個)真行好,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裡瞧(那麼)西屋裡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現在北京城倒還剩一種吆喝,就是“冰棍——三分勒”。語氣間像是五分的減成三分了,其實就是三分一根兒,
可見這種帶戲劇性的叫賣藝術並沒失傳。
吆喝[蕭乾所著散文]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用來評價蕭乾的《吆喝》一文再恰當不過了。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商販的吆喝聲,這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人的音樂。尤其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一切都深深烙進心靈深處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
吆喝也是一種文化。對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對文化的賞析。街頭叫賣聲,其實也包含著創造的成分,清純悠揚的叫賣聲似乎還包含著創作者的個性:有樸素的有華麗的。具有不同的風格:有簡的有繁的;有寫實的,有誇張的……
在結構安排上,本文也頗有獨到之處。
在老北京,各種各樣的吆喝聲隨處可聞,五花八門,但作者介紹起來卻有條有理,絲毫不亂。作者介紹這些吆喝時遵循了什麼樣的思路呢?
文章第4段實際上是個總領段落:“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衚衕里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一句從兩個方面為全文立下了“主腦”。一是“從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按“從早到晚”的順序,作者介紹了“大清早賣早點的……然後是賣青菜和賣花的……白天就更熱鬧了……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
按“一年四季”順序,作者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種不絕於耳的吆喝聲。
最後,作者又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容、聲調變化、音韻節奏,使讀者對這吆喝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經過作者如此一梳理,紛紜雜亂的各種吆喝聲頓時“秩序井然”,文章的思路就顯得十分清晰了。
1.為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
在這一部分只介紹了“賣餛飩、賣硬面餑餑、算卦、乞討者、賣柿子、賣糖葫蘆等多種吆喝聲,其餘的都只簡單介紹賣什麼。因為各種吆喝實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無必要一一介紹,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賣者,讀者自然能夠體味到此起彼伏“沒個停”的叫賣聲。因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舉這種種叫賣聲幾乎沒有可能。於是,作者只有擇其要者加以簡介。同時在最後四段對種種吆喝做了一番歸類概括的工作。
這實際上就是對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
如何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的事物?本文為我們做出了示範。
2.本文十分注意語段的銜接過渡,找出這些語句,看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
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
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
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
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敘述介紹自此開始退讓為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3.為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寫實的成分較多。因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對賣荷葉糕的吆喝“特別害怕”。所以,當有人在背後突然發一聲喊,自然很可能會“嚇了個馬趴”。
當然,作者在文中也有一些幽默調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風趣。
也許,當初這一聲“喲”在兒童內心確實是一種驚恐,引來一陣顫慄,但事過多年後,作為成人的作者回憶起來,便只剩下有趣和懷念。
1、默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著北京的吆喝聲介紹了什麼,他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揣摩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作者介紹了北京的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作者在介紹這些吆喝聲時總體上是充滿了懷念之情的,那種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那種至今想來仍忍俊不禁的情態也流露在字裡行間。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出幾例,仔細讀一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這是口語活動設計。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的體驗。教師在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上都應該做些指導。
非北京地區,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觀摩影視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模仿、表演。
3、吆喝其實是一種廣告,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類廣告在逐漸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自有其獨特的魅力,應該注意搶救。不妨把家鄉的吆喝,或者類似吆喝的文化遺產記錄下來,為搶救工作做點貢獻。
本題具有研究性學習性質,要求學生走向社會進行調查、記錄等工作,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對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可以將本題與單元綜合性學習 《到民間採風去》結合起來完成。
如今的中學生對於“吆喝”是相當陌生的,這就為教學帶來了難度。為此,教師可以藉助錄音、錄像等媒體使增加學生對“吆喝”的了解,使學生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認識。教師還可以根據當地條件,要求學生到集市上搜集、調查、整理當地的種種“吆喝”,既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又可藉此開展語文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
本文內容貼近生活,文字也不艱深。教師基本上可放手讓學生自讀,在自讀後由學生質疑提問,師生共同解決。主要研討內容如下:
1.指導學生分析把握文章的結構
2.指導學生體驗作者在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表達手法
本文內容貼近生活,生動有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本文之後,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加深學生對吆喝的認識和興趣。例如,可以要求學生編寫“劇本”,把各種“吆喝”融入到劇情當中;可以要求學生仿寫相聲,直接模仿各種“吆喝”,使學生在歡笑聲中深切體會到“吆喝”的韻味;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吆喝”的種類,研究“吆喝”的規律、特點及其價值,探討“吆喝”聲中所包含的民風民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