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綎
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晚明第一猛將”
劉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軍事家。大將軍都督劉顯之子,萬曆年間武狀元,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
先抗緬甸,后升任副總兵,因縱容兵甲導致兵變被剝職。隨後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和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先後入朝抗日,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開始播州之役,隨後平定楊應龍之亂。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在抗擊后金軍隊時於薩爾滸之戰中殉國。
天啟初,贈少保,世廕指揮僉事,崇禎元年(1628)將其衣冠與夫人兵部尚書張鏊之女合葬於新建縣,又建“表忠祠”於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稱劉將軍廟。清朝乾隆年間,追謚忠壯。
因為劉綎是大都督劉顯的兒子,因此當了指揮使。
萬曆初年跟著父親劉顯討伐九絲蠻。劉綎第一個登上城樓,抓獲蠻人首領阿大。后因軍功,提升為雲南以東守備,改任南京小教場坐營。
1582年(萬曆十年)冬天緬甸軍侵犯永昌、騰越,巡撫劉世曾請求增加兵力。
1583年(萬曆十一年)春天提拔劉綎為游擊將軍,負責騰衝一帶的防務。緬甸由莽瑞體統一后,數次侵擾明朝邊境,而江西商人岳鳳和莽瑞體狼狽為奸,禍亂大明邊境。當時岳鳳聯合強盜罕虔等率領象兵數十萬人在大明邊燒殺搶掠,時黔國公沐昌祚等令鄧子龍、趙睿等大明將領抗擊,大小十多次戰鬥,斬首一千六百多,射殺莽猛別、刀落參。時岳鳳攻打鄧子龍鎮守的姚關良久,正好劉綎趕到部隊,軍威大振。岳鳳害怕了,於是命令妻子、兒子和部屬來投降。劉綎要求他獻出金牌印符以及蠻莫、孟密的地盤。於是以護送岳鳳的妻兒回隴川為借口,派兵直奔沙木籠山,佔據險要地形,而自己快馬進入隴川境內。岳鳳考慮到四面都是劉綎的部隊,於是親赴軍營投降。劉綎又率部隊進軍緬甸,緬甸將領先逃走了,只留有少量部隊駐守隴川。劉綎攻擊他們,岳鳳的兒子曩烏也投降了。劉綎於是帶著岳鳳父子前往攻打蠻莫,乘勝追擊。敵人處境困難,綁著緬甸人和大象、馬來獻俘,蠻莫平定。於是招撫孟養的強盜,強盜將要騎著大象逃跑,追擊俘虜了他們。又轉移部隊圍攻孟璉,活捉了敵人的頭目。
因平定雲南之亂有功,劉綎提升為副總兵,允許世襲。明朝政府將孟密的安撫司改為宣撫,增設蠻莫、耿馬二個安撫;長官司有二,即孟璉和孟養;千戶所也有二個,一個駐守在姚關,一個駐守在猛淋。都稱為“鎮安”。於是劉綎以副總兵的身份代理臨元參將,遷到蠻莫駐紮。蠻莫設置安撫使,因為土官思順有功,特地把這個官職授予他。劉綎不僅要了思順很多錢,還放縱部將謝世祿等人姦淫暴虐,於是思順非常怨恨他。
劉綎手下有很多其父的老部將,都是強健賢能之人,因此劉綎自認為很強大,出征緬甸戰役,統兵金沙江畔,把將台修築在王驥的舊址上,的確很有威名。然而他為人貪財,駕御部下又不得法。部隊回到騰衝時,穿著鎧甲大聲喧嘩,焚燒老百姓的房屋。劉綎在蠻莫聽到這消息立即飛馬趕到,用金錢犒賞士兵,這才安定下來。而土官思順害怕禍及自己,叛變投靠了莽姓土匪頭子。因此,萬曆皇帝下詔解除劉綎職務,以游擊的身份聽候調遣。
