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器

淚器

淚器(1acrimal apparatus)由淚腺和淚道組成。淚腺位於眼眶前部外上方的淚腺窩內,被提上瞼肌肌腱分隔為較大的眶部和較小的瞼部淚腺,兩部在後面有橋樣腺組織相連接。

介紹


淚器(1acrimal apparatus)由淚腺和淚道組成。
(一)淚腺和付淚腺
其排泄導管約10--20根。開口於外上穹窿部結膜處。在結膜上尚有付淚腺。
血液供給來自眼動脈淚腺支。淚腺的神經複雜,為混合性神經,包括來自第Ⅴ顱神經眼支的感覺纖維和起源於頸內動脈叢的交感纖維,以及來自橋腦淚腺核的分泌纖維,司淚液的分泌(付交感神經)。
(二)淚道包括:淚點、淚小管、淚囊和鼻淚管四部分。
1、淚點 是位於上、下瞼緣內側端淚乳頭頂端的小孔,對向淚湖,分別稱為上、下淚點,是淚液進入淚道的起始處。
2、淚小管(1acrimal ductile) 上、下淚小管分別起自上、下淚點,先與瞼緣成垂直方向走行向上、下,繼而轉行向內側,上、下淚小管匯合開口於淚囊。
3、淚囊(1acrimal sac) 淚囊是位於眼眶內側壁前下方淚囊窩內的一個膜性囊,其上端在內眥水平以上,為膨大的盲端,其下端移行為鼻淚管。淚囊和鼻淚管分別貼附於淚囊窩和骨性鼻淚管的骨膜。眼輪匝肌的部分肌纖維分佈於淚囊的淺、深面。收縮時,可擴大淚囊,使囊內呈負壓,有利於將結膜囊的淚液引流至淚囊內。
4、鼻淚管(nasolacrimal duct) 鼻淚管為淚囊下端的膜性管道,上段大部分包埋於骨性鼻淚管中,與骨膜緊密相貼;下段位於鼻腔外側壁黏膜的深面,向下開口於下鼻道外側壁的前份。

相關病症


由於眼眶借淚道與鼻腔相通,故有“一把鼻涕一把淚”及“痛哭流涕”之說。當淚點變位或炎症阻塞淚道時,均會致淚液引流不暢,而使淚液溢於眶外,臨床上稱之為“溢淚症”,多見於老年人。針對淚道阻塞造成的溢淚症,可行淚道沖洗術來疏通阻塞的淚道,達到淚道暢通,使淚液能順利地引流入鼻腔內。

相關條目


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