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素問的結果 展開

素問

中醫古籍

《素問》,醫經著作,9卷,81篇。與《黃帝內經靈樞》(即《靈樞經》)為姊妹篇,合之而為《黃帝內經》。具有比較完整之理論體系,內容廣博而深奧,為中醫理論之淵藪。舉凡養生氣功之理論;人與自然相參相應之學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預防思想;陰陽五行及氣運對中醫理論之指導;臟象學說及臟腑經絡臨床辨證之規律;以脈學為主而又望聞問切全面論述之診斷;針砭灸摩、湯液醪醴之運用;治病求本統領下之標本緩急先後及因人因地因時制宜之治則;對咳、瘧、痹、風、厥、痿及熱病、奇病等具體疾病之認識等等均有較詳之論述。齊梁醫家全元起曾對此書加以註釋,其時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師張公秘本,補其所亡,廣為次注,擴為24卷,因而流傳。

創作背景


在《內經》問世以前,中醫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確立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

流傳版本


《黃帝內經》18卷最早見於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而將《素問》《靈樞》合稱為《內經》,始自晉·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素問》《九卷》之名則最早見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但是在現存文獻中,直到晉代王叔和脈經》才出現其原文。這一時期皇甫謐據《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內容分門別類,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齊梁間人全元起首次訓解《素問》時,該書只剩八卷,可能已經亡佚了一卷。
隋唐時期,《素問》《針經》各有多種版本流傳,以唐代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和王冰《黃帝內經素問》影響最大,其中王冰對《素問》傳世本進行了篇卷的較大調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刪,並補入七篇大論。王冰次注本由於改動較大,所以與前期《素問》傳本有較大的差別。
《素問》傳本至宋代,出現很多錯訛,宋仁宗嘉祐年間,高保衡、林億等奉詔整理醫籍,林億等參閱眾本,正謬誤,增注義,重新校正王冰次注的《素問》,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此本成為後世《素問》刊行的定本。
《素問》現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殘本,尚存11卷;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顧從德影宋刻本。1949年後人民衛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校注整理


齊梁全元起的《素問訓解》為最早註釋《素問》的著作,原書宋以後己亡,部分文字保存在現行的通行本中。王冰重新編次註釋《素問》,訂為24卷,增補了以五運六氣為主要內容的七篇大論,於唐·寶應元年(762年)撰成《次注黃帝素問》。北宋林億等人在王冰次注本的基礎上,據全元起《素問訓解》和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等傳本進行校正,正謬誤6000餘字,增注義2000餘條,書名題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至此《素問》文字基本定型。宋劉溫舒(一說作者佚名)補入《素問》的“本病論”“刺法論”2篇,被學者認定為偽文。明吳昆著《黃帝內經素問吳注》(又名《內經吳注》),每篇首先簡述全篇大意,再分段註釋,對《素問》生理、病理、脈法的闡述,常有比較深入的理解。清代,高世栻在參與老師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的編注后,頗有心得,自撰《素問直解》(又名《黃帝素問直解》),別具特色;張琦參考黃元御《素靈微蘊》、章合節《素問闕疑》,參以己見,撰《素問釋義》;高億的《素間直講》(又名《黃帝內經素問詳註直講全集》),每篇首記大意,次引原文,再列註釋和淺講。
至現代,在單獨整理《素問》方面比較突出的有南京中醫學院以解題、原文、註釋、語譯、按語形式編著的《黃帝內經素問譯釋》,1959年出版。郭靄春主編的《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廣收歷代50餘種《素問》善本作校本,博採70餘種類書及宋元以前醫書。
此外,歷代全文校注《素問》和《靈樞》的著作也為數不少。唐代楊上善編撰《黃帝內經太素》,首次對《素問》《靈樞》進行分類編次和校訂註釋,此書去古未遠,校注嚴謹通達,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明代,馬蒔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最早校注《靈樞》全文,在經絡、腧穴和刺法等方面發揮較多。張景岳歷時40年整理註釋《素問》《靈樞》,著成《類經》,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不少新的見解。

作者簡介


素問唐以前的注本有三家;一為全元起的《訓解》,宋以後即不見;二為楊上善的《太素》,又殘缺不全,三為王冰的注本,得以流傳下來。
王冰,唐代著名醫家,別號啟元子,約為公元710年-804年間人,寶應年間任太僕令,因而後世稱,王太僕。王氏長於醫術和養生,深研內徑,鑒於當時素問傳本,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遂精勤博訪,補輯修訂。即今流傳下來的皇帝內經素問王注本。在保存整理古籍工作上,做出了貢獻。王氏倡導運氣學說,其理論見解,記述於七大論的註釋中,對後世運氣學說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另對辨治理論也有發揮,如元陽之虛,主張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真陰之竭,主張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已是迄今臨床治則名言,又如將病變分為運氣和不因於運氣兩類,沒類又分辨其外感或內傷,這種分類法,為後世張元素、張從正所宗。

