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東
潘海東
徠潘海東( Pan Hai Dong , 1974年),曾任北京互動百科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亞商在線首席信息官。潘海東獲得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北京科技大學學士學位。2010年,當選中國北京數字科普協會理事。2011年3月9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青年領袖”名單,互動百科創始人兼 CEO 潘海東榜上有名。2016年2月3日,互動百科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2019年8月天眼查顯示互動百科法定代表人變更,潘海東退出互動百科。
潘海東
2006年5月,成功入選2006年AAMA“未來科技商業領袖搖籃計劃”。
2009年3月20日,獲“中關村2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
2010年,擔任北京數字科普協會理事,獲得201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領袖論壇傑出貢獻獎。
2011年3月9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青年領袖”名單,互動百科創始人兼CEO潘海東榜上有名。
2011年4月,擔任北京網路媒體協會理事。
2011年,擔任國家級特聘專家、2011年中關村十大海歸新星、北京海外高層次人才協會理事、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監督員。
2012年,擔任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理事、北京數字科普協會副理事長。
2013年,擔任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北京海淀信息服務業協會理事;
2015年,擔任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烏鎮)演講嘉賓;
2016年,擔任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2019年8月,北京互動百科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工商變成,作為創始人的潘海東退出。
1. 維客概念
潘海東和吉米·威爾士
2. 商業模式
維基百科啟發了一種新的網際網路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使得知識或信息系統不再是由社會上某一小部分人來創造、收集、加工和傳播,而是由所有人參與的行為。因此,只要技術系統構建完備,能夠通過豐富的內容與形式積聚人氣,就可以構建一個成功的社區。這個社區的流量足夠大以後,商業模式就產生了,網民即是內容的生產者,也是內容的消費者。然後,通過資本運作、宣傳以及技術能力整合或抓取各個社區,實現社區的共享。這樣,更大的商業模式就隨之出現了。
他,為人謙遜、和藹、幽默,詼諧,具有很強的親和力。
曾任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分會主席,在廣大留學生中掀起為國服務的浪潮。帶領平均年齡不過27歲員工們引領網際網路WIKI的先進技術,開創適合併屬於中國人自己的WIKI,提倡中國人民提高網路教育,共創中國人民自己的大百科,曾在深圳全市開展WIKI進校園、清華大學演講等大型的知識普及活動,影響頗為深遠。
希望做一個企業,做百科這方面,可以把中國人的智慧通過維客的平台,把中國的文化傳承下來,而且不斷更新,不斷往前走。對整個社會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有些絕技都已經失傳了,如果在網上通過維客平台積累下來、完善。
互動百科的創立初期,主要業務方向是做WiKi,公司從2005年7月成立以後到2007年9月,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做成了全球領先的中國百科知識網站;第二個開發了全球第一套WiKi軟體。實際上推動WiKi在中國的發展,這樣一種軟體讓更多的中國的中小網站和站長、個人、企業機關他們用到互動的軟體去搭建適合他們自己的運用。
2005年7月成立互動百科(Hudong.com)
潘海東
2006年11月發布全球第一款免費開放源代碼的中文維基建站系統-HDWiki
2006年11月28日,互動百科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免費而且開放源代碼的中文互動維基(wiki)開源建站系統——HDwiki,力求滿足中國100萬家中小網站的建站運營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活躍的維基(wiki)社群,推動維基(wiki)在中國的大力發展。互動百科的網路用戶可以實時在線與來自全球的網際網路用戶共同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創作、協作、編輯和發布,打造嶄新網際網路模式下的新型數字媒體。
