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小樂
英小樂
英小樂,旅美畫家。著名演員英若誠的長女,英達的姐姐。
人物關係
英小樂
冬天的飲用水就是靠冰雪融化,開荒墾田時就是用最原始的農具,拴系馬匹的韁繩要靠羊毛和馬鬃混合自己捻,漂無定所的蒙古包隨氣候、季節和水草不斷遷徙,這基本是她插隊生活的真實寫照。在那個勞頓、貧困、單調和沒有希望的日子裡,英小樂常常一個人坐在牛羊旁邊,遙望空曠的四周思念遠方的親人……
父母都在牛棚接受改造,相聚的日子遙遙無期。弟弟寄人籬下在親戚家上學,而最令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幼小的弟弟。姐弟倆年齡相差9歲,家庭遭到罹難,弟弟尚不懂事。英小樂曾經想把弟弟接在自己身邊便於照顧,但是如果把英達接到錫林郭勒,那就意味著他從此失學!
什麼都可以失去,唯獨不能失去學習。英小樂清楚:破敗的英家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大量的中外書籍、工藝品、郵票、字畫等等統統付之一炬,但唯有英家書香門第的傳統沒能被連根拔掉。雖然,親戚在好也是親戚不如親姐姐。但是,僅為了繼續上學一點,英達也必須在北京。在無望的日子裡,英小樂設計未來:待弟弟畢業,她們一起遷到父母勞改的地方附近,再苦再難也要爭取全家團圓。
即使那個時候,英小樂也沒有放棄她的畫筆。每次探親從北京運去宣紙,在蒙古包里點燃洋羊油燈,在昏暗的燈下描繪她的世界。嗆人的羊油煙熏得眼睛發疼,冬天凍得手指紅腫,不過這一切都沒有讓她丟棄畫筆。
1973年,經人介紹,她拜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先生之門,改習水墨彩繪。偶爾回京一趟,領教黃永玉精心指導,然後返回草原慢慢消化。那時,除了繪畫,她還看大量的古典文學,她要領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是無法在畫布上成功地表達自己心靈和感受的。
當終於結束了難忘的邊疆插隊生活時,英小樂拎著沉甸甸的畫卷告別了她放牧將近7年的草原。新生活開始后,一切都在變化,但唯獨畫筆不肯丟。丈夫雖然不擅筆墨,但對於音樂非常喜愛。因為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共同受到英家教育的熏陶,青梅竹馬加上共同的文化背景,英小樂得到了親人的全力支持。
這種支持在來到美國后顯得極其重要。如果為了生活得更好,英小樂可能得放棄藝術從事更賺錢的職業。但丈夫在電腦方面的特長足以使他們一家三口在美國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英小樂認為:我們可以過得比較悠閑,但不能奢侈。如果為了能奢侈而放棄藝術,那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功利的動機,又不為生活所迫,就是喜歡繪畫,有著強烈的、欲罷不能的創作慾望。所以,英小樂在創作中能夠從容。假如需要,英小樂可以間或做些美術廣告設計和家居裝修設計等實用美術貼補家庭支出,更多的時候則潛心作畫。許多美國人買她的畫,開始有些犯難,畫得好的捨不得出手,認為不理想的又怕沒人要。不料,西方人的審美趣味不同,那些黑白相間英小樂愛不釋手的水墨畫,他們反而不喜歡,嫌色彩過於暗淡、嫌黑色太多,他們喜歡明快和艷麗的畫面。
英小樂從中真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賣畫過程體驗到新的感覺,英小樂一度把目光聚焦在曾經風靡歐美的抽象派藝術。她大膽地進行了一些嘗試,雖然感覺新鮮,但最終認為:一個中國人如果放棄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則太可惜了!操守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和藝術尊嚴,溶入了西方藝術營養又不被強勢文化所同化。在跨越中西藝術兩峰之間,把兩種文化與藝術有機結合起來。
深處美國社會,英小樂發現:美國人對藝術品有著強烈的復古意識,因而,現代派作品就明顯感到缺乏活力和受到局限。融中西各派的技巧和意境,走一條抽象之間、水墨色彩兼顧之路。這是英小樂最終的選擇。秉承黃永玉先生風格,主攻花卉,以鐵線為功底,大潑墨作骨、渲染以重彩是英小樂作品的主要特徵。
大量的作品是一個讓英小樂頭痛的事情。在美國裱畫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她自稱:畫得起卻裱不起,因而都處於簡單收藏。裱好的一幅從美國抱回家,懸掛在父親的客廳里,那是藍天下的一片紅彤彤的楓樹。另一個客廳是英小樂五叔的一組從法國展覽回來的水墨畫——春、夏、秋、冬。英若誠的家裡沒法擺放其他人的饋贈了,自己的女兒和弟弟的作品就已佔據了四壁空間。
1989年曾在日本東京“川上畫廊”舉行個展。1991年加入“北美中華藝術家協會”。93年參加芝加哥亞裔協會主辦的“INFLUENCE”畫展。同年參加“DUPAGE”美協之年展並獲二等獎。活躍和頻繁的參展之後,英小樂決定凝聚更多的中國畫家,共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繪畫藝術。1996年,經過挑選,她們組建了由十位中國旅美女畫家組成的“鳳凰畫會”,組織並參加了一系列畫展,在美國、台灣、香港等地都收到多次報道。97年參加“北美中華藝術家協會”在天津和深圳的畫展。
2000年,旅居芝加哥的幾位華人畫家開始籌辦在北京的畫展。來自台灣、香港各一個與上海、北京各兩個的華人畫家陳海韶、華之寧、蔣奇谷、王文甫、英小樂、周菱攜帶從近百幅作品,遠渡重洋彙集北京。這六位有的已經僑居海外數十年,有的是80年代遠離國土的學子。但他們那顆藝術的心卻夢魂牽繞般地末曾忘卻母土的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