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平
中國寫意畫家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書法家。原名揆,字諧伯,后慕南田惲格惲壽平遂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協理事,北京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
董壽平早期粉梅
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出身詩書世家。董家收藏文物書畫甚多,海外聞名。。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榮獲“富士美術獎章”
董壽平作品
1927年後自學書法、繪畫,因慕清初畫家惲壽平之品德,遂改名壽平。
1931年始以賣畫為生。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攜家去西安,後到成都,得四川文豪林山腴賞識,為之延譽,於成都舉辦第一次個展。
1939年遷居四川省灌縣都江堰玉壘關,在那裡居住了12年,在四川各地舉辦多次個展。
1941年將畫展所得之款捐獻支援抗戰。
1950年重返京華,任榮寶齋編輯。
1952年將所藏全部圖書捐獻山西省博物館。
1956年沿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線寫生,創作了《長征》畫卷。
1979年、1983年、1985年應邀三渡以榮寶齋顧問身份去日本,並在東京藝術大學講學,作畫示範,並在東京等地舉辦個人水墨畫展覽。榮獲“富士美術獎章”。
董壽平善畫梅竹,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寫竹時筆墨簡練,堅挺軒昂,構圖空靈,以書法為之,渾厚古樸。所寫墨松富有生活氣息,筆墨蒼勁,繁簡相宜。山水畫卷則多以黃山奇峰老松為題材,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氣韻的統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國內除“董壽平紀念館”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術館也都藏有董壽平作品。他的書法藝術富有個性,蒼勁剛健、古樸瀟灑、神形兼備、氣度豪放,顯示出了他那高尚的精神境界、淵博的學知和剛正不阿、胸懷坦蕩的品德。所以,他的作品布局章法富有哲理,蘊含著深邃的東方傳統哲學理念。他能夠將諸如乾濕、疏密、長短、濃淡種種對立的矛盾有機地統一起來,和諧地表現在一幅作品中,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畫竹的過程就是如何將具象美與抽象美和諧統一的過程,也就是畫家本身與所畫之竹融為一體的過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入畫竹、竹化人。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和美學理念成為董壽平作品鮮明的特徵。
董壽平於1997年逝世。
祖父董之煥為清翰林。
董壽平參觀畫展
生前六十多年間,他參加各種義務展覽、筆會、慈善、賑災活動,捐獻字、畫數不勝數。最偉大的莫過於他的赤子愛國心。
1941年他將在四川畫展所得之款捐獻支援抗戰。晚年期間,全國僑聯副主席陳彬藩,為弘揚茶文化常請他作畫,多是墨跡未乾就匆匆拿上走了,董壽平不但不煩,反而覺得開心,非常讚許陳氏的這種風風火火的作風。
1994年,華南發生百年不遇的水災,香港《大公報》等六個單位發起名家書畫賑災義賣會,董壽平聞悉后,畫了一幅四尺墨竹《風雨勁竹》捐獻義賣。
董老一直熱愛和關心家鄉文化事業的發展。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先後兩次向山西省博物館捐贈了祖傳的古代珍貴字畫數十件。其中有明清冊頁,明代萬曆年間朝鮮畫家李灘隱畫的墨絹本《赤金竹》,及清代畫家為他的高祖董霽堂畫的《撫膝肄書圖》、《漢書下酒圖》等。
1983年,他再一次向家鄉捐獻自己創作的精品書畫200幅。他的家鄉為紀念董壽平的藝術成就,在山西省太原市有關部門與日本友人的大力合作下,在太原市郊名勝古迹--晉祠公園內,建成一座長期收藏和展覽董壽平作品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