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市屬重點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ZhanjiangNo.2MiddleSchool),簡稱“湛江市二中(ZJEZ)”,是湛江市屬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中學、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徠校最早起源於約1901年法國人在東營(今坡頭)創辦的安碧沙羅學校;1950年後由數校合併定名為湛江市第二中學;2008年7月,學校接收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湛江市二中海東小學為二級單位;2007年與湛江二中港城中學、2014年與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合作辦學。

據2021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300多畝;有在職教職工540多人;截至2015年6月,學校有在校生6000多人。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02-1905年,學校前身安碧莎羅學校和志成中學、益智中學、湖光中學、麻斜中學等學校創辦。
● 安碧莎羅學校
約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學校前身法語訓練班創建。
約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更名為安碧莎羅學校,校址遷往今坡頭。
約宣統三年(1911年),學校校址遷往西營,即霞山。
民國18年(1929年),學校更名為法華小學;后更名為法華學校,辦初中。
民國24年(1935年),停辦初中。
民國34年(1945年),更名湛江市市立第一小學,校址在市二中霞山校區。
● 私立益智中學
學校前身是薈英祠,原是一封建式祠堂。
民國12年(1923年),組建私立益智學校,校址今市一小。
民國15年(1926年),更名為私立益智中學,開辦初中。
民國28年(1939年),學校開辦高中,校址今麻章區湖光岩。
民國34年(1945年)底,更名為中正中學。
民國35年(1946年)秋,更名為私立益智小學。
民國36年(1947年)秋,更名為私立益智中學,開設初中。
1949年秋,開設高中。
● 私立志成中學
民國34年(1945年),學校前身私立志成小學創建。
民國35年(1946年),更名為私立志成中學,校址民享路尾四十間;后更名為正義中學。
● 湖光中學
民國34年(1945年),學校前身私立益智中學創建。
約民國35年(1946年),更名為中正中學。
1950年,更名為湖光中學。
● 私立麻斜中學
約1949年,學校創建。

合併建校

1950年10月,由已在現址的市立一小、正義中學兩所學校校長受政府委派接收私立中正中學,亦遷入現址,改名湛江市第二中學。
1951年至1953年,麻斜中學和益智中學先後併入。
1960年,學校被評為湛江市重點中學。
1968年,學校高中部遷往錄塘,再遷三嶺山,立名湛江市工農學校,先後開辦平樂、新場農村分校。
“文化大革命”后,平樂、新場農村分校撤回。
1978年,學校再次被評為湛江市重點中學。
1997年,與湛江海洋大學合辦湛江海洋大學附屬中學(初中)。
2000年,湛江海洋大學附屬中學停招新生;同時,新自辦湛江市港城實驗中學(初中)。
2005年9月,學校高中部開始搬遷至位於開發區的新校區。
2007年,湛江市港城實驗中學併入湛江市第二中學;同年,創辦湛江二中港城中學。
2008年5月,學校被評為第一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同年7月,學校組建湛江二中教育集團。
2015年7月,學校高中部搬遷完成。
2018年9月,學校小學部正式開學。
2021年3月,學校入選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師資力量


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
歷年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的領導多次接見該校師生,並來校指導工作,對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給予充分的肯定。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奮鬥、熟悉教育、求實創新的集體。全校教職員1300多人,公辦教職工80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職稱教師220多人,碩士和研究生學歷教師270多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40多人,教師學歷全部達到國家要求。學校通過以校內培訓、分批選送深造等多種方式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先後湧現了一批以南粵教育工作者、南粵優秀教師和特級教師為代表的教學骨幹。學校堅持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學校管理嚴格,治學嚴謹,開拓進取,校風優良,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學校校訓


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
學校的校訓是"愛國,敬業,求實,創新",校風是"團結,勤奮,嚴謹,活潑",形成了"嚴,穩,活,新"的管理特色。學校構建教改五年規劃,提出了"分類推進,突出訓練,授予方法,提高能力"的教改總框架。

