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嶺底鄉的結果 展開

嶺底鄉

浙江樂清市轄鄉

此詞條為一詞多義詞條,共有三個嶺底鄉,分別是浙江省樂清市嶺底鄉、江西省廣豐縣嶺底鄉和山西省交城縣嶺底鄉。

說明


嶺底鄉
嶺底鄉
嶺底鄉,地處雁盪山麓,西與永嘉縣依山相連,全鄉總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16235人。這裡曾是浙南地區的革命根據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鄉已修建起7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實現了戶戶通電燈,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村村通閉路電視的夙願。從20世紀80年代栽下第一批果苗,已擁有果林面積1.6萬畝,實現了人均一畝果林的夢想。高山蔬菜發展也初具規模。在柳市建起了扶貧經濟開發區,創辦9家上規模的企業。至1999年底,全鄉已實現工業總產值2900萬元。轄區總面積65.6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總人口18235人,勞動力10760人,其中外出勞動力8641人,地處崇山峻岭,群峰簇擁之中,水力資源豐富,有山場十萬畝,果園萬餘畝,盛產松、杉、毛竹、板栗、楊梅、柑桔、枇杷、獼猴桃、紅柿等,全鄉耕面積5434畝,其中水田3253.44畝,旱地2180.56畝,轄區內現有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1所,還有郵電所、閉路電視站、衛生院、防保站等。全鄉人均收入5027元。

經濟


嶺底素來是“八山一水一分田”,這裡自然山水原始而渾厚,境內山脈起伏縱橫,以峰奇、石怪、谷多、瀑密等特點見長,原始生態環境依然保存完好。自2004年1月份該鄉積極開展生態鄉創建活動以來,他們立足本地優良的生態環境,以綠色自然景觀和紅色革命人文景觀為重點,以生態休閑、觀光、度假為特色,以生態旅遊為龍頭,帶動生態觀光農業、林業及第三產業的經濟發展,實現了嶺底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環境


嶺底鄉
嶺底鄉
該鄉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石門、十里峽谷、劍岩、東崗庵等名勝古迹。境內青山滿目,綠水長流,空氣潔凈,環境優美。生態旅遊業日益興起,嶺底的生態環境更加顯示出獨特的優勢。該鄉以十里峽谷、劍岩和石門溪為依託,藉助這裡的瀑布、奇峰、幽洞和古樹,以及野趣橫生的鄉野風光,來滿足旅遊者回歸自然的需求。該鄉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生態旅遊業已初具規模。2006年,嶺底鄉以綠色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生態特色農業,拓展域外農業發展空間,延伸產業鏈條,充分依託人文自然景觀資源,發展綠色生態休閑旅遊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諧發展,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嶺底鄉在自然環境保護、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面開展工作。該鄉投資3000多萬元用於康莊工程、學校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各村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工作,借鑒仰后、張庄兩村被評為省級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的成功經驗,從改變村容村貌著手,拆除露天糞坑50多座,建成衛生公廁8座。
同時該鄉新建綠化帶1.2萬多平方米,實現村村通電視網路和農網改造,各村均配備1到2名保潔員,經過整治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的狀況。在示範村採用地下滲濾工藝或人工濕地處理技術開展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廣泛推廣,進一步推進嶺底生態鄉建設進程,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生態嶺底景象已初步形成。

特產


嶺底鄉
嶺底鄉
枇杷 嶺底鄉境內的廣闊山場與肥沃的土壤,極有利於枇杷生長。它吸納四季山氣雨露,果實色澤鮮艷,肉厚汁多,酸甜適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鉀、鈣、鎂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顯著的潤肺健脾,止咳平喘之功效,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現該產品已發展成為名、特、優產品。
楊梅 嶺底鄉現有楊梅4000多畝,以嶼山“黑炭梅”著稱,曾獲浙江省楊梅精品優質獎,被評為溫州市“第四批放心農產品”,其有四優:一優遲熟,“夏至楊梅滿山紅”,夏至前後是楊梅成熟期,唯獨嶼山楊梅進入小暑節令以後,還有四五天可以上市,物以稀為貴;二優色烏,果大,核小,這同楊梅樹生長區土層深厚、肥源充足有關;三優味美,“嶼山”楊梅多甜少酸,爽口清心,且摘下來保質期較長。四優楊梅營養豐富,還有藥理作用,楊梅浸白酒,稱“燒酒楊梅”,炎炎夏日喝幾口楊梅燒酒,能消暑開胃,氣舒神爽。楊梅好處多多,故蘇東坡以為“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末若吳越楊梅”。

人口


2021年,溫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嶺底鄉常住人口為79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