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門
地名
齊門位於蘇州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闔閭乃起北門,名曰望齊門,令女往游其上。齊門,還有一段凄美的傳說。
據考,齊門有城郭,舊稱城垛子,城郭之間還有方角城牆。齊門有三道城門,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門城樓,1978年建水閘時拆除了水城門。
蘇州齊門隸屬於平江區。蘇州古時稱吳,又稱姑蘇,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於公元前514年,雖歷經2520年的滄桑,但整個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上仍保持宋代“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枕河”等水鄉城市的獨特風貌。蘇州古城區河道總長35公里,有橋樑170多座,是我國河、橋最多的城市,被世人讚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城的建造者是當時已成為吳王闔閭的大將伍子胥,名為闔閭城。春秋時,蘇州就成為吳國的都城,現城內建築的名稱中還保留著許多有關吳王闔閭,伍子胥以及美女西施的印記。
據<<東周列國志>>記載,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即周敬王六年,闔閭向伍子胥諮詢國政說:“吾國僻在東南,險阻卑濕,又有海潮之患,倉庫不設,田疇不墾,國無守御,民無固志,無以威示鄰國,為之奈何?”伍子胥說:“臣聞治民之道,在安居而理。夫霸王之業,從近制遠。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革,使內有可守,而外可以應敵。”
闔閭說:“善,寡人委命於子,子為寡人圖之。”
伍子胥乃相土形之高卑,嘗水味之鹹淡,乃於姑蘇山東北三十里得善地,造築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象天八風;水門八,法地八聰。
八門者,乃南面盤門、蛇門;北面齊門、平門;東面婁門、相門;西面閶門、胥門。
齊門位於蘇州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古稱望齊門。趙曄《吳趙春秋》記載:“齊子使女為質於吳,吳王因為太子波聘齊女。女少,思齊,日夜號泣,因乃為病。闔閭乃起北門,名曰望齊門,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重,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於虞山之巔,以望齊國。’闔閭傷之,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巔”。今虞山仍有齊女冢古迹,清康熙初重葺,顧嗣立題“臣心拱北”額。七十年代修水閘,拆除水城門,現已不存。
齊門
齊門,還有一段凄美的傳說。齊門建在蘇州的城北護城河邊。相傳當年吳國強盛一時,“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年邁的齊景公懾於吳國的強大,不得不將女兒送往千里之外的吳國出嫁。從此,齊國這位公主遠離家鄉,時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淚洗面。吳王為了減輕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齊國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樓,好讓她能夠登高遠望齊國故土。這就是齊門的來歷。只可惜,現在這座城門也早已和公主一道香消玉殞了。
齊門的邊上是平門,傳說是當年伍子胥率大軍平定齊國,班師回朝而走的城門。這點類似北京的德勝門。
另外還有相門,位於城東,又叫匠門,因附近多數居住工匠而得名。吳王闔閭曾經命名士幹將在此門設爐鑄劍,因此相門又叫幹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