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巨炮
多拉巨炮
徠資料被毀無多拉詳細資料
軍事專家推斷多拉大炮比古斯塔夫大炮大
發射全重與射程與古斯塔夫相比都有所增加
多拉巨炮
口徑估計800-900毫米左右
炮彈重量8-10噸左右
製造廠商:克虜伯
多拉生產出來之後於1942年8月中旬被運到斯大林格勒以西15公里的發射陣地,一個旅加一個營的兵力為多拉巨炮服務,直到9月13日才完成發射準備,不過很快便被德軍高層命令拆除多拉併火速離開陣地,原因是蘇聯對德軍的合圍圈即將完成,於是多拉一炮未發便回到了德國。
被繳獲的多拉巨炮,炮管上站滿了盟軍士兵
多拉巨炮
早期的武裝列車(僅有為數還算不少的輕武器當固定武裝)演變成後來的列車炮,因為武裝開始使用火炮,打擊的範圍及威力都大幅提升了不少,隨著時間的進步,列車炮的口徑隨著一步步加大、炮彈種類也隨著增多,破壞力的擴增也不言可喻地暴漲,使得列車炮只要較少的數量、即可控制以往需要大量炮兵陣地才能控制的廣闊地區,讓武裝列車的戰略地位躍升至另一個新的境界,可是武裝列車依賴鐵路網路的缺點依舊無甚改變。
在列車炮的發展過程之中,大多數是由海軍戰鬥用船艦的大口徑主炮改裝而成,有些甚至於只將艦炮拆下、直接裝在列車載具之上,但無論如何這些改裝成列車炮的火炮都遠超過一般陸軍的火炮,重量也比一般火炮重得多!必須裝置在特殊設計的鐵路載具、炮架之上,少部份甚至於需要以強化的鐵軌設施配合;在經過如此繁複的改裝,以及精密的規劃設計其它配套的裝備,讓列車炮成為比絕大部份火炮都還要優異地重型火炮系統。列車炮雖然極為龐大,可是經由一番精心的設計,配合綿密且適用的鐵路網路,仍舊能夠快速移動,成為火力無匹、擁有一定地強大機動力的超級武器。
多拉巨炮
多拉巨炮
1865年,3~4月間,美國南北戰爭末期,於南方聯邦首府里其蒙(Richmond)攻防戰中,北方軍將一門320mm口徑的巨型鑄鐵迫炮裝載在強化過的鐵路載具上,獲得相當不錯的戰績,正式將超兵器始祖-列車炮的歷史揭開序幕。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國都以英國的武裝列車為基礎,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自製研發的列車炮,這些列車炮被列強國家大量使用,甚至於俄國紅色革命時期,紅軍與白俄羅斯都拿列車炮互轟;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預先防禦德國日後可能的攻擊,建築了馬其諾防線(MaginotLine.,也部署了大量的列車炮,如M1870/84、M1890、M1895、M1917、M1920等等,甚至是520mm的超級列車大炮,讓法國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列車炮王國,但是在德國入侵后,都被德國捕獲,最後用來充當大西洋長城的岸防炮。英國也在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加強列車炮的火力,為了抵禦德國以海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和多佛海峽,甚至有超越當時海軍任何火炮口徑的列車炮出現,英國史上最巨大的列車炮─18英吋/457mm的18-inchMarkI列車炮,英國為了它成立於1943年11月成立『超級炮兵團(SuperHeavyArtilleryRegiment)』,但是它們不論大小與否,都被戈林的空軍壓制而無法參與多少戰爭。德國的列車炮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佔領區的海岸線極為深長,為了確保它們的安全,也部署不少的列車炮以防衛這些領域,某些列車炮如著名的多拉(Dora)、還支援打擊東部戰線,甚至是執行反游擊的任務。
多拉巨炮
多拉巨炮
列車炮在炮兵武器發展史中,是一種極為有趣又十分重要的一個系統,它最早出現於美國的南北戰爭,雖然現代科技的長足進步讓此類的巨型火炮顯得相對落伍,但是在以往不算短的時間中,列車炮除了扮演火力支援、長程攻擊的重要角色,也帶動了不少科學理論基礎的進步(高層大氣彈道學、外彈道特性學、熱力機械應力學等等)。由於當時列車炮的機動性相較於傳統火炮強,而較長的射程和重型炮彈使得它擁有打擊大型要塞碉堡、超級掩體的破壞能力,故對付擁有超強防禦力的戰略性質目標的戰鬥力極佳,也因為攻堅能力非常,所以也有不少國家將列車炮當成海防炮兵的的常備機動武力,以用來支援固定式海防火炮。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用列車炮最頻繁的國家,其配備及配套發展的一切都頗具創意及巧思,所以往後會將針對德國所使用的情形和一些還能查到較完整的列車炮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