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女

漢語詞語

綉女是漢語辭彙,拼音xiù nǚ,意思是亦作“綉女”;從事刺繡的婦女;泛指少女;指封建時代備選為妃嬪宮女的少女。

引證解釋


⒈亦作“綉女”。
⒉從事刺繡的婦女。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周文矩》:“有貴戚游春、擣衣、熨帛、綉女等圖傳於世。”
⒊泛指少女。
《醒世姻緣傳》第二三回:“秀才們抱了幾本書,就如綉女一般,除了學裡見見縣官,多有整世不進縣門去的。”
⒋指封建時代備選為妃嬪宮女的少女。參見“秀女”。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大水》:“天啟 初, 吳中 訛言中官來采綉女,民間若狂,一時婚嫁殆盡。”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傳説道:‘十個綉女要一個寡婦押送。’趕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明 無名氏 《雲間雜誌》卷中:“隆慶 二年,訛傳京中點綉女,一時男女盡皆配合,不論長幼良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