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辟邪物品。以石材為原材料而雕塑成獅子的具有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雕塑品。大門外一般都有一對石獅或銅獅,一般用來與建築物搭配作為辟邪或裝飾用。現存最早的石獅是東漢時高頤墓前的石獅。
石獅[傳統建築裝飾物名稱]
石獅,即為以石頭為材料雕刻而成的獅子。
各樣石獅
獅子被譽為"百獸之王"。不過獅子的原籍不在中國。東漢時,
西域安息國王向中國獻上了第一頭獅子。從此,獅子便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了。也在這時,獅子開始被人們認識,也由此被人們雕刻成威武的建築裝飾品。
安息國,居和櫝城,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與康居接,南與烏弋山離接。地方數千里,小城數百,戶口勝兵最為殷盛。其東界木鹿城,號為小安息,去洛陽二萬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師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無角。和帝永元九年,都護
班超遣
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師子及條支大鳥,時謂之安息雀。
石獅[傳統建築裝飾物名稱]
現在最早的石獅是東漢時高頤墓前的石獅,在四川雅安。江蘇句容縣梁朝墓前的石獅,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了。陝西咸陽市唐順陵的石獅,是武則天為其母親楊氏陵墓建造的,是現存石獅的代表性作品。明代以後,許多宮殿、府第、寺院,甚至富貴人家的住宅,都設置石獅子守門,以壯威觀。後來就是在門枕、石門楣、檐角,欄桿等建築部位,也雕刻上姿態各異的石獅子,成為古代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北京現存有不少明清兩代的石獅子。這些石獅子的形態,已不威嚴,而趨於慈愛喜樂之狀,久觀不厭。金朝修建的聞名中外的蘆溝橋兩旁,共有140個雕柱,每個柱頭上都刻有玲瓏活潑的石獅子,每隻石獅子又負藏著九隻小獅子,最小的僅幾厘米,極不容易數清,所以有"蘆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的俗語。1961年,考古工作者專門對蘆溝橋的石獅進行編號清數,終於數清楚:共有485隻。
威武的石獅
很難考證從何時起,石獅就成為了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作為家宅的守護神而出現。中國的
麒麟、四不像神獸及獅子都在不約而同的出現在封建列權的大門前而成為精神領域的豪宅守護神,而這一文化現象也同時出現在了東方和西方的家宅文化中。
時至今日,門口的石獅依然是尊貴、不可侵犯的標記。
宮殿大門外的石獅
在宮殿大門外一般都有一對石獅或銅獅,有辟邪的作用。
石獅子
在宮殿大門外一般都有一對石獅或銅獅,按建築方位,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石獅子在大門兩口的擺放都是以人從大門裡出來的方向為參照的),符合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放在門口左側的雄獅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繡球(也有雕成張著嘴的);門口右側雌獅則雕成左前爪撫摸幼獅(也有雕成閉著嘴的)。大家也可以從獅子爪下的東西來辨別:如果爪下為球,象徵著統一寰宇和無上權力,必為雄獅。爪下踩著幼獅,象徵著子孫綿延,是雌獅。又因為獅子是獸中之王,霸氣之獸。所以有“尊貴”和“威嚴”的作用。今已從宮殿、衙門延伸到各級政府機關甚至民間住宅,門前都喜用石獅辟邪顯威風。當然並不是每家每戶都適合擺放石獅,如果沒有如帝王之家的氣魄是完全鎮不住的他的霸氣,反而還有可能會被他的霸氣所傷。
民間的石獅
在民間,獅子成為一種勇武、強大和吉祥的化身。表演藝術和造型藝術往往難解難分。獅舞中的獅子形象是民間藝人按自己的審美理想創造的,活潑頑皮可愛,完全失去了"百獸之王"的威風。民間藝術中,獅子還諧"太師"、"少師"之音,含有職位高升之意。獅子不像龍、鳳一類神禽異獸,作為皇家專利,只出現在宮廷藝術的造型中,獅子造型藝術遍及尋常百姓家,即使是普通人家門旁,也可能立上一對小小的石頭獅子。
在中華大地上,還有南獅和
北獅之分。北獅雄壯威武,南獅活潑有趣。還有所謂“三王獅”,那是因為獅子是獸中之王,而獅子所蹲之石刻著鳳凰和牡丹,鳳凰是鳥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所以有“三王獅”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