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一中學

公立中學

佛山市第一中學(Foshan No.1 High School),簡稱佛山一中,是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是唯一直屬佛山市教育局管理的全寄宿高級中學。

佛山市第一中學前身為英國基督教中華循道會於1913年創辦的華英中學,1952年4月被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為“佛山中學”;1955年8月正式定名為“佛山市第一中學”。

截至2017年4月,佛山市第一中學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12.26萬平方米;有75個教學班(含3個西藏班),學生3200多人;教職工307人。

歷史沿革


華英中學時期
佛山華英中學是基督教中華循道會於1913年創辦。當時只收男生,稱為華英男校,校舍僅限於現在校園之西區。
1920年以後始逐漸向東擴展。
1925年中國先後爆發了反帝的“五卅”運動和“省港工人罷工運動”,同年六月,發生了英法帝國主義殘殺我國工人的廣州”沙基慘案”。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當時的中國政府實行“立案”制度,這期間華英停辦了三年。
1928年秋,局勢緩和,學校校董會復辦華英,由華英校友、后畢業於嶺南大學的李連枝出任第一個中國人的校長。
1914年,佛山循道會的英國人醫生晏惠霖的妻子怡和蓮自願捐款創辦女於學校,始創時就以“怡和蓮”為女校名,初時只有幼稚園(有三名兒童)、小學(只有五名學生),以後才逐年擴大招生。
1920年華英男校校長黎伯廉回英國度假時,籌款擴建男校校舍和籌備開辦華英女中。
1922年廣州教會學校淑正女中因種種原因辦不下去,英國人便將它搬遷來佛山。
1924年淑正女中和怡和蓮女校合併,改稱為華英女子中學。
1931年獲准立案,開始辦高中。
1935年,獲准立案成為完全中學。
1938年秋,日寇南侵,華英男、女校均遷往香港東涌灣等地,雖飄泊流離,師生仍堅持上課。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港九相繼淪陷,女校被迫停辦,男校搬到曲江,以英光小學作校址。
1942年在戰亂中複課,因校舍關係,此時男女合校上課,並在曲江一帶同時招收男女生。這時的華英男校和華英女校便實際上合併為“華英中學”了。抗戰勝利,華英遷回佛山原校址。
1946年11月正式複課,男、女校校舍合二為一使用。當時學生增至五百多人,教職工亦有五十人,第二學期復辦附屬小學,此時學校得到較大的發展。
1949年,新中國誕生,不少華英兒女響應祖國的號召參軍、參干,投身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隊伍。
1952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了華英中學,后華英中學與佛山中學合併,從此華英中學進入了另一發展時期。
佛山市第一中學時期
佛山市第一中學被定為省、地、市三級的重點中學。
“文革”期間,學校教學秩序混亂,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1978年,佛山一中恢復為省、地、市三級的重點中學。
1993年以來,佛山一中就獲得國家級榮譽或獎勵13項、省級榮譽或獎勵共計33項。
1997年,被授予“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7年,優質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驗收確認和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
2010年,被國家教育部授予“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第四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

教育教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14年5月,佛山市第一中學有專任教師254人,其中在職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4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8%。參加國家級和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和“骨幹教師”培訓的教育專家、名師近五十人,並擁有一大批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省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市優秀班主任。2005年以來,獲得省級及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有15人次。
榮譽稱號姓名
廣東省特級教師黃為華、餘光輝
廣東省優秀中學地理教師李志偉
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師鄭琳、李綺萍
廣東省中學體育工作優秀教師葉建光
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先進工作者馮靜儀
全國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李志英
南粵優秀教師冼志達、吳創峰、周富然
全國教育援藏先進個人賴建新
西藏自治區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張筠
以上參考

辦學規模

截至2017年4月,佛山市第一中學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12.26萬平方米;有75個教學班(含3個西藏班),學生3200多人。

硬體設施

佛山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第一中學
截至2017年4月,佛山市第一中學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10個,電腦室6個、階梯教室8個,數學實驗室、地理數字星球室各1個,藝術大樓一棟,現代體育中心、游泳館各一座,容納1200人的學術報告廳一個;率先在高中學校的每間教室安裝集投影、電腦、板書於一體的互動式液晶一體機;在教室外大走廊上安裝有觸摸屏電腦,學生課後可上網搜索知識和答案;配備有多功能演播中心。有一棟圖書館大樓,幾個自助圖書館,藏書量超過22萬冊,並配有一個140個座位的電子閱覽室,學生年閱讀量人均達56本。
學校建有現代化千兆以太校園網,每名教師配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多機一幕的多媒體教學平台進入所有教室,建有通用的多媒體電教室8個;有智能化的家校通電子服務系統。每間宿舍都配有空調、熱水系統、雙洗手間等生活設施。
(圖冊圖片來源於學校官網:)

