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是以1995年開始招生的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為本科辦學的基礎,在充分整合校內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方面的師資以及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於2002年7月正式組建的。現有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金融工程(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四個本科專業。

世界經濟博士點;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世界經濟、會計學、產業經濟、經濟史、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法商管理(自設專業)、金融學、統計學、財政學等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MBA專業碩士點。

歷史沿革


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文革中學校被停辦,文革結束后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為中國政法大學,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學校開闢昌平校區新校址。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進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辦學格局。進修生院后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單獨辦學,2000年復又合併於中國政法大學。

學院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依託1995年設立的工商管理本科專業,於2002年在整合校內經濟、管理和法律師資及教學資源基礎上正式組建。作為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CSB、CFA正式會員,擁有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5個二級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點包括工商管理、金融和國際商務,以及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金融工程4個本科專業。
2017年,商學院作為中國政法大學教學改革創新試點單位,以“一主兩翼,融合創新,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為辦學理念,對原有院所體系進行了全面整合,依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優勢,明確提出了“一主兩翼”的發展方向,即以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為主導,以法商管理和融商管理為“兩翼”的發展模式,形成了“七系一所一中心”的新學科體系:“七系”為工商管理系、經濟系、產業經濟系、法商系、資本金融系、財務會計系、國際商務系,其中法商系和資本金融係為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所獨創;“一所”即企業史研究所;“一中心”即MBA教育中心。商學院同時還設有10個非在編科研機構和商務管理實驗室、金融投資與監管實驗室、工商管理實驗室、商業大數據與風險控制實驗室、會計實驗室等5個專業實驗室。
為實現建設國際一流融合型商學院的戰略目標,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在借鑒了國際一流商學院的管理體制,遵循國際商學院普遍規律的基礎上的前提下,聘請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的33位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於2017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具有“六跨特色”,即跨理論與實踐、跨政界與商界、跨金融與實體、跨國有與民營、跨國際與國內、跨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首屆理事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擔任理事長,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及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擔任副理事長。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理事會是商學院重大發展事項的諮詢、審議與監督機構,理事會成立后商學院實行中國政法大學和商學院理事會雙重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並以此推動商學院的辦院宗旨的落實,通過加強校企合作,企業家進講堂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進“一主兩翼,融合創新,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的辦學理念。
商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5%,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2%,具有國外留學或進修經歷的教師佔74%。近5年來共獲得93項國家級、省部級和重要的橫向課題。商學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共2067人,其中本科生1044人,雙學士及雙學位413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13人,博士45人;金融和國際商務專業碩士30人,MBA專業碩士422人。
商學院畢業生具有經商、法商和融商相結合的知識結構,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就業質量高,歷年就業率本科生為97%,研究生為99%。近半數本科畢業生保送或考取本校及其他國內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以及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知名高校繼續深造。畢業生主要去向為各級政府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及國內外知名企業。
目前,商學院與美國、荷蘭、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多所知名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密切的人員互訪、學生交換及學術交流等合作關係。每年通過學校學院各類合作交流項目派出百餘名師生赴境外交流學習,聘請數十名長短期外國專家來校講學,接受多名境外學生來校學習訪問。在2011年商學院成為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CSB)的正式會員的基礎上,2018年商學院成為美國CFA協會聯盟大學,學院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商學院堅持踐行“一主兩翼,融合創新,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商界精英、學界精英、政界精英”為使命,努力建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融合型商學院”。

培養模式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是國內“法商管理”教育培養模式的開創者和推動者,具有十八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養經驗。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中國政法大學設立了國家級“法商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目前中國政法大學設有工商管理、經濟學、國際商務、金融工程(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4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1個博士點:世界經濟。目前已經招生的二級碩士點有:MBA專業碩士、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史、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會計學、金融學。現有6個研究所(系)和6個專業實驗室,另外還設立了法商管理研究中心、現代企業組織研究中心、特許經營研究中心、投資管理研究中心、經濟研究中心等。