榮譽證書


學校現為唯一市屬重點中學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廣東省一級學校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國家級田徑傳統項目學校
全國讀書徠育人特色學校
全國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
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聘請外國專家資格單位
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等級學校
廣東省文明單位
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廣東省心理教育示範單位
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釋義:學校校徽為圓形,由紅、白、藍三色構成,上為紅色,中為二道白色,下為藍色。
校徽
校徽
● 校旗
校旗釋義:校旗由上至下為與校徽顏色一致的紅、白、藍三色旗幟。旗中心為白色部分的左側為二中校徽,右側上為單位全稱,右側下為相應的英文。
校旗
校旗
精神文化
● 校訓
愛國·敬業·求實·創新
● 校風
團結·勤奮·嚴謹·活潑
● 校歌
學校校歌為《振興中華做棟樑》
校歌沿革
時間歌詞簡譜
益智中學校歌
(1924年)
大哉我益智學校,學制新兮科學好,此間修業皆英豪,唯廣州灣教育基礎兮程度高。
吾求知識增益,光陰惜惜惜,精神奮奮奮,德育智育體育勵同群。
學業進進進,名譽升升升,人材濟濟為本校之光榮。
——
志成中學校歌
(1946年?)
正義中學校歌
(1947年?)
志(正)成(義)校址乘風來,遠離市塵不染埃。
為民前鋒而設教,春風化雨育英才。
祈至志(正)成(義),為國育才,發揚光大,有望將來,吾齊同學勉乎哉!
——
湛江二中校歌
(1981年)
南海之濱,港城湛江,我們的校園花競放。
全面發展,因材施教,一代新人在成長。
尊師重道,敬業樂群,革命校風大發揚。
振興中華,造福人類,共產主義是理想。
創業攻關,任重道遠,莫負韶華好時光。
園丁勤勞,新苗茁壯,春風桃李永芬芳。
——
振興中華做棟樑
(1995年)
南海之濱港城湛江,我們二中花競放。
全面發展三個面向,指引我們向前方。
啊 團結勤奮嚴謹活潑 團結、勤奮、嚴謹、活潑,
莫負朝華好時光,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啊 愛國愛國敬業敬業
愛國敬業求實創新
振興中華 振興中華作棟樑
校歌
校歌

辦學特色


該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優秀+特長”的辦學特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特色教學,是省市知名的藝術、體育、學科競賽及社團活動強校。歷代前賢,艱苦創業,他們秉承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的傳統,把對教育的熱情灑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我們的學生,在田徑、跆拳道、柔道、游泳、書法、繪畫、合唱、器樂、舞蹈等項目的國家級比賽中,屢獲殊榮。多年以來,該校也為國家愛輸送了一大批的體育、藝術人才。學校確立“質量、服務、品牌、競爭”為辦學理念,提出“品牌立校、依典辦校、民主治校、文化育校、科研興校”管理理念,提出“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質量理念和“善待學生的認知高度”的德育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高。學校注重全面發展,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創新教育競賽活動。高考“三線”上線率居全市前列,培養出廣東省高考總分或單科狀元38人次,多次被評為“湛江市高考特等獎”單位。學校設施設備先進,教學儀器場館按照國家級示範高中標準配置,學生宿舍、食堂、教室、辦公用房全部安裝了空調,多次承擔省市各級重大賽事或研討交流活動。2015年,湛江舉行的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中,我校獨力承擔了青少年競技組射擊、學校組籃球、足球、學校體育組科學論文報告會四項比賽工作。

合作交流


為了開拓師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該校與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聖三一學校和俄羅斯莫斯科州謝爾普霍夫市十二中結為姊妹學校,與馬來西亞思特雅國際大學簽署了交流合作意向書,還與日本、法國、英國、美國、韓國以及越南等國文化教育界開展了友好交流。同時,海外交流提升,學校與台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簽署了交流協議,建立了與香港、澳門教育界的聯繫。國內校際交流也日益頻繁,先後與雷州白沙二中、四川省汶川龍溪鄉中心小學、貴州省荔波縣佳榮中學結成了幫扶對子。