互動維客開源系統(HDWiki)作為中國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Wiki系統,開源就是毫無保留的將源代碼開放給用戶。自2006年11月28日正式推出以來,2008年4月,安裝量超過2000家網站,且呈快速上升趨勢。截止到2016年,HDWiki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在中國中文網路百科市場達到95%以上份額。
2009年03月獲得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商DCM,第二輪3000萬美元投資
互動百科投資方DCM合伙人林欣禾表示,DCM投資的互動百科的原因是因為維基滿足了人的兩個最主要的需求,一個需求是人們永遠在找知識,永遠在找內容;此外,因為人是社區動物,人們找到知識后馬上想要跟朋友們分享。這兩個原始的需求加起來就是為什麼維基會非常非常受到人的歡迎。也是DCM投資互動百科的根本動力。
2010年5月打造詞媒體概念,推出詞媒體服務
詞媒體概念由互動百科打造,是指以詞作為核心傳播內容的全新媒體形態,其利用“詞”具有的對特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超濃縮、利於口口相傳的特性優勢,最大限度地加快媒體信息的傳播和記憶速度。詞立方、冷知識、微百科、《銳詞報》、《互動詞海》等詞條聚合類維基閱讀網路刊物已成為詞媒體展現形式,為詞媒體的快速、準確、縱深傳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2010年6月佔領澳洲市場,服務華人用戶
徠2010年6月18日,全球領先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CEO潘海東博士正式在悉尼宣布,互動百科與澳洲各大華人網站達成了涉及內容、技術兩個層面的深度戰略合作,此舉是互動百科繼去年11月進軍北美之後在海外市場上的又一次戰略舉措。
據悉,潘海東博士在悉尼召開的“2010年度全球媒體創新峰會”上正式宣布,互動百科已與包括澳洲中文網、澳洲OZyoyo社區、澳洲網上唐人街、澳洲freeoz社區等各大澳洲知名華人站點達成戰略合作,以互動百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科建站系統HDWiki助力澳洲各大中文站點搭建包含中文熱詞、中國動態等特色資訊的平台。潘海東博士介紹說,互動百科HDWiki系統目前服務著10萬多家網站和頻道,涉及包括教育、經濟、食品、計算機等40多個行業。
2011年4月宣布旗下商業化戰略平台“小百科”正式上線
互動百科旗下子網站小百科(baike.com正式上線,為廣大網際網路用戶提供了一個可無限細分,更專註於詮釋生活中某一領域、事物、技巧的“小”百科開放平台,每個小百科都擁有獨立二級域名,由行家提供專業知識介紹及詳盡問題講解,集權威與互動性於一體,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不同領域、更多知識的全面了解需求。突破了傳統百科在用戶使用、企業營銷上的現有模式,可以滿足企業和用戶的雙向市場需求。
互動百科拆vie媒體溝通會
2016年2月3日,互動百科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代碼為835799,成為第一家拆VIE回歸中國資本市場且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
互動科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合影
互動科學院提供的系列科學創新課程,全面覆蓋機器人、無人機、生物技術、建築創意、全息技術等尖端科技領域。學生可以在家中體驗精品科技課堂,實時進行模擬與互動,瀏覽大量輕鬆有趣、深入淺出的在線視頻,並與配套的科技工具包配套結合,有效激發學習興趣,並能實踐操作,積極分享。互動科學院將帶領那些有志於在科技領域有所作為的中國青少年了解尖端科技,拓寬創新視野,塑造創造思維。並有高端遊學夏令營課程,訪問歐美創新前沿,探訪常青藤名校,並推薦優秀學生進入跨國科技交換生項目,為中國學子帶來更高的發展目標和學習體驗。
2009年,潘海東說,創業初期我用100萬元搭建的互動百科網站,經過4年的發展,互動百科已經成為由超過100萬用戶共同打造的擁有300萬詞條、33.7億文字、300萬張圖片的百科網站。雖說,網站發展堪稱迅速,但從潘海東團隊的身上看不到疲憊。
潘海東很謙和,雖然自己戲稱為“雙博士”但卻試著以一種很通俗易懂的說法給我解釋關於wiki百科的那些事。潘海東學理工出身,這似乎比較符合他自己強調的工作中比較嚴肅這一定義。但跟他聊起來,反而會感覺到濃濃書卷氣掩蓋下的一點點羞澀,不過這種羞澀很快又被一種很帶蠱惑性的言語所壓制。於是聽者就變得有點矛盾。你會因為他的言語而激進,又會因為他偶爾流露出的那份羞澀而柔和。也許這就是他操控主導權的一個技巧。