不久羅雄知州者繼榮殺死生父者浚,在和尚王道、張道的慫恿下糾結了一幫黨徒並用符術訓練士兵。
1585年(萬曆十三年)者繼榮派他的黨徒四處搶劫、作亂,巡撫劉世曾派遣劉綎和裨將劉紹桂、萬鏊分路討伐敵人,劉綎連克三城,成功平定羅雄之亂。劉綎平亂后,有人說他私藏財寶,不記他的功勞。劉世曾為他辯白,於是賞賜給他白金。不久起用擔任廣西參將,移居四川。
1592年(萬曆二十年)劉綎被授職為五軍三營參將,正巧碰上豐臣秀吉政府侵略朝鮮,於是劉綎請求讓他率領五千名四川兵前去支援,萬曆皇帝下詔讓其以副總兵身份出征。劉綎到達朝鮮時,倭寇已經放棄王京逃走了,劉綎直奔尚州烏嶺。烏嶺綿延七十里,懸崖峭壁只有一條路可通,倭寇憑藉天險,負隅頑抗。別將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插小路翻過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烏嶺背後,倭寇非常驚恐,於是移兵駐紮釜山浦。劉綎和祖承訓等人進兵屯駐大丘、忠州,用全羅水軍在釜山海口布防,朝鮮局勢基本平定。不久,李如松令劉綎屯兵陝川,防範敵人進攻,取得一定勝利。日軍於是將朝鮮王子送回,明神宗令明軍大部隊撤歸,只留下劉綎和吳惟忠一共七千六百人,分別扼守各軍事要地。后在總督顧養謙極力主張下,劉綎二人先後回國。
播州土著首領楊應龍叛亂后,明政府提拔劉綎為四川總兵官,但是劉綎企圖讓朝廷勘驗功績破格提拔,於是賄賂御史宋興祖。宋興祖把這事報告了上面,按法律應該革職。吏部討論以為劉綎功勞較多,請求全部革除在雲南時加封的官階,以副總兵的職位鎮守四川,剛好楊應龍又請和了,青海盜匪又猖獗起來,於是特地設置臨洮總兵官,調劉綎擔任。
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五月,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萬曆皇帝下詔劉綎擔任防禦倭寇的總兵官,提督漢人土著士兵前往討伐。直到次年二月才抵達朝鮮,楊鎬、李如梅已經失敗了。經略邢階於是將部隊分為三部,中軍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而讓陳璘專門負責水軍。劉綎在水源紮營,倭寇也分兵三路,小西行長據守順天,挖很深的溝壕,加固防守的柵欄。劉綎想引誘並捉住他,派使節請求跟他約定日期會見。使者三次返營,劉綎每次都一個人騎著馬在路途中等候,行長偵察得知,於是信以為真。約定在八月初一日會見。到了約定日期,劉綎的部下泄露了這一計謀,行長大驚,逃走了。劉綎進攻失敗,監軍參政王士琦不高興,想把他捆綁到中軍。劉綎害怕,極力督戰攻破敵營,敵人退走不敢迎戰。各將分三路出擊,劉綎挑戰獲勝,將匪徒趕入大城中。不久,匪徒聽說豐臣秀吉死亡的消息,準備逃跑。劉綎在半夜攻取粟林、曳橋,取得很大的戰果。石曼子帶領水軍營救,半道上被陳璘的水軍在海上擊敗。小西行長於是放棄順天,乘小船逃走了。
因朝鮮之戰有功,朝廷提升劉綎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蔭封千戶職。於是調集軍隊征伐楊應龍。正好四川總兵官萬鏊罷官,立即讓劉綎代替他。這時軍隊分為八路,四川佔了四路。川東又分為二路,其中以綦江道最重要,命令劉綎把守。楊應龍熟悉劉綎的才幹,很害怕,更加加強兵力防守要害之地。