辦學成果


長期以來學校嚴格管理常規教學,認真貫徹湛江市教委"精神,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八字教學要求,大力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在"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基礎上提出並實施分層教學。這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實踐證明,分層教學促進了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2002年高考學校喜獲大豐收:高考總分800分以上有5名同學共7人次,其中一人以高考總分90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榮獲廣東省高考狀元。另一人以高考總分892分的優異成績並列廣東省高考第二名。考取重點大學190人,上線率31.3%;本科院校線以上374人,上線率61.2%;省高等專科院校線以上492人,上線率80.5%;第四錄取線以上575人,上線率94.1%;市專科以上577人,上線率95.4%。重點大學、本科院校和省專科線的上線率榮獲全市第一。學校還確立了"科研促教"的戰略思想,以電教科研為龍頭,積極開展教育科研立項研究活動。學校擁有中央電教館、廣東省電教館總課題的子題目各一個。
2013屆高三文漢強、施運豪分別榮獲理、文科高考總分(不含政策性加分)全市第一。本科以上人數1775人,應屆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均為本市第一。高考總分600分以上233人,全市理科文科前10人中我校各佔3人。2014年高考總上線人數2176人,總上線率98%。李嘉雯同學和黃家熙同學分別以文科總分640分和理科總分669分進入湛江市文、理科總分前五名。楊雯殊同學文科綜合259分、英語科147分,均獲湛江市第一名。2015年高考重點率、本科率和高分層實現五年大跨越。總校考取重點線456人,本科線1543人,總分600分以上213人,增幅81%,其中650分以上23人,增幅183%。單科亮點閃耀,語文科130分以上32人,增幅191%,理科數學135分以上26人,增幅73%,肖晗微理科數學第一名,理科綜合250分以上156人,增幅350%。楊雅琳同學以文科總分633分進入湛江市前十名。海東中學重點完成率200%,本科完成率122%。港城中學本科上線人數增幅137%。崇文實驗學校補習班重點線本科線全線飄紅,重點人數從入學時的3人增加到55人,本科率達95.3%,周妙娣以文科630分成績進入湛江市十名。該校學生今年高考成績比他們去年高考成績平均提高74.5分,最高提高268分。
2016年高考一本上線756人,比去年增加300人,增幅65.8%(去年一本上線456人),占湛江市一本增加人數的三分之一。二本上線1925人,比去年增加382人,增幅24.8%(去年二本上線1543人)。二本上線增加人數全湛江市最多。理科上善班全部上一本線,平均614分,高出一本線106分。鄧欣濤同學674分,位列全市前五名,排在全省75名,已被清華大學錄取。文科上善班有4人超590分,據悉,湛江市文科590分以上8人,二中集團佔5人,佔全市62.5%。二中總校有4人,其中孫嘉藝同學595分,柯朋晶同學594分,排湛江市文科類第三名、第四名。單科高分突出,語文鄭嘉茹131分,理科數學許幗倩140分,英語孫嘉藝146分,理綜鄧欣濤285分。
此外,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一本、二本人數大幅增加,一本上線46人(補習前2人),增幅22倍。二本上線230人(補習前61人)增幅2.8倍。本科上線率高達95.8%。大面積提升分值,總平均提高了68.6分,最高提高了258分。江小婷同學596分,並列湛江市文科類第二名,單科成績突出,文科數學江小婷127分,英語許可欣144分,理科數學黃光源130分,均排湛江市前列。
湛江二中海東中學一本上線7人(完成目標140%),本科以上上線86人(100%完成目標),同比增長15%。
湛江二中港城中學本科上線總人數達29人,比去年增長53%,重本線有重大突破,100%完成指標。

教育


科學

學校每月刊出一期《教研動態》,每年編印《論文總結彙編》以及教研專集,形成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氣氛。課題研究是教研工作的重點,也是最重要的教研實踐活動。學校1996年分別向中央電教館和省電教館申報了生物、物理學科電化教育科研課題。經中央電教館審定,生物學科的《中學生電化教學系統要素切合研究》,被列為中央電教館"九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中小學電化教育促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總課題的子課題。學校也被確定為中央電教館電化教育試點學校。物理學科的《中學物理教育目標檢測題庫的建立和應用》被省電教館列為"九五"電教科研總課題《計算機軟體開發與適用》的子課題。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刻苦攻關,生物學科課題在1998年被中央電教館總課題小組、廣東省電教館課題組評為優秀子課題,還被推薦參加了全國子課題階段成果交流。

心理

學校在1998年就建立起了心理諮詢室,並且調入了心理諮詢教師,設置諮詢信箱和電話熱線,把學生的心理健康納入德育工作中來。舉辦心理素質教育講座,組織學生心理問題問卷調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出版《心理報》,這些紮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一些有心理偏差的同學得到及時的糾正和調整。針對高三部分學生的考試焦慮症,學校心理諮詢室還特邀心理專家來校作報告,深受學生們的歡迎。此外,學校還重點抓了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使學生在接受教育。學校團委連年被評為湛江市先進團委、紅旗團委。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湛江市二中是湛江第一批"雙優"(優美的校園、優良的校風)學校。

