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蔡宅村的結果 展開

蔡宅村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虎鹿鎮下轄村

蔡徠宅村,村莊名稱,中國有多處村莊以蔡宅村命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虎鹿鎮蔡宅村;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靈溪鎮蔡宅村等。

簡介


蔡宅村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東北部,歷為東陽、諸暨、嵊縣邊界重要集鎮。舊屬永寧鄉十六都;1929年屬第三區,1932年設蔡宅鎮,1935年屬十六都鄉,1944年屬虎鹿鄉;1950年屬蔡宅鄉,1956年3月屬虎鹿鄉。現屬虎鹿鎮。1992年,全村1286戶、3804人,耕地1797畝,山林2000餘畝,土地總面積8平方公里。村莊形似卧龜,俗有大龜孵子之說。舊區居宅布局緊密,大戶人家多為13間頭、24間頭或走馬樓、穿堂式居室。新區居宅多為2~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基本信息


蔡宅村以蔡氏居住為主。北宋景年間,有官副使者,有鄉舉進士者……同炊可十年,食指百餘,人稱永寧巨族,始號蔡宅。至今已有708年歷史。

基本概況


蔡宅村新農村建設中改造一新的田地
蔡宅村新農村建設中改造一新的田地
虎鹿鎮蔡宅村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東北部,距城區33.5公里。由蔡宅、隔塘、樓村、新莊、西塢塘5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蔡宅。村莊形似卧龜,俗有大龜孵子之說。舊區居宅布局緊密,大戶人家多為13間頭、24間頭或走馬樓、穿堂式居室。新區居宅多為2~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歷史沿革


蔡宅以蔡氏居住為主。蔡氏源出黃帝之裔姬姓,后以國為氏,繁衍於河南沁陽、陳留和河北燕地一帶。唐光啟年間,陳留一支蔡邕後裔遷至固始,不久南下福建。北宋景祐年間,蔡襄胞弟蔡齊徠自福建遷居浙江平陽。政和四年(1114)蔡齊六世孫蔡季遠舉解元,任東陽主簿,遂舉家落籍東陽,卜居南新塘邊。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因居宅被兵燹所焚,遂遷居十六都永安里上場頭,“有官副使者,有鄉舉進士者……同炊可十年,食指百餘,人稱永寧巨族”,始號蔡宅。清咸豐初年有任氏落籍,光緒年間有諸暨善溪何氏遷居,民國初又有胡氏、王氏遷入。隔塘村於明崇禎初年有諸暨李埠溪李氏遷入。新莊吳氏系義烏大元吳氏後裔,明弘治年間遷入。西塢塘張氏系張良之後,清咸豐年間從安徽寧國遷入。
蔡宅村歷為東陽、諸暨、嵊縣邊界重要集鎮。舊屬永寧鄉十六都;1929年屬第三區,1932年設蔡宅鎮,1935年屬十六都鄉,1944年屬虎鹿鄉;1950年屬蔡宅鄉,1956年3月屬虎鹿鄉。現屬虎鹿鎮。1992年,全村1286戶、3804人,耕地1797畝,山林2000餘畝,土地總面積8平方公里。

新農村建設


為了創建和諧新農村,該村在新形勢下,有了新的作風,新的風尚,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加大了民主建設,設立了村民代表議事制度,有關重大事項,凡與村民利益有關的各項事務,由村民代表討論決定,村裡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完善村務公開內容,便於群眾的觀看和監督,使幹部清白,群眾放心。設立了黨務、村務、財務、計生、土管等的公開欄,專人分管負責張貼、更換,財務由街道村級財務代理中心統一管理,每月公布;其他事項一事一公布,設立民主理財小組人員,進行有效監督,更加提高村民的信任度。
蔡宅村婦女健身中心
蔡宅村婦女健身中心
為了解決群眾看病難,在上級進行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中,動員村民積極參保,該村在黨員幹部的帶頭下,參保人數達到80%。為了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村民的衛生環境,為了老百姓能夠喝上放心水、乾淨水、優質水,積極做好自來水管網入村工作。在村兩委的積極工作和領導下,向村民集資新建該村出入的主幹道2條,投資60萬元,完成了全村內的道路硬化,投資了10餘萬元,完成了全村的路燈亮化。

老村新貌


老街
老街
古巷
古巷
小池
小池
牌坊
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