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菊
前遼寧省舉重隊運動員
劉成菊,女,1972年出生,遼寧人。前遼寧省舉重隊運動員。丈夫就是被稱為“亞洲大力士”的才力。
曾獲得全國舉重冠軍。退役后曾在瀋陽市惠天熱電二分公司第106號換熱站工作。
1987年,15歲的劉成菊通過電視招生進入了遼寧省撫順市體校,成為了一名運動員。當時父母很支持,原因很簡單,在體育方面發展,干好了可以為國家爭光,為劉家爭光,最起碼退役后也可以找個好工作。
劉成菊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通過不懈努力,1990年被選送至遼寧省體育運動學校,正式進入省隊。在之後的比賽中,成績穩步上升。
1994年劉成菊獲得亞運會預選賽冠軍,這基本上等於拿到了進入亞運會的入場券,這也是她體育生涯的巔峰時期。
但是劉成菊沒能進入夢寐以求的亞運會會場,在“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面前,她服從了大局。“這種情況下,我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劉成菊的語速突然變緩,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遺憾。
本想著以後還有機會,可是由於她的腰和腿都受了傷,沒能再創輝煌。
剛被分配到這裡的時候,劉成菊也曾有過困惑、迷茫,但更多的是不甘心。“退役的時候,我最大的理想是當一名教練。可能是運氣不佳,這個理想沒能實現。”
與新環境相伴而來的是劉成菊對現實的不適應。“與同齡人相比,運動員的社會經驗要比別人少得多。”以前當運動員的時候,衣食住行幾乎都被隊里包了,自己什麼都不用操心,一心只想搞好訓練、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可是一旦走入社會,柴米油鹽、人際關係等等生存中的一切問題紛至沓來。“可是,不想面對也得面對。”說到這裡,劉成菊一臉的無奈。
“一切都得靠自己”
2003年,丈夫才力的病逝,給劉成菊當頭一棒。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因為缺少了才力而過得越來越艱難。那時候的劉成菊真正地體會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過日子的正常開銷不算,光孩子的托費每個月就得400塊錢,加上她身體不好,每個月還得去醫院,更是一大筆花銷。”劉成菊僅靠900元的工資收入難以應付,生活變得捉襟見肘。
為了貼補家用,劉成菊想盡了各種辦法,擺地攤、送奶、給人縫毛活、疊餐巾紙等等,只要有工作機會,她從不放過,但命運似乎總在和她開玩笑。
起初是擺地攤賣衣服。劉成菊和朋友從瀋陽的五愛街服裝批發市場批來衣服,到附近的夜市擺攤賣。可是那年夏天瀋陽經常下雨,一下雨,貨就沒法賣,但管理費還得交,結果沒賣幾天就維持不下去了。
晚上的衣服賣不成,劉成菊又想到了早上。因為白天還得正常上班,所以只能盡量趕早,她選擇了送牛奶。劉成菊花400塊錢包了一個小區的送奶業務。每天早上四五點鐘起床,先到奶站把牛奶取出來,用三輪車運到小區,再挨家挨戶把牛奶給訂戶送上門。劉成菊負責的居民區沒有電梯,所以她經常得為了一瓶牛奶跑上跑下7樓,這一瓶牛奶,她只能賺到一毛錢。
劉成菊當運動員的時候右腿曾受過傷,第一個月送奶硬撐過來了,第二個月舊傷複發,右腿的膝蓋腫得和大腿一樣粗,邁步都困難。父親心疼女兒,自己去奶站取奶,囑咐劉成菊在家多睡一會,讓她5點多再過去送奶上樓。當劉成菊到了送奶的小區后,她看見父親正一家一家地送奶呢。猛然間,她發現父親的手上全是血,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樓道里結了冰,父親不小心滑倒了,摔壞了奶瓶,把手劃破了,天寒地凍,血已經被凍得凝固了。從此以後,劉成菊再也不敢讓父親出去送奶了,可是自己的腿也實在支撐不住,這份工作也只能作罷。最後一算賬,辛苦一個多月,扣除400塊的本錢,只掙了100多塊錢。
“我父親70歲,母親66歲,在這個年紀,本應該享享清福了,也是我該向他們盡孝的時候了,可是我卻愧對他們,本來他們在撫順有寬敞的房子住,為了給我帶孩子,才到我這裡來的,凈跟我吃苦了。我媽替我看孩子,長期休息不好,眼睛也有毛病了。”說起父母,劉成菊眼圈紅了。