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正月各將攻克丁山、銅鼓、嚴村,於是進軍直搗楠木、山羊、簡台三個山洞。山洞非常險要,敵將穆照等數萬人連營紮寨,各將領都很害怕。劉綎調遣兵力從三面攻敵,在李漢壩打了一場大仗,活捉敵軍頭目,其餘敵人逃入山洞。劉綎乘勝利餘威連克三關,直搗洞前,放火燒洞,匪徒傷亡慘重。三個山洞全部攻克,活捉穆照和匪徒頭目吳尚華。這一天,劉綎督戰,左手拿賞錢,右手執寶劍,大聲喊道:“賣命的有賞,不賣命的斬首!”戰死四十人,才獲得全面勝利。楊應龍於是派他的兒子楊朝棟、楊惟棟和他的黨羽楊珠統帥精銳部隊幾萬人,由松坎、魚渡、羅古池分三路進攻。劉綎在羅古埋伏一萬人,迎擊松坎的來敵;在軍營外埋伏一萬人,迎擊魚渡的來敵;另外準備一路軍作為策應。敵人果然到來,伏兵四起。劉綎率部轉戰出擊,斬首數百人,追擊逃敵五十里。匪徒聚集石虎關防守,劉綎也挖戰壕守備。
當初劉綎聽到任命他征伐播州,停留不肯上任。找了很多借口要挾朝廷。言官一起彈劾他,商議調他當南京右府僉書。劉綎聽到這消息,立即辭職不幹。總督李化龍以為平定播州非劉綎不可,堅持挽留他,極力向朝廷推薦,劉綎這才上任。翻過夜郎舊城,攻克匪徒把守的滴淚、三坡、瓦窯坪、石虎各關隘,直抵婁山關。婁山萬峰競立,直插雲天,莽莽林草叢中,只有一條寬僅數尺的小道可通。匪徒設置木柵欄十四座,柵欄兩旁都挖有深溝,異常險要。劉綎分左右兩路奇兵,從小路直插關隘背後,自己統領大軍從關前仰攻,奪取婁山關,追擊敵人到永安庄,兩路軍也會合了。劉綎老成持重,擔心敵軍衝擊突圍,將各軍營連在一起:一部據守婁山關作為大本營,一部據守白石口作為中間營,一部據守永安庄為前鋒營。都指揮王芬,勇敢但缺少計謀。每次出戰都請求充當前鋒,打了幾次勝仗就有了輕敵之心,獨自在松門埡衝要之地紮營,距離大軍營防有幾里路遠。匪徒剛在烏江打了勝仗,計劃再奪回婁山關。正好穆照派使者報告了王芬孤軍駐防的情形,匪徒於是襲擊殺死了王芬,守備陳大剛、天全招討楊愈也戰死了,死亡逃跑的士兵有二千多人。劉綎得報,親自率領步騎兵前去營救,部將馬孔英、吳敦吉分兵兩路夾攻,匪徒潰逃,追到養馬城然後回師。這一天,楊應龍幾乎做了俘虜,於是不敢窺探婁山關。劉綎總結前面失敗的教訓,在靠近關前設置柵欄,堅壁清野,並且請求增派部隊支援。過了十多天,攻克后水囤,在冠軍山安營紮寨。不久與馬孔英、吳廣各路軍會合,進軍直逼海龍囤下,跟各位將領共同平定叛亂,劉綎戰功最多。
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萬曆皇帝惦念遼陽情況緊急,徵召劉綎為左府僉書。
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經略楊鎬命令劉綎和杜松、李如柏、馬林兵分四路出擊。劉綎統兵四萬,由寬佃副使康應乾監軍,游擊喬一琦另外監督朝鮮士兵一同前進。山岡上的后金軍自上而下衝擊,奮勇攻擊劉綎的軍隊,劉綎殊死苦戰。劉綎西邊的后金軍又從旁邊夾擊,劉綎軍隊支持不住,后金軍乘勢追擊,同劉綎後續部隊二營軍隊遭遇。來不及布陣,就被后金軍追殺,大敗,劉綎也戰死了。劉綎的養子劉招孫,最是驍勇。衝出敵圍,徒手殺死幾個敵人,也死了。士兵突圍活命的沒有多少人。事情上報,萬曆帝派中使祭奠陣亡將士,撫恤劉綎的家屬。
一生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
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三月火落赤、真相、昆都魯、歹成、他卜囊等部族搶劫少數民族地區,窺視內地。劉綎在莽剌川打敗他們,斬首一百三十多人,繳獲牛馬及各種家畜二萬多。皇帝為此告祭郊廟,宣傳捷報。
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雲南阿克叛亂,起用劉綎為討賊總兵官。未到任,叛亂已經平定了,取消了原來的任命。
1612年(萬曆四十年)四川建昌保人叛亂,命令劉綎為總兵官討伐。同參政王之機一起分兵八路監督各將攻打,而自己在中路指揮協調作戰。攻克桐槽、沈渣、阿都、廈卜、越北各據點,經過大小五十六次戰鬥,斬首三千三百多人,各倮人根據地全被掃蕩一空。