書評序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
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先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盪,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猶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執技之流,而薦紳先生罕言之,去聖已遠,其術晻昧,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餘,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府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頃在嘉祐中,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乃詔通知其學者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收集眾本,寖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采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礴會通,或端本以尋支,或泝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正繆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
國子博士臣高保衡
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
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詁訓,未嘗有行不由徑,出不由戶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迭,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并吞,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闕。重《經合》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迭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凈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
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啟玄子王冰撰

作品目錄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氣厥論篇第三十七脈解篇第四十九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遺篇)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咳論篇第三十八刺要論篇第五十調經論篇第六十二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玉版論要篇第十五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舉痛論篇第三十九刺齊論篇第五十一繆刺論篇第六十三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腹中論篇第四十刺禁論篇第五十二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示從容論第七十六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刺腰痛篇第四十一刺志論篇第五十三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陰陽離合篇第六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風論篇第四十二針解篇第五十四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陰陽別論篇第七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熱論篇第三十一痹論篇第四十三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刺熱篇第三十二痿論篇第四十四皮部論篇第五十六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厥論篇第四十五經絡論篇第五十七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五藏生成篇第十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逆調論篇第三十四病能論篇第四十六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瘧論篇第三十五奇病論篇第四十七氣府論篇第五十九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刺瘧篇第三十六大奇論篇第四十八骨空論篇第六十刺法論篇第七十二(遺篇)

內容簡介


《素問》各卷主要內容為:卷1、2為養生和陰陽五行學說,卷3為臟象,卷4為治法,卷5、6為診法,卷7、8為病機,卷9~13為疾病,卷14~18為腧穴和針道,卷23、24為治則與醫德。以上涉及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基本理論,突出地闡釋了陰陽五行學說、人與自然高度統一的整體觀、臟腑氣血功能、病因病機、疾病治則治法等,是《素問》的精華內容所在。
《素問》所創立的中醫理論,是我國古代醫家在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指導下,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能有效地指導中醫臨床實踐。貫穿全書的主要理論有如下幾方面。

陰陽平衡論

陰陽學說本為我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內經》的作者將其引人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各種問題。
在生理方面,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生氣通天論》),認為人體的陰陽雙方應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如果陰陽平衡失調,則導致疾病發生。其病理表現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應象大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調經論》)。此為中醫的病機總綱。
在診斷方面,“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應象大論》)。即用陰陽分析四診獲取的癥狀和體征,將陰陽作為表裡、寒熱、虛實辨證的綱領。
在治療方面的大法是“謹察陰陽而調之,以平為期”(《至真要大論》)。所謂“平”,即採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治法,調整陰陽、補偏救弊,以期恢復陰陽的平衡協調,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因此《素問》的陰陽平衡理論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邪正盛衰論

邪正盛衰理論取法於古代的軍事思想。《素問》將這一思想引入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髮展取決於邪、正雙方的盛衰。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評熱病論》)。必須提高人體內“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刺法論》)。這是中醫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則。至於增強正氣的方法,《素問》中提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上古天真論》)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上古天真論》)。以上論說對預防疾病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邪正盛衰的辨析,直接關係到判定病證的虛實和預測疾病的轉歸。“邪氣盛則實,精氣(正氣)奪則虛。”(《通評虛實論》)。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虛實表現。《素問》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熱病、風病、寒病、咳病、瘧病、厥病、痹病、疾病、腹中諸病等各種病證的虛實表現,並在《素問·玉機真臟論》中總結出“五實”、“五虛”的基本證候。虛實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三部九候論》)。辨析邪正盛衰的思想一直指導著中醫的臨床治療。後人本此原則創立了諸多相應的方劑,大大提高了臨床治療的效果。

天人相應論

“天人相應”是古人深人細緻觀測與考察天文、氣象、地理環境等得出的一個觀點。《素問》吸收了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把人體與自然界緊密聯繫起來,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寶命全形論》)。自然界的異常變化將導致疾病的發生:“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調經論》)。
《素問》體現“天人相應論”有如下4方面的內容:一是五運六氣學說,在《天元紀大論》等七篇大論及《素問遺篇》有詳細論述。運氣學說認為,周期性的氣候變化對生物及人類疾病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醫生必須注意每年的“氣運”變化,採取相應的預防及治療措施。二是探討了季節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如果季節氣候發生異常,六淫病邪就會侵犯人體而出現季節多發病,或病邪潛伏體內后時而發。如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饗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陰陽應象大論》)。因此臨床必須“因時制宜”辨治疾病。三是探討了地域環境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方域不同則患病各異,治法亦當有所區別。如《異法方宜論》分析了四方不同的疾病和與之相適應的治療方法,為臨床“因地制宜”提供了理論依據。四是提出了一日之中人體陽氣的運行規律:“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生氣通天論》)。人體發病也會出現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變化。例如臨床上小兒外感發熱多出現這種情況,若患兒上午診病,醫生以為發熱已愈而不再用藥,常會貽誤病情。

作品評價


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書中從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方葯等各個方面,對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以及診斷、治療。運用陰陽五行學說進行了客觀認識。作了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從而為祖國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千百年來,一直對臨床實踐起指導作用。不但為歷代醫家所宗,而現在中醫運用的基礎理論,仍以本書記述為主要依據,是祖國醫學重要經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