教育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3年高考,該校2人理科,8人文科進入廣東省前100名,其中一同學以693分列廣東省文科總分第一名,獲得廣東省文科狀元。按原始分排名8人進入全是文理科總分前六名。上重點線該校人數724人,重點率72.8%,上本科線人數981人,本科率為98.6%,共12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10人被香港高校錄取。
2014年高考,佛山市第一中學普通高考考生佔全省的5.21%,成績上重點人數724人,重點率72.8%。 600分以上的考生卻佔了全省的10.48%,一本上線人數首次突破了600人。其中,2014年文理科狀元全部都是佛山一中的男生,而文科全市前三名也是被佛山一中所包攬。
2015年高考,佛山市第一中學成績上重點人數755人,重點率79.4%,佛山市文科總分前6名佛山市第一中學佔6人,分別是第1、2、4(2人並列)、6(2人並列)名;佛山市理科總分前6名該校佔3人,分別是第1、4、6名。
2016年高考,佛山市第一中學重點本科上線人數896人(含已被中大和華師錄取的體尖生2人、飛行員2人),上線率達87.5%;本科上線人數1015人,本科率達99.12 %。尖子生人數居全市之首,文理科進入全省總分前100名共5人。高分層人數在全市名列前茅,文科600分以上18人(全市共63人),理科600分以上139人(全市共611人),其中實驗班600分以上共有52人。共有4人獲得清華、北大加分,其中10班一同學成為全市唯一同時獲得清華、北大加40分的考生。
學科競賽
2015年12月,在佛山市舉行的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中組決賽中,該校高二級21位參賽選手有20位獲一等獎,1位獲二等獎,並包攬佛山市前三名,前11名該校有6位同學。
獲獎學生獲獎項目獲獎情況指導老師
羅從煥2011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廣東賽區)全國一等獎何歷程、譚江南、盧志常
唐頌、黃語嘉全國二等獎
陳威哲、李傑雄、李健華全國三等獎
陸子奇、李健華2011年第二十二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全國一等獎譚江南、何歷程、胡麗華
蔣一鴻、錢尉、唐頌等6人全國二等獎
黃德庄、羅卓思、蔣思靜等28人全國三等獎
羅從煥第二十八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廣東賽區)國家級一等獎----------------
程明慧、何合、陳威哲等5人國家級二等獎
鄒佳林、黃瀾、鄺恆坡等10人國家級三等獎
梁智昊、蔡耀軒、孔慶臻等4人2011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高一組)全國一等獎王飛、張道年
周明灝、鍾宜素、夏演然 等5人全國二等獎
謝逸純、於書棋、楊嘉坤等4人2011年廣東省生物聯賽和全國生物聯賽全國二等獎周志傑、冷晉川
葉紫彥、趙麗君、林韻等10人全國三等獎
劉舒韻、梁莉婷、周思涵等11人2011年全國中學生新課程英語語言能力競賽(高三年級組)全國一等獎張亞波、黃寧、班碧蘭、唐麗瓊、黃麗嫦、黃為華、周玉雲、包燕平、李志英、邵月萍
梁茜、孫倩敏、黎楚韻等等10人全國二等獎
何柳茵、黃超穎、梁櫻枝等13人全國三等獎
周宇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一等獎馬劍鋒、甘豐
林梓健、蔡日駿全國二等獎
張湛垚全國三等獎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素質競賽
1998年10月初中學生參加“全國第二屆中小學電子琴比賽”獲中學組合奏一等獎,獨奏二等獎。
2013年8月1日至8月4日,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總決賽,高三年級李懿獲一等獎,高三年級陳碧瑩、易迎港、黃炳霖、黃穎文獲二等獎,高三年級黃思哲、張朝楹,高二年級鄭詩琪、謝宛瑩、張壹慧獲三等獎。
2013年由共青團中央、語文報社主辦的“我的中國夢”全國中學生讀書徵文活動中,該校學生63人獲得國家級、省級各種獎項。
2015年5月1日,該校高一、高二級54名同學參加在中山大學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廣東賽區決賽。此次比賽,該校獲得一等獎3人,二等獎18人,三等獎33人。其中,榮獲一、二等獎的21名同學將晉級全國決賽。
姓名獲獎情況
丁毅國家二級運動員、2011年禪城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200米冠軍
陳結兒國家二級運動員、2011年禪城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100米欄、200米冠軍
鄭文迪2011年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錦標賽撐桿跳高第四名、2011年佛山市禪城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標槍冠軍
麥景達2010年12月26日的佛山市中學生定向運動錦標賽團體總分第一名;男子短距離賽第四名,男子百米賽第六名
