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之夕

梅雨之夕

《梅雨之夕》是新中國書局1933年3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蟄存。講述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後的一段心靈歷程。

作者簡介


施蟄存(1905-2003年11月19日),三十年代著名小說家,其創作曾被呼之為“新感覺派”,作家也被歸入與劉吶鷗、穆時英並列的“海派”。但確實地說,他當時的作品稱為“心理分析小說”更為恰當,代表作包括以都市為背景的《梅雨之夕》及以歷史為背景的《將軍底頭》等。他曾評價自己的小說“把心理分析、意識流、蒙太奇等各種新興的創作方法,納入了現實主義的創作軌道”,由此對中國小說發展作出了貢獻,是有道理的。

內容簡介


《梅雨之夕》,1933年,新中國書局。《梅雨之夕》幾乎沒有情節,它僅僅記敘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後的一段心靈歷程。但在新穎而豐富的心理分析學理論的指導下,作者以嫻熟的文字表現技巧對人物的心理層層剖析,把讀者帶進了主人公那豐富多彩而又微妙曲折的內 心世界。一個已婚的青年男性與一位嬌美的少女萍水相逢,他會有什麼心理反應?

作品解析


怦然心動——躍躍欲試——想入非非 ——戀戀不捨、悵然若失,作者周密而真實地描述了主人公邂逅少女后的全部心理流程。這種心理展示或心理分析是立足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上的。
眾所周知,施蟄存是“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同這個三十年代初興起的流派的其他作家一樣,他的心理分析小說也深受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理論的影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是關於人格結構及其內部衝突的學說,大致可分為三個板塊,即本能論、人格結構論和心理解剖學說。本體能認為,人性的根本就是由生物能(或性能量)轉換而來的心理能的發泄與反發泄;一切用於人格做功的能量都出自本能。人體結構論是關於本能的能量的投注和轉移的理論。這一理論把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儲存本能的地方,是各種本能的驅動之源)、“自我”(是協調本能需求與社會要求之間的平衡機能)、“超我”(在良心、道德律令、自我理想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它把本能力量轉移到實現理想、創造等方面上來)。心理解剖學說把人的心理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其中,潛意識與本能密切相關,其中蘊藏有被壓制的本能及與性相關的情感。
《梅雨之夕》的心理分析立足於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論。作品注重描寫主人公的潛意識,尤其注重揭示人物的人格中的“本我”與“自我”的衝突。在“怦然心動”階段,作者的文筆初步觸及人物的潛意識。“我”為婚外的異性所動,並把她當作“美的對象”,主人公的這一心理活動並不排除“本能”的暗中促動;而在欣賞異性時;“我”自我辯白對異性絕對沒有“依戀的意識”,且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中翹首以待的妻子,還尋找晚回家的借口,這一系列心理活動則又展示了主人公的人格深處的“自我”與“本我”的交涉:“我”要發泄本能,“本我”要遵循”快樂原則”,而“自我”則既對“本我”進行規範和抑制,又掩飾“本我”的越軌衝動。
勿庸贅述,《梅雨之夕》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周密、細緻入微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對潛意識的性心理、性幻覺的展示。然而,這種描寫與展示的成功又與作者對性心理描寫的分寸感的得體把握和全篇的文筆舒展雅緻密切相關。作者立足於西方的現代性心理分析理論而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但我們感覺到作者同時又接受了東方古老的儒家倫理道德的規範:男子邂逅情女,雖然艷心蕩漾,但其言行皆“發乎情,止乎禮”,他始終恪守著“君子好色而不淫”的中庸之道;寫男性的艷遇,展示人性的隱秘,作者不僅剔除了俗艷的字眼,迴避了露骨的場面,而且還點綴了富有詩意的意境,溶入儒雅的情懷,這一切使作品具有詩一般的清麗素雅與含蓄蘊藉,字裡行間透露出一種典雅的“中和之美”。