選擇自己創業,對潘海東來說是件很必然的事。潘海東在美國讀博時,就熱衷於參與和組織社會活動。他曾任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分會主席。各類活動讓他結識了很多業界名人。
博士畢業后,潘海東沒像其他人一樣留在美國工作鍛煉長經驗。畢業第三天,他就回了國。潘海東說:“讀博期間我已經跟許多企業和高管打過交道,通過工作學來的經驗,我已經學到了。”
之所以選擇做百科網站,有一份偶然也有更多的必然。潘海東還在國外讀書時,12歲的侄子問他一個問題:“什麼是AV女郎?”侄子的問題難住了博士。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不可能讓他去網上隨便搜,而且搜到的內容很可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潘海東一直惦記這事,創業時再次想起。
回國工作的潘海東偶爾還會參加有關網際網路發展的峰會和論壇,幾年前還鮮見的視頻網站,經過短短几年的時間已經湧出好幾家,而此時,要想創業就必須尋找一塊行業的藍海。同時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網路用戶,只有真正解決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被認可。
而既能解決用戶需求,看起來競爭又不是很激烈的行業,非wiki百科莫屬,再惦記著侄子的問題,這個項目就這樣偶然又必然地確定下來了。
項目有了,潘海東和兩個哥們湊了一百萬元就開始做起了互動百科網。潘海東說,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須把所有後路都斷了。斷了後路的潘海東,從公司創建就不含糊。因為有國外學習的背景,公司從創建時,就是按著國際規範化的路子搭建組織架構的。
雖然有合夥的性質,但從創建之初,合伙人之間就有明晰的分工,這種分工也是基於合伙人本人的特點和優勢進行的角色安排。所以,公司歷經四年從來沒有因為合伙人的權利和利益問題,而致使公司出現經營危機。
公司成立一年後,潘海東去美國矽谷參加一個網際網路論壇。出席這次會議的,有矽谷創業基金(DFJ)的兩位負責人。會議散了后,潘海東直接找到了兩位負責人,他跟負責人說:“我來美國讀博士時,第一次跟導師見面時,我說我有兩個要求,第一我必須拿個博士學位回去,因為我的中文名首字母縮寫就是PHD;第二我畢業后不會當老師,所以請儘早讓我畢業……”
而通過這次談話,潘海東也成功地從DFJ忽悠來了第一筆風險投資。
當然這其中也多少有一點美國維基百科的功勞,因為DFJ早有染指百科項目的想法。再加之在中國以億計數的網民市場創建中國百科,這數字本身聽起來就非常誘人。
四年來,潘海東一直強調互動百科網站的發展要線上和線下結合,要尋求差異化。
為了讓百科這個聽起來比較高端、深奧的內容變得更貼近於大眾,互動百科網站推出了可視化編輯軟體。通過這個軟體,不懂軟體源代碼的網民也可以成為新詞條的創建者和舊詞條的編輯者。
邁克爾·傑克遜悼念會當天,上百萬網民就利用這一軟體對“邁克爾·傑克遜”詞條進行不斷的修改。大量網民同時對詞條進行修改一度擠癱了網站。
除了給註冊用戶提供便利的軟體,公司每年舉辦的年會和百科峰會還由用戶投票決定舉辦地址。今年,員工和用戶就全體飛赴杭州開會。因為,這是用戶圈定的。
網站還會為用戶自己組織的活動小組,邀請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專家當“嚮導”。當然用戶組織的活動小組五花八門,例如,你近期想減肥的話,可以加入減肥小組,這裡有專業的營養減肥師給你一整套的健康減肥建議。除了能得到科學的生活建議,參加互動小組還可以跟隨嚮導一起參與公益和科普活動。當然也可以參加“收藏”小組,一起去潘家園當回地道頑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公司還製作了《奧運寶典》漂流書。漂流書被貼上漂流標籤后投放到網民中間進行傳閱,收到書的人看完后在漂流卡上留下獲取時間和名字,再把書投放在公園、地鐵、咖啡館、車站等公共場所即可。拾取的人閱讀後,再以相同的方式將圖書放漂到公共環境中去,如此不斷地進行傳閱。現在這本書已經傳遍了世界。這種全新的傳播活動方式,讓線下和線上真正融為一體。
創業之初,潘海東就力圖讓自己的企業既能實現商業價值也能體現社會價值。汶川大地震時,身為四川人的潘海東為150名在北京上大學的震區學生提供了每人1000元的生活津貼。
大地震過後,潘海東又提出“重建家園”項目。由14個大學的28個大學生團隊提出各自的重建項目方案,然後由專家團隊對提交的方案進行評審。重建方案里涉及到震區的幼兒院、學校、醫院等,最終評審組從中挑出了14個重建方案。潘海東的公司為這14個團隊每隊提供30萬的重建資金。
潘海東的公司沒有上捐助榜,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事。他就是以這種非媒體大手筆的方式實現著自己低調的社會價值。