思想

同時,學校物理課題研究氏族構建的題庫模式及自製的教學軟體,也受到了省電教館的高度評價。學校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堅持不懈抓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學校通過認真組織讀書活動,積極開展創"優美課室,優良班規"為主的創"雙優"活動,樹立優秀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標兵,狠抓後進生轉化工作,不斷強化校風建設,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進一步拓寬杜宇渠道,充實德育內容。學校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及學校陣地的德育功能,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教學中去。結合國家大事和社會上的熱點問題,開展生動活潑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充分利用學校先有設施和現代化教育手段,播放愛國主義教育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過舉辦家長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家訪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繫,發揮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網路的作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另一特色。

學校成就


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僅教學成績不斷提高,高考,中考連創佳績,學校升入重點大學和本科院校學生逐年提高,近十年有2人次總分為全省第一名,有40人次單科為全省第一名,在其它方面了碩果累累。學校是廣東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體育成績驕人。在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健兒叱吒風雲,連續兩屆勇奪金牌第一,連續五次被評為體育道德風尚獎運動隊,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學校自1984年以來,向國家輸送了優秀運動員共95人,其中包括世界帆板冠軍、奧運金牌得主張小東。亞運會(400米、4*400米)兩面金牌得主李桂蓮以及亞運會水球冠軍李健雄、譚輝、袁卡其等。為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特長,學校還注意抓好課外活動,嚴格要求做到"五定位",即定時、定點、定內容、定經費、定輔導老師,並且還組織"新苗"文學社、書法組、學科興趣小組,以藝術教育熏陶學生。
在教育系統文藝匯演比賽中,學校節目屢獲市、省、國家獎勵。其中學生大合唱、日子琴演奏獲全國大獎,9幅美術、書法作品獲全國一等獎。學校通過開展"兩學會兩主動"的實踐活動,圍繞"學會做人,學會關心"這個主題,號召全校各班同學獨立設計內容和形式,通過辯論、模擬法庭、廚藝比賽等形式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提高了學生"主動適應,主動發展"的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在今年湛江市"兩學會,兩主動"論壇比賽中,學校高中代表隊獲二等獎,初中代表隊獲一等獎。

學校榮譽


簡介

良好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深入開展,學校年年有進步,教育教學成績驕人。湛江市二中,被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組譽為"是一所辦學方向明確、校園好、校園美、質量高、在社會上有較高聲望的學校。現為唯一市屬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國家級田徑傳統項目學校,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聘請外國專家資格單位,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心理教育示範單位,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廣東省平安校園,廣東省書香校園,湛江市文明單位、湛江市先進集體、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學校大事記,學校源自約1905年法國人創辦的安碧沙羅學校和共產黨人創辦的正義中學等五所學校。