朝鮮之役中曾以與日軍小行西長談判為誘餌,差點活捉日軍主將,播州之役,劉綎曾巧設伏兵,大破楊應龍叛軍,對戰局的扭轉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任青海兆總兵官時,劉綎出奇偷襲韃靼火落赤部於敕川腦,斬首數百級,獲牲畜兩萬多頭。為此神宗親臨郊廟舉行祭祖儀式,以賀大捷。
《各官大會永昌宴集賦詩》 | 《平播凱旋述懷》 |
關係 | 姓名 | 介紹 |
父親 | 劉顯 | 明朝大將軍都督。 |
養子 | 劉招孫 | 隨劉綎於薩爾滸之戰中戰死。 |
兒子 | 劉俊,字彥叔 | 任職南昌指揮使,南明時累官都督僉事總兵提督川湖雲貴廣西恢剿,國亡后歸隱。 |
劉綎作為軍事將領,多次被廢黜壓制,性情還是像原來一樣驕橫放縱。曾經拳打馬湖知府詹淑。詹淑改任調走,劉綎也被剝奪了半年的俸祿。
當初,李化龍推薦劉綎,言官以為劉綎曾接受楊應龍賄賂,應當剝奪他的官職讓他隨軍出征。部議貶職為事官,帶罪殺賊立功。劉綎感激李化龍,派使者攜帶玉帶一條、黃金百兩、白金百兩到李化龍家,被李化龍的父親呵斥趕跑了。到巡撫御史崔景榮家,也遭到同樣對待。李化龍、崔景榮一起上報了這件事,下詔革除劉綎的職務,永不錄用,沒收他的財產充入官府。不久,記載他平定播州的軍功,提升左都督,世代蔭封指揮使。
劉綎被譽為“晚明第一猛將”,其所用鑌鐵刀重一百二十多斤,馬上輪轉如飛,世稱“劉大刀”。
萬曆十一年(1583年)劉綎特意在蠻莫威遠營築壇、立碑,刻下了慷慨激昂,大氣磅礴,對邊地各土司具有約束力的誓言:大明徵西將軍劉綎築壇盟誓於此。誓曰:六慰開拓,三宣恢復。諸夷格心,永遠貢賦。洗甲金沙,藏刀鬼窟。不縱不擒,南人自服。受誓: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孟密安撫司、隴川宣撫司。
劉綎北調,至霸州大清河岸邊,安置隨軍家屬,即劉村、擺渡口村和紙房頭村,稱為“寶店兒劉”。由於劉綎生性粗獷,得罪了朝中權貴,戰死沙場后,又被誣為謀反,險招滅門之災;其長兒媳帶著兩個兒子躲到辛店村娘家,將孩子改為娘家王姓,被村裡人稱為“外王”,與原有王姓為表親,其兵丁、家僕後裔稱為“家人王”。劉綎很快得到朝廷平反,但遺體未能找到,其子孫在大清河岸邊建了一座衣冠冢,當地百姓稱為“劉家墳”,后漸成村落,成為“劉村”。劉綎所使大刀被明軍將士搶回,一直由辛店村“外王”家族保存。清朝之後,劉綎被追封“黑虎將軍”,並賜龍頭拐杖、將軍印,其辛店村後裔定居的府邸被稱為“黑虎將軍府”,人們簡稱為“黑府”。
台灣鹿港威靈堂
祠堂現狀
《明史》:①綎於諸將中最驍勇。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綎死,舉朝大悚,邊事日難為矣。②勇敢有父風。③綎為將,數被黜抑,性驕恣如故。④播州之役,諸將用命,合八道師,歷時五月,僅乃克之,可謂勞矣。劉綎勇略冠諸將,勞最多,其後死事亦最烈。鄧子龍始事姚安,名與綎干,垂老致命,廟祀海隅。昔人謂“武官不惜死”,兩人者蓋無愧於斯言也夫。
李恆福:“聞中朝諸將中,勇敢善用兵推劉綎第一,而兵精不如吳惟忠,……提督依重劉綎。”
袁崇煥:回憶剿事,初舉時,以杜松之勇、劉綎之智、賀世賢之剛,及紏合西北數十年蓄餋之精銳未免逐北。
夏允彝:自有遼事,所用人,鮮能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為庶幾;而武臣如劉綎、杜松、滿桂、祖大壽、吳三桂,其最著也。
乾隆帝:劉綎勛勞特著,膽略素優,奮勇爭先,捐軀最烈。
時間 | 劇名 | 飾演者 |
《不滅的李舜臣》 | 孫皓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