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腸掛肚,漢語成語,拼音是qiān cháng guà dù,意思是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出自《冤家債主》。
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可怎生將俺孩兒一時勾去,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
牽腸掛肚
形容非常牽掛。
《
醒世恆言》卷一六:“為了你,日夜牽腸掛肚,廢寢忘餐。”
《
紅樓夢》二六回:“人家牽腸掛肚的等著,你且高樂去!也到底打發個人來給個信兒!”亦作“
懸腸掛肚”。
《
水滸傳》四二回:“宋江道:‘小可兄弟,只為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卧不安。’”亦作“
割肚牽腸”。
元·
王實甫《
西廂記》四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斷恩絕。”
《
三國演義》八七回:“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
孟獲所拘,今受驚唬。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門而望;若聽知陣敗,定然割肚牽腸,眼中流血。”亦作“
牽腸割肚”。
元·
貫雲石《鬥鵪鶉.佳偶》曲:“知心可腹,牽腸割肚,不枉了用工夫。”
朝思暮想、兒女情長、牽心掛腸、耿耿於懷、春樹暮雲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放心不下
他為異地求學的兒子牽腸掛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