作品賞析


《梅雨之夕》令人久讀不厭,其奧秘就在於作者描繪了一幅清麗淡雅的心畫,演奏了一首婉轉細膩的心曲。
現代都市男女曲折隱秘內心慾望的深刻揭示
——《梅雨之夕》賞析
施蟄存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擅長描寫現代人在都市中的孤獨感和疏離感,特別注重挖掘都市市民的深層心理世界,這種傾向最終發展為他的心理分析小說的創作。與新感覺派的其他作家相比,施蟄存的小說雖然有著同樣鮮明的現代意識,但是敘事的技巧相對傳統些,節奏比較平緩,故事性較強,並且有一種懷舊的氣息和古典的詩情。他是最早認識到現代派是需要有中國特色的一個作家,並且付諸了實踐,他自己評價自己給中國小說帶來的影響時說“把心理分析、意識流、蒙太奇等各種新興的創作方法,納入了現實主義的軌道”,是比較公允的說法。《梅雨之夕》是他的代表作
主題:《梅雨之夕》是新感覺派小說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中國真正的現代主義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山之作,它所表現出的鮮明特色,都具有心理分析的典型性特點。小說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簡單(紳士雨中送淑女),但卻揭示了都市男女隱秘而曲折的內心流程,描寫了寫他們卑微的渴望的萌動和這種渴望的無聲無息的破滅,展現了現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愛方式,這也正是其獨特的價值所在。故事中的紳士所有的行為看起來都像是不可理喻,實際上是他的潛意識在作祟,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因為一個理由:對真實的愛情的嚮往。文章的題目“梅雨之夕”暗示的就是他的情感的現實處境,其中的少女就是他情感的夢寐以求的伴侶,但這所有的一切都絕對不可以訴諸於理性,所以他一回到家,夢立刻醒過來,向妻子撒了一個謊后,自然的真實的情感和性意識又重新被壓抑了起來。這種情感的來或去,都不是刻意的,事先沒有絲毫的徵兆,潛在的意識和力量支配了所有的一切,同時又毀滅了一切。

藝術成就


通過潛意識探索人性,是施蟄存心理分析小說的核心追求,《梅雨之夕》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藝術表現形式上,竭力模仿西方意識流方法,打破故事情節結構作品的傳統方式,把筆觸深入到人物的心理意識,大量採用自由聯想和內心獨白,極有層次地、立體地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心靈歷程,從欣賞、注意、好奇、旁觀到憐惜、關心、疑慮、羞赧,當她再次傳來心靈的信息,露出微笑時,他終於鼓起勇氣去幫助她。這個細微曲折的人物心緒的變化,造成一種若即若離的情感聯繫,韻味綿長。其次,在人物意識流動中,把思想和感情,回憶與印象,想象與幻覺全部奇妙地糅合在一切,深層地開掘出人物的潛意識。當男女主人公在浸染著桔黃色燈光的迷濛雨霧中並肩而行時,一種新奇的感覺使他陶醉,超常的喜悅和激動引起了他心理感覺的錯位,直到與少女分手之後,才開始從錯覺中走出來。第三,運用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人物塑造,突出了以性衝動為主要內容的潛意識在生活各個領域中的作用,小說中的男主人公雖然結過婚卻對別的女子充滿了新的慾望,由於“力比多”的驅使以種種方式去尋求慾望的滿足,小說十分細膩地表現了人物這方面的心理活動。第四,作者有意把西方新的創作方法,納入現實主義的軌道,做到了中西結合,一方面表現出了主人公潛意識傾倒於對美麗女郎的追慕,帶有現代心理小說的色彩,另一方面,主人公又能夠“發乎情而止乎禮”,明顯地帶有傳統文化的基因。心靈的自由跳動與強烈的自控意識相交叉,正是中西兩種文化相撞擊的反映,也是施蟄存新感覺主義小說的一大特色。

人物介紹


“我”
“我”是一個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年男性辦公室職員,在度過了熱戀和新婚的高潮之後,一切生活都趨於平淡,而在這平淡的另一端,來自內心深處的被瑣碎生活和道德規則所壓抑著的對於異性的激情卻在不斷地積蓄著,生活則是在這兩端的妥協中維持著一種相對的、動態的平衡。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施蟄存在上海接觸到弗洛伊德的思想及顯尼志勒的小說,開始有意運用精神分析學說,描述人物內心的潛意識流動,創作出一批風格獨特的心理分析小說,《梅雨之夕》是其中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