除了對父母的愧疚,劉成菊更恨自己的身體。“看起來我的身體很好,畢竟以前是運動員嘛。可是外人誰又知道,我也是一身的病呢。”運動員的超負荷訓練,使得每個運動員都落下了或多或少的傷病。劉成菊不但腿受過傷,腰也不好,還得過闌尾炎,才力去世后,還得了心肌炎。這些病痛使劉成菊想干一些體力活也變成了一種奢望。
最後,劉成菊承攬了最原始的計件取酬的手工活——包裝餐巾紙。包裝餐巾紙就是把散裝的紙巾摺疊好放進印有飯店標誌的對開的餐巾紙包里,裝好一包賺1分5厘。劉成菊一個晚上不睡,差不多能裝好500包。可是長時間的睡眠不足誰也承受不了,幹了一段時間以後,劉成菊也干不下去了。
除此以外,劉成菊還給人縫過毛線活,在網吧里收過銀,由於她只能晚上做兼職,老闆無法長期僱用她。談到這裡,劉成菊還向記者詢問有沒有合適的工作可以介紹給她。
“如果有錢,我想在學校附近開個小飯店,做點小生意。一切都得靠自己,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格言。”劉成菊語氣很堅定。
“不想讓孩子再走自己的路”
一提起女兒,劉成菊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只要是對孩子成長有好處的,她要的東西,我都會儘力給她買。孩子雖然失去了爸爸,但我不想讓我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差。”女兒現在已經成了劉成菊生活中最大的安慰,也是她堅強地面對生活的最大支柱。
“最近我還給孩子買了台學習機,孩子對學習也很感興趣,學得很認真。”說到這,劉成菊似乎想起了什麼,她拉開辦公桌左邊的抽屜,翻出了幾張她和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孩子過生日的時候與她在家中的合影。照片上母女倆親密地靠在一起,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唉,就是孩子的體重讓我擔憂。”
小金月剛出生的時候,跟正常孩子沒什麼兩樣。可能是由於遺傳和治病的藥物中含有激素的關係,小金月的體重增長得快得驚人,5歲體重已經達到了90斤。除了體重超常之外,她還患有支氣管哮喘,抵抗力也較差,由於扁桃體壓迫呼吸系統,還曾經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劉成菊在徵求了醫生的意見之後,決定給女兒做手術。
這個手術主要是切除因肥大壓迫呼吸系統的扁桃體,擴充呼吸道,根治小金月呼吸困難的情況。為了給孩子治病,劉成菊毅然賣掉了位於瀋陽市鐵西區艷粉街的新房子,那間房子是劉成菊跟才力一起貸款買的。才力去世后,劉成菊用國家給的5萬元的撫恤金把這套房子的貸款還清了。可是,為了給孩子做手術,又不得不把房子賣掉。“那間房子是3居室,東西向,我買房花了15萬,簡單裝修了一下,才住了一年,只賣了15萬3千塊錢,在我單位附近又買了現在住的這個二手房,花了12萬5千,這中間的差價正好給寶寶做手術。”
這麼一折騰,原來那間81平方米的新房只換來了現在的這個42平方米的二手房。在這間42平方米的單間里,除了劉成菊母女倆,還有她的父母,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談到對孩子的期望,劉成菊的目標很明確。
“孩子就要上學了,我得攢點錢給孩子上學。我想讓孩子去學冠亞英語,就是錢太貴了。我希望孩子長大了能當個護士、警察或者做個買賣什麼的,不想讓她再當運動員了。”說這話時,劉成菊的態度很堅決。
1998年,退役一年後的劉成菊與才力步入結婚的殿堂。“有才力在的時候,我的生活一直很幸福。”回憶起婚後的生活,劉成菊的嘴角微微一動,露出一抹甜蜜的微笑。
那時,退役后的二人都有固定工資,在精神上,他們互相鼓勵,彼此呵護著對方。2000年10月6日,女兒金月的誕生給這個家帶來許多笑聲。女兒的名字是姥姥起的,“因為當時正值奧運會,我媽認為這是個好月份,所以給女兒起名為才金月。
劉成菊家庭
當年退役后的困頓、經年累月的傷病以及過大的食量最終導致了才力的悲劇。2003年6月19日的《南方周末》刊載了記者李海鵬的報道——《舉重冠軍之死》把才力的悲劇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由此,不少人才知道曾經無限風光的冠軍竟死於貧寒。儘管才力的妻子劉成菊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國家並沒有不管我們”,但正是這篇文章以及才力的悲劇讓後來的體育界逐步有了完善的退役運動員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