特色


經過多少代學者的辛勤耕耘和深入研究,總結在中國政法大學辦經濟學、管理學專業的經驗,在21世紀初,法大商學院提出“法商結合”的概念和培養模式,並於2010年11月正式提出“法商管理”的概念,標誌著“法商管理”培養模式成為較為完善的培養體系。
理解法商管理,首先要認識到法商管理是一個複合的概念,是由三個子概念組成。第一個子概念是管理,管理是目的和手段,其涵義在於說明法商管理是要落實到具體的手段上,而且明確規定了他的學科歸屬應該是管理學。第二個子概念就是商,商在這裡把它理解為企業組織的經營活動,也可以理解為商事,在法商管理概念中它是管理的對象。第三個子概念是法,這裡的法主要指與企業商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集合。法商管理經過這樣的剖析,其概念和內涵應該是比較清晰和深刻的。
作為整個法大商學院特色的“法商結合”,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
一是知識層面,可以稱為“法商知識”,除了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的知識外,還需要學習法學的知識,並探尋兩個知識體系的邏輯聯繫及其相互滲透,
二是知識的運用和操作層面,可以稱為“法商智慧”,包括商業規則和商業技巧的運用,法律規則和法律技巧的運用,以及兩者的集合。
第三個層次是觀念和精神層面,可以稱之為“法商精神”。包括商業精神和法律精神。商業精神的範圍比較廣,勤奮、堅韌、誠信、創新,等等,商業精神中的核心是企業家精神。法律的精神,中國政法大學的校訓集中地反映了法律精神的內容,厚德反映的是一種人文精神,明法反映的是一種法治的精神,格物反映的是一種科學的精神,致公反映的是一種公共精神。

結構


學院合作
學院合作
學院根據本科專業方向和碩士點的學科結構,設有經濟學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和現代經營研究所等5個教學科研機構,並設有中國政法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產權經營研究中心、現代企業組織研究中心和投資管理研究中心四個非在編科研機構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組織結構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組織結構

師資


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
商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3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3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7%,具有國外留學或進修經歷的教師佔70%。
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學位)結構、學緣結構和專業布局比較合理。同時,該院還聘請了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共19人作為兼職教授,以加強學院的師資隊伍和實踐教學資源。

優勢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出席學院論壇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出席學院論壇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成立至今,在“創新辦學”和“務實辦院”的學院發展指導思想的引導下,在學科結構發展、本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更新、本科教學改革和學生工作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學院現有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橫跨經濟學與管理學兩大學科體系,並充分依託和利用中國政法大學在法學方面的優勢資源,專業發展具有鮮明的“法商互動”特色,人才培養突出了“知行合一”素質,培養出的學生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在中國高校的同類學院中形成了具有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規劃


法大商學院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教育創新。依託中國政法大學雄厚的法學教育資源,真正確立“法商結合”的辦學特色,加快建設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體系,使經濟學、管理學真正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的支撐學科。特別要把學科建設、創新團隊建設放在首位。創造學科建設、科研成果的優質品牌,以科學研究帶動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不斷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創造人才培養的優質品牌。在學院的各項工作中,還要繼續堅持“創新辦學,務實辦院”的辦院思想,通過創新求得發展,以務實的精神使工作取得實效。

國際交流


訪學項目

俄亥俄大學學生訪學項目
在中國政法大學與俄亥俄大學簽訂的MOU基礎上,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與俄亥俄大學通過協商,共同開展學生訪學項目。中國政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法大學商學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符合達到雙方學校的選拔要求,可以申請前往俄亥俄大學進行1-2學期的訪學,俄亥俄大學將為學生提供正式的成績單。

