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護

新型複合平衡植物生長調節劑

“碧護”是德國科學家依據自然界奇妙的植物化感(又稱異株克生)現象和生態生化學原理,歷時30年研究開發的純天然高科技生物產品。它含有天然植物內源激素、黃酮類物質氨基酸等30多種植物活性物質,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植物生長複合平衡調節系統”,從作物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成熟全過程均發揮綜合平衡調節作用,解決了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類產品功效作用單一、配合使用困難、調節作用不均衡、長勢和產量不協調、使用範圍和時間局限、影響產品品質等技術難題。

通過系統誘導作用,可激活植物的多重活性,使植物枝繁葉茂,根系發達,顯著提高植物抗逆性(凍害、乾旱、澇害、土壤板結、鹽鹼等)及抗病蟲害能力,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是一種新型複合平衡植物生長調節劑。

產品簡介


碧護是從植物體內產生的,而且能夠有合適途徑進入環境的植物化感物質,它與植物激素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植物激素是明確的物質,到目前為止植物激素只有吲哚乙酸(生長素)、赤霉素脫落酸細胞分裂素、乙烯五種化合物,多胺是否作為第六種植物激素,目前還在爭論和證實之中。目前所指和所應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很少是植物次生物質,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合成品,所以和植物化感物質是不同的。
碧護的原料植物來自有機種植園,該產品符合歐盟法規No.2092/91;美國農業部/NOP-Final規定;JAS日本有機農業標準等法規,符合生態有機農業需要,允許在有機農業中使用。碧護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於大田、經濟作物、果樹、蔬菜、食用菌、海藻、高爾夫球場和園林花卉,特別是有機農業生產等領域,以及預防和緩解藥害、肥害、凍害等自然災害。

作用機制


抗乾旱:乾旱情況下,作物施用碧護后能夠誘導產生大量的細胞分裂素和維生素E,並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從而確保較高的光合作用率。促進植物根系發育,誘導植物抵禦乾旱能力。抗旱節水可達30-50%以上
抗病害:誘導植物產生抗病相關蛋白和生化物質:如過氧化物酶、脂肪酸酶、β-1,3-葡聚糖酶、幾丁質酶,是植物應對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子侵入的應激產物,產生愈傷組織,使植物恢復正常生長,並增強植物抗病能力,對霜霉病疫病、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抗蟲機理:誘導植物產生茉莉酮酸,啟動的一種自身保護機制,能使害蟲更容易被其天敵消滅。
抗凍機理:作物施用碧護后,植物呼吸速率增強,提高植物活力,並能夠有效激活作物體內的甲殼素酶和蛋白酶,極大地提高氨基酸和甲殼素的含量,增加細胞膜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使之在低溫下能夠正常生長。可以預防、抵禦凍害。

使用方法


土壤處理:稀釋20000-30000倍灌根或噴施在植物周圍經疏鬆后的土壤表面。
葉面噴霧:
蔬菜、經濟作物、大田作物20000倍(3克/畝)葉面噴霧,第一次:2-5葉期或移栽定植后;第二次:上次施藥后20-30天;生育採收期長的可多噴2-3次。
果樹20000-30000倍(3克/畝)葉面噴霧,第一次:展葉期或2/3落花后;第二次:上次施藥后20-30天;生育採收期長的可多噴2-3次。
綠化樹木、草坪20000倍葉面噴霧,每隔30-45天噴一次。
花卉、鮮切花20000倍葉面噴霧。
森林、防護林飛機噴灑16公斤/公頃,20000-30000倍液。

注意事項


碧護使用效果主要取決於正確的畝用量,噴水量可根據作物不同生長期和當地用藥習慣適當調整。
碧護強壯植物,與氨基酸肥、腐植酸肥、有機肥配合使用增產效果更佳。
同殺蟲殺菌劑混用,幫助受害作物更快癒合及恢復活力,有增效作用。
請不要在雨前、天氣寒冷和中午高溫強光下噴施,會影響植物對碧護的吸收。
貯存在陰涼乾燥處,切忌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