獲得榮譽

195010月,經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湛江市第二中學。正義、湖光、麻斜和益智四所學校先後併入,王茀川為首任校長。
1951王茀川校長逝世,楊春華、程紹奕先後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
1954市委決定在學校建黨,該校4名師生被吸收入黨。學校成立教育工會。
1955市委教局副局長林莎兼任二中校長。
1956二中黨支部成立,劉傅科、林盛容先後任支部書記。程紹奕任校長。位於今民治路138號的初中部新校舍落成。
1957祝群任支部書記。
1958陳方亮任支部書記。大力開展勤工儉學活動。
1959學校開闢平樂農場,作為生產勞動教育基地。
1960學校被確定為湛江市重點中學。
196110月學校舉行首屆校慶活動。學校被評為市文教戰線先進集體。開始施行中學五年一貫制改革試驗。
1962位於今民治路134號高中新建教學大樓落成。
1963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認真貫徹《中學生守則》。
1965學校被評為文教戰線先進單位。學校運動隊榮獲廣東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基層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被迫停課。
196812月,高中部遷往菉塘,組建成工農中學。成立"二中革命委員會"。
1969學校正式複課。恢復高中招生。
1976粉碎"四人幫",師生人心大快。
1978市決定恢復市二中為市重點中學。
1979新建四層教學樓落成。初中部校址成了市教育局辦公地方。高考成績顯著,升學率為湛江地區第一。
1980程紹奕任校長。劉傅科任書記。
1981創製校服,創作校歌。第一幢教工宿舍樓落成。應屆生陸露(英語類)獲省高考狀元。
1982學校被評為省、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第一屆校代會召開。
1983地、市合併后,學校被定為新的湛江市重點中學。
1984學校被市委命名為"文明單位"。
19853月,學校被評為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9月,學校隆重慶祝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86林盛容任校長、黨支部書記。學校被省教廳、省體委命名為"田徑傳統項目學校"。該校校友在六運會中成績顯著,市授予該校"育才有方"錦旗。
1987廣東省首次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全校有27人被評為高級教師。58人評為一級教師。學校升格為副處級單位。該校學生李桂蓮、黃小紅獲全國中學生運動會金牌(4×100M項目)。
1988學校被國家教委、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是年,學校被評為湛江市"辦學成績顯著"的重點中學。
1989高考錄取率創歷史最高水平,為全市第一。禢若仲、呂昭華參加全國物理競賽獲省一等獎,並參加全國決賽雙雙被清華大學免試錄取。
199010月,隆重慶祝建校40周年,學校建成校史展覽室,出版紀念冊。
1991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單位。
1992梁楓任校長。第三幢教工宿舍樓落成。
1993該校與海軍38009部隊後勤部結為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單位。
1994高考囊括市理科前三名,文科第一名。
1995市教委副主任張鏡清任二中校長、黨支部書記。學校成立評估辦公室,並召開爭創省一級學校誓師大會。全面開展上等級學校準備工作。6月,被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
1996學校第六屆教代回召開,通過"1995年秋-2000年秋教學改革計劃"。7月,被評為省一級學校。學校成立黨總支,張鏡清任黨總支書記。學校向省電教館申報"中學物理教學目標檢測題庫的建立和應用"實驗研究課題。該校代表隊參加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第一,總分第二的好成績。蔡湛獲高考語900分。
1997向中央電教館申報"中學生物電化教學系統要素切合的研究"實驗研究課題,6月被審定通過。
1998"中學生物電化教學系統要素切合的研究"課題被中央電教館評為優秀項目;學校被授予課題研究優秀學校稱號。學校建成包括監控系統、閉路電視、廣播系統等的電化教育系統。
1999成立校黨委,張鏡清任黨委書記。大力進行教學改革,在高中實施分層教學試驗。學校舉辦第一屆"科技、藝術、體育節"。第七屆教代會召開。按省要求初中停止招生,高中擴招。該校代表隊參加省中學生運動會獲金牌第一,總分第三;李志平同學獲全國直轄市運動會二金一銅。高考市前三名,該校佔2名。
2000千兆校園網建成,並建有10間多媒體電教室和教師備課室、校長辦公系列,初步實現學校管理和教學手段現代化。新建成教工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慶祝建校50周年活動,並印製紀念章,出版紀念冊,辦新校史展覽、素質教育展覽。根據湛江市委999教育產業發展計劃,創辦湛江市港城實驗中學,陳鐵軍任校長。高考800分以上考生有6名。
2010年10月16日湛江市第二中學建校60周年

校區分佈


湛江二中現有六個校區,八個教學點,在校學生達1萬多人,近千名教職工。除湛江二中在開發區的總校區(新校區)外,還有其旗下五所分校:湛江二中霞山分校區(校本部)、位於坡頭區的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原南油高中和南油初中)、湛江市二中海東小學(原南油中心小學,又分三個辦學點)、位於開發區的湛江二中港城中學(民辦)、湛江二中崇文實驗中學(由湛江市崇文高級中學和湛江市第二中學聯手創辦)。今天,隨著六個校區按省教育廳要求如期開學,湛江二中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基本達到了新五年規劃提出的一項重點工作,已迅速發展成為湛江市基礎教育規模最大的學校。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校長楊耀明
黨委委員、副校長王駿、伍佑強、王淑麗、沈祁、李小鋒

學校介紹


校名: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二中總校區(新校區):廣東省湛江市開發區龍平北路2號
湛江二中霞山分校區(校本部):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民治路134號
其他校區:
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雞咀山路8號
湛江市二中海東小學: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南調路附近
湛江二中港城中學(民辦):廣東省湛江市開發區海景路208號
湛江二中崇文實驗中學: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湖光路36號
郵編:524006
校風:團結,勤奮,嚴謹,活潑
校訓:愛國,敬業,求實,創新
管理特色:嚴、穩、活、新
湛江市第二中學高中部位於湛江市開發區龍平北路湛江二中新校區,郵編524001
新校區佔地300畝,設施齊全,全封閉式的教育,校園景色優美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