碩士項目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碩士項目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商學院基於雙方學術合作和友好關係,共同開展“1+1”和“1+2”碩士項目。參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加“1+1”和“1+2”碩士項目的學生,可在兩年或三年內完成所有課程:其中第一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學習后,可赴河濱商學院學習一到兩年。以上兩個項目總錄取學生人數每年不超過25人。
符合“1+1”碩士項目畢業條件的學生可獲得河濱商學院授予的金融學碩士或專業會計學碩士學位;符合“1+2”碩士項目畢業條件的學生可獲得河濱商學院授予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項目定位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與美國底特律大學商學院、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商學院、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作創立的國際MBA項目,力求拓寬學生的國際化視野、為學生專業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搭建平台,鼓勵學生在文化、學識、理論方面多元化、國際化。在追求開放和創新的今天,引領廣大學子放眼海外、認識世界,關切學生未來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於2010年5月建交,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兩校共同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廣泛見聞的新一代企業領導者。中國政法大學是繼台灣輔仁大學之後,底特律大學在中國大陸唯一創立雙聯學位的合作院校。
2011級國際班同學與老師在底特律大學合影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底特律大學簡介:
美國底特律大學(University of Detroit Mercy)創立於1877年,位於美國密歇根州工業城底特律市,是密西根州著名學府,也是中國教育部最早認證的美國大學之一。130多年來,學校以優秀的辦學質量培育了無數英才,傑出的校友廣為美國政界、企業界和學術界的領袖人物。底特律大學有著卓越的教育計劃和優秀的辦學質量外,更不斷地創新以符合未來學生所需。底特律大學商學院的MBA項目自1949年起就榮獲國際AACSB(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認證,全球僅5%的商學院有此認證。
項目一:
學位授予:
達到項目錄取標準,完成所有課程並通過考試取得相應學分的學生,將取得中國政法大學和美國大學雙聯MBA學位。
培養模式:
該項目學制一年。
在完成中國政法大學的相關專業必修課及選修課,並學習四門美國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完成畢業論文及答辯后,赴美國大學開始為期一年的學習。完成美國大學的核心課程及商業實踐活動。法大和美國合作大學互相承認學分。
錄取標準:
Ø 在讀中國政法大學MBA學生或MBA校友均可報名。
Ø GMAT:400分以上(6年以上工作經驗免GMAT)
Ø 免雅思/托福
項目二:
學位授予:
達到項目錄取標準,完成所有課程並通過考試取得相應學分的學生,將取得中國政法大學MBA學位和美國大學金融經濟碩士(FE)。

項目優勢

減輕了學生在國外學習的學費和生活費用,獲得國內、國外兩所著名院校MBA學位。
免英語入學要求:錄取時免雅思/托福,6年以上工作經驗免GMAT成績
學生僅用短短的三年完成了法大、底特律大學各自的MBA培養計劃,即可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和底特律大學兩所著名高校的MBA學位證書。所獲底特律大學的學位證書與直接申請就讀該MBA項目的當地學生完全一樣。完成學業後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語言能力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最真實的美式教育:留美期間學生將與本土學生一起學習生活,並可參與當地的傳統文化活動和商業實踐活動。
良好的就業前景:中國政法大學和美國底特律大學雙MBA學位的獲得,以及海外留學的經歷都將為學生們大大的提升自我價值。在美期間的商業實踐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畢業后留美工作機會。
中國政法大學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於2011年3月建交,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兩校共同致力於培養具有法商智慧和國際化視野的新一代企業管理人才。
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簡介:
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是一所著名的西部綜合性大學,位於南加州海濱,是一所美麗的海濱大學,也是較早獲得AACSB(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認證的加州州立大學系統中的一員。因其傑出的學術成,連續兩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年度<全美最佳大學指南>中入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將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排在美國西部可以授予公立大學的第四名。
學位授予:
達到項目錄取標準,完成所有課程並通過考試取得相應學分的學生,將取得中國政法大學和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雙聯MBA學位。
培養模式:
該項目學制一年。
在完成中國政法大學的相關專業必修課及選修課,並學習四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專業必修課,完成畢業論文及答辯后,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開始為期一年的學習。完成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核心課程及商業實踐活動。法大和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互相承認學分。
四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核心課程,學生可以在國內完成,減輕了學生在國外學習的學費和生活費用。同時,獲得國內、國外兩所著名院校MBA學位的費用僅僅為直接申請去美國大學就讀MBA的一半。
免英語入學要求:錄取時免雅思/托福。
學生僅用短短的三年時間完成了法大、加州州立大學各自的MBA培養計劃,即可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兩所著名高校的MBA學位證書。所獲加州州立大學的學位證書與直接申請就讀該MBA項目的當地學生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