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盤山

九盤山

九盤山位於重慶市綦江縣(現綦江區)境內,當地人又稱“九盤子”。九盤山系大婁山東翼北沿的延伸山脈,山雖然不很高,但在地方的志書上,卻屢屢提到它。九盤山得名於它的山勢,在它的主山脊的一側,橫亘著九個圓形山,遠看就像是一個個圓盤子倒扣在山頂,耐是偉岸雄崎,川黔公路從中穿過,形成很多的“之”字拐,春夏之交,漫山都是競放的映山紅,極目遙望,全是花的海洋,紅得像火一般,把九盤山裝扮得更加妖艷。

主要介紹


明朝萬曆年間,四川宣撫史楊應龍造反,楊應龍是宋朝楊家將的後裔,武功十分了得,播州府(今遵義)、仁懷縣、桐梓縣都是他的疆土,朝廷到處調兵圍剿。公元1599年,石柱宣撫史秦良玉,曾率白桿兵在九盤山與楊應龍交戰;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朝廷派大將劉綎(號稱劉大刀)率兵10萬,與楊應龍在九盤山擺戰場,直到楊應龍兵敗。
咸豐四年(公元1855年)桐梓縣楊湰喜造反,將重兵屯紮松坎場,綦江縣的人心惶惶,綦江縣令鄭兆荃與將領伍浚祥,率兵在九盤山設防,阻止義軍襲綦江。
據石壕場附近何總爺(名何德龍,大羅人氏,圍剿石達開義軍的將領之一)的墓碑(現墓葬已被盜挖)和《綦江縣誌·軍事》記載:1861年9月22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組織義軍攻打綦江縣城,七天七夜未下,決定將義軍主力撤退到南川和萬盛一帶屯紮。他派得力部將,前部(即先鋒)主將賴裕新和義女韓寶英,率義軍假道九盤山,避開何總爺的兵鋒,先去石壕場屯紮,等待與義軍主力翼王石達開會師。1856年9月,太平天國發生內亂,不久,翼王石達開率20萬大軍脫離太平天國,離開天京(即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出走。他西進的目標是,在成都建立新政權,與天京形成東西呼應的形勢。但他的義軍攻下涪陵后,沒有辦法渡過長江,轉攻重慶依然無望,又攻綦江縣城不下,可以說,石達開已經遭受了戰略上的重大失敗,不能不讓他憂心忡忡。他的義軍主力到達石壕場時,正好是他離開天京七周年,當看到義女那天真的笑臉和考慮到義軍今後的前途生死,感觸系之,心情非常複雜,提筆寫成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川題壁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