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指標

生產經營指標

生產經營指標是能傳統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一個指標。

基本介紹


在一個生產項目下來。計劃要用多少錢最划算。利潤的最大化。員工流程工作的最快時間完成效力的最加狀況。用的產品的原料和做的質量合格狀況。
一般來說,傳統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系統是杜邦分析方法,主要是採用股東權益利潤率來進行評估,因為權益利潤率是最直接反映股東投資的收益率的指標,權益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如果想提高權益利潤率,或者提高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或者提高周轉次數,或者提高資產負債比率(比如增加負債),但是這三個要求很難同時提高,比如對於零售類的企業,提高產品的價格雖然提高了利潤率,但同時降低了資產周轉率,也降低了權益乘數,對於好的企業來說,重點在於能提高企業的產品價格,還能保持固定或者更高的資產周轉率,這是相當有難度的。

局限性


但目前來看,這個指標有明顯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銷售利潤率,利潤不一定是來自企業經營的利潤,或者是投資收益,或者是帳務調整,這種利潤帶有較大的偶然性和突發性,不能作為投資者投資的依據,特別是上市公司,在新會計準則的推出,交易性金融資產計入損益,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收益巨大,遠遠蓋過了主營收益,這個時候,以利潤率作為指標則難以反映企業的長久經營情況了,雖然投資收益的增加可以改善企業的現金流
2、總資產周追轉率和凈利潤關係不大,總資產包括所有者權益和負債,股東是重視經營性凈利潤的,而債權人重視的只是資本,因為他們不想受利潤分紅,因此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傾向是不一致的,另外,股東的投入是無息的,債權人是有息的借款,他們的資金成本並不一致,導致的資產性質也不一致。
3、負債的性質不同,企業的負債並非都是有息的,也有無息的負債,無息負債的壓力會小一些,因為沒有固定的資金成本,在計算的時候需要將有息無息的負債考慮到。
由於以上原因,作為投資者在採用權益利潤率進行分析和預測企業經營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較大的誤差,為了減少誤差,可以把該項指標進行改進。就是按照股東的利益指向進行分析,把資產劃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金融資產,經營資產主要是用於生產經營活動的資產,氣象對於凈利潤有一定的可比性。而金融資產屬於沒有資金壓力的資產(沒有利息沒有經營壓力),比如貨幣資金或者短期投資(所以交易性金融資產頂多算是貨幣資金的一種,賺了是純賺,賠了就是純粹賠錢了)。而負債同樣劃分為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相對於利潤表中主要是財務費用(利息費用)。這樣凈利潤這塊可以具體劃分為三部分,也就是主營利潤,其他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和資產減值)以及營業外收入,在分析和預測的時候,重點考慮的是主營利潤,這點才是真正的企業盈利能力的體現。因此,上述的公式可以轉化為下面的公式,下面的公式重點反映了股東的利益和經營利潤,並區分了負債的因素。所有權益凈利潤率=經營利潤/股東權益-凈利息/股東權益=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股東權益-凈利息/經負債*經負債/股東權益=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槓桿

局限性闡述


上面的分析系統較為明確地反映了企業過去經營中的經營質量和財務的槓桿結構,當然對於投資收益遠遠大於主營收益的公司來說,在分析時候不宜將過去的增長率作為可持續增長率進行分析,因為那本來也不是可持續增長的收益,不管是交易所的還是因為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小非”所得,如果從保守的角度來說,上市公司因為“大小非”所得的收益將制定性為現金可能更好一些,因為企業投資賺錢了當然是好事,但過於誇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就可笑了,因為做什麼產品的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主營好,盲目的誇大自己的能力雖然會有短期的輝煌,但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就像賣豬肉的突然發現家裡幾十年前的郵票值好幾十萬了,於是不賣肉了,專門炒郵票了,還說,我雇了一個職業炒家幫我炒,大家都覺得還是人家賣肉的精明,知道自己不成所以僱用專家,但其實際情況呢?實際情況是,市場好的時候,誰做都賺錢,只是誰更能將道理而已,不好的時候,就成了你出錢給某些專家交學費了,更不要說彼此的溝通中的矛盾了,因為你也無心賣肉了,能放心把那麼多錢交給別人管么?
上市公司中很多這類公司,特別是雅戈爾,好像一瞬間自己變成了投資大師、房產大鱷一樣,如果衣服做得好就去做衣服,這個行業利潤率不高了,可以作相關的生產型行業,但如果僅僅因為中信證券等幾筆股權投資賺錢了,就認為自己是投資大師了,那才是可怕的開始。因為那本來也不是你的本事所得。對自己認識不清,盲目以為有錢了就可以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才是企業最大的危險所以。所以在用凈資產收益率來分析上市公司財務情況的時候,最好把所有的投資收益都當作現金來算,這樣的資產質量才是真實的質量,才能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