宋珊2011年12月代表校合唱團參加廣東省首屆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獲金獎
譚婧2011年12月代表校合唱團參加廣東省首屆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獲金獎
獲獎學生獲獎項目獲獎情況指導老師
劉明洋、關文雯“文心雕龍杯”第四屆全國新課標寫作才藝大賽全國高中寫作組一等獎語文科級組
陳思穎、陳韻楊、王子君等6人全國高中寫作組二等獎
羅彩甜、羅萬州、陳碧桃等5人全國高中寫作組三等獎
馮文遠、吳彥琦2011年佛山市中學生作文大賽市級一等獎李存仁、湯燕海、龐珍、尹軍成、李群
劉楚欣、全曉欣、張穎欣等4人市級二等獎
黎楚韻、梁綺雯、黃穎文等5人市級三等獎
駱哲勤2011年廣東省第六屆中學生現場作文活動廣東省優秀作文二等獎尹軍成、何蘭英、張曉倩
許瑋瑜、王詩怡、蔡茜雯廣東省優秀作文三等獎
葉嘉漀、蘇淑賢、黃智瑩等4人第五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全國一等獎----------------
潘俏尹、陸佩瀅、林夢瑤等5人全國二等獎
崔寶琪、葉敏涓、楊雲天 等6人全國三等獎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教師成績
2012年10月李婉清、苑國英、譚永怡、符嫻妍、葉偉敏五位老師組成代表團代表佛山市教育系統參賽,在初賽中以461分的成績獲得第二名,也獲得了參加決賽的資格。在決賽中,五位參賽隊員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
佛山市2013年高中語文青年教師基本素養比賽中,高一語文備課組組長李頂華老師獲得了特等獎,匡欣老師、歐樂明老師、司徒美老師分別獲得了二等獎。
教師姓名獲獎情況
胡興啟佛山市中學物理教師命題比賽榮獲高中組二等獎
柯尊淦佛山市中學物理教師命題比賽榮獲高中組二等獎
潘彩珍2011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政治教師教學基本功現場說課比賽中榮獲個人一等獎
劉強2011年佛山市中小學生足球錦標賽中榮獲優秀教練員
王懷芳榮獲“幸福廣東”首屆廣東省青少年徵文大獎賽優秀指導老師獎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學校榮譽
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安全文明學校
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7年優質通過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信息化示範單位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教育援藏先進集體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操作標兵學校
(以上資料來源於:)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校徽
校徽
校徽
主圖案“鷹”,由“一中”兩個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Y”與“Z”組成,表示佛山一中的學生像展翅雄鷹、奮發向上。
深綠色的樹木圖案由幾個三角形套疊組成,背景襯托為淺綠色,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題,寓意佛山一中學生就像一顆顆小樹在和平、寧靜、幽美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校徽的外形是金色的五角形,象徵著佛山一中的學生要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全面發展。
校訓
上下求索,內美修能。
校歌
禪山屹屹 汾江綿綿 春風常駐美麗的校園
英才輩出 花開年年 天涯海角遍桃李爭妍
紫荊簇簇 人影翩翩 綠茵笑語又歌舞管弦
大好青春 難忘華年 共磋互礪更攀高履險
愛校尊師 勤學苦練 是我們的銘言
動靜分明 立志成才 是我們的信念
同學們 立足今日 走向明天
明天 明天 為祖國多做貢獻

學生社團

截至2014年5月,學校先後組建了40多個學生社團,並指定輔導教師,將學生社團活動課程化。其中JA經濟社、模擬聯合國、合唱團、舞蹈團、詠風演藝社、小蜜蜂協會等已經成為佛山市乃至廣東省知名的社團。佛山一中社團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奧賽培訓、學科拓展等方面。佛山一中將每周的星期二、三、四的第8節課作為學生的社團活動時間或是拓展課時間,並指定輔導教師,將學生社團活動課程化。

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黨委書記譚根林
黨委副書記曹澤華
紀檢書記劉保耀
副校長董國強、佘光輝、曾昭強
​參考:

知名校友


​冼星海​人民音樂家
​彭加木​地質學家
​龐雄飛​中科院院士
​黃本立​中科院院士
​葉選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孫錦雲​軍事專家少將軍銜
​梁紹棠​前任佛山市市長
​伍學宗​熱帶病學專家
​司徒漢​音樂指揮家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