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澀痛

小便澀痛

小便澀痛,證名。小便排出不暢,尿道疼痛,為淋症的主要癥狀。《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一:“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詳見淋條。

簡介


● 英文名稱:Difficult Painful Urination
● 又稱:尿道澀痛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問診
● 常見病症:膀胱濕熱證

古籍摘選


● 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素問玄機原病式》)

名詞解釋


● 小便排出不暢,排尿時感覺尿道疼痛的表現。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小便澀痛,顧名思義是指小便澀滯疼痛,屬於排尿感異常的範疇。

診便原理

● 小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膀胱所司,但與腎的氣化、脾肺的轉輸肅降和三焦的通調亦關係密切,通過觀察及詢問小便的次數和時間,以及小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癥狀等,不僅可以直接了解水液代謝功能,而且還是判斷疾病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

癥狀表現

● 排尿時自覺尿道灼熱疼痛,小便澀滯不暢。

主病

● 膀胱濕熱證:尿頻、尿急、尿痛,常伴有的臨床癥狀有小腹脹悶,發熱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舌紅苔黃膩,脈數等。

病因病機

● 小便澀痛,病位在膀胱與腎,與肝、脾相關,基本病理變化為濕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
● 小便澀痛大多屬實證、熱證,因熱灼津傷、濕熱內蘊、肝鬱氣滯、結石或瘀血阻塞等原因,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血脈不通,遂排尿時出現刺痛、灼痛、澀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即所謂“不通則痛”。
● 亦有患者排尿后仍感疼痛,隱隱作痛,常常以虛證為主,多由腎陰虧虛所致,失於滋養,即所謂“不榮則痛”。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的下尿路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引發的尿路刺激征,多有小便澀痛的癥狀。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