跟其他公司招聘一樣,進潘海東的公司也得做測試,只不過這個測試不是IQ測試也不是心理素質測試,這是具有百科特
色的34項優勢測試。入職前每個新員工都要通過此項測試,從而找到自身的優勢所在,或者說通過優勢點的確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崗位。
在今年杭州年會上,潘海東就“勸”走了一個有辭職意向的員工。相對於4年的公司,這位員工屬於元老級。但工作了幾年,他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份工,於是有了辭職打算。通過分析,潘海東認同了這個結果,在年會上,潘海東支持他辭職並勸解他不用遲疑,早放棄就能儘早找到更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工作。
確定了自己的優勢崗位,你就擁有本崗位的絕對發言權。在互動百科里,名譽上的老大是潘海東,各項權力的控制者卻是執行者。在這種權力倒金字塔的模式下,員工不需玩轉辦公室政治,而且還能充分發揮主動性。
除了入職測試比較百科,潘海東公司的會議室名稱也體現出百科的特點。如果在潘海東的公司里聽到人說,某某在地球,某某在水星等,別驚訝,那地球、水星說的是會議室。原來,公司里大小會議室都被以行星的名稱命名了。
在潘海東的公司里,除了可以擁有宇宙一樣浩瀚的想象空間,還可以隨時通過運動激發出自己的鬥志。在佔一層樓的辦公空間里,有一間房既不用來辦公也不用來開會,那就是乒乓球室。鼓勵員工在公司內運動的同時,潘海東還鼓勵他們多進行團體娛樂活動。為此,公司為每位員工每月發50元娛樂經費。
為了推動Wiki在中國的發展,潘海東的公司開發了全球第一款專門針對中文用戶的免費開放源代碼百科建站系統——HDWiki。這套系統已應用於2萬多家網站和頻道,在國內外有5萬多家企業將其作為內部應用,其中包括新浪房產頻道、悅己雜誌、上海熱線等。
軟體免費推出去了,有人會說,大家都百科了,潘海東就不怕競爭?對這個問題,潘海東毫不猶豫地說,歡迎競爭。其實,潘海東心裡有底。雖然做百科的會不少,但要麼是地域性的,要麼是專註一個領域的,或者是當輔助產品來做,而他的互動百科卻是地地道道的,全球唯一一家全中文的專業百科網站。憑這份專業和唯一,潘海東對未來很有自信。因為,免費用戶多了,那到軟體更新、升級的時候就要相應收取維護費用了,到那時候就會產生商業價值。這樣,百科就真的實現了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雙贏。
作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潘海東愛好長跑已有二十餘年,並於今年北京馬拉松上完成他個人“首馬”。而在2015年年底的南極馬拉松比賽一周前,他又於11月8日參加了上海馬拉松的角逐。相隔如此短的時間,接受國際頂級難度的馬拉松賽事挑戰,對於一個業餘選手來說,難度不小。對於此次南極馬拉松,他在南極出發前夕曾在新浪微博發文表示,“奔跑七大洲”,征服八個極端條件的馬拉松比賽,是他本人繼留洋、創業后又一個亟待實現的人生夢想,其中首個目標就是挑戰南極馬拉松。他希望通過“七大洲馬拉松”這樣一個極富挑戰性的自我突破方式,去詮釋“有夢就行動”的個人信念。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70后”創業成功人士,潘海東也希望以此帶動新一代廣大青年養成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強個人體質的良好生活習慣。此外,潘海東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傳遞出一種正能量,激勵廣大青年勇於突破自我,做自己生活的強者,勇於追逐人生目標,努力實現更多人生理想而奮鬥。
潘海東參加的2015年馬拉松比賽為42公里全馬項目,比賽被安排在聯合冰川營地附近,跑道位於查爾斯峰和羅斯曼山之間海拔達700多米的南極冰原上。比賽時氣溫低於零下20攝氏度,風速甚至可達到每小時10至25節,比賽選手圍繞聯合冰川營地以順時針跑行,每圈呈梯形狀,全長約21公里。由於選手需要在低溫、低壓等多重挑戰下完成比賽,因此,知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在2013年曾評價南極馬拉松為“世界最佳冒險旅程”之一。
2015年11月21日上午10點,幾億年的冰川之上,地球最南端,氣溫零下十八度,來自全球6大洲的52名跑步愛好者在大雪紛飛中開始了這次獨特的挑戰自我的42.195公里之旅。
在輾轉23735.4公里,歷經46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后,潘海東於北京時間11月21日8點59分,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極大陸上,以8小時20分的成績,完成了南極馬拉松,“有夢就行動,奔跑七大洲”首站挑戰成功!
The Great Wall Marathon 2016
2016年5月21日參加天津黃崖關長城國際馬拉松旅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