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輔仁大學

世界著名的研究型綜合大學

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FJCU),直屬梵蒂岡羅馬教廷教育部,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綜合大學。校名出自《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輔仁大學為亞洲僅有的兩所宗座大學之一,亞洲博雅大學聯盟、優久大學聯盟、AACSB國際商學院協會、台灣歐洲聯盟中心(EUTW七校聯盟)、台灣基督宗教大學院校聯盟成員。

1925年建校於北京,與清華、北大、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輔仁大學部分院系併入北京大學等高校,其餘大部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原輔仁大學校長陳垣任新組建的北京師範大學校長。1956年,輔大在台校友會成立,上書教廷呼籲復校。1960年,在台灣復校,次年開始招生 ,為台灣四大名校之一,也是台灣兩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大學之一。

輔仁大學下設12個學院,專業涵蓋理工、醫藥、文史、藝術、外語、經管等 。擁有兩岸最早獲得AACSB認證的世界級商管學院,在國際化資源、醫學院考核合格率等方面持續保持全台第一。在校學生約兩萬六千人,畢業校友超過二十萬。傑出校友遍布全球,在各領域均有優異表現,校友聲望與社會聲譽位居全台前列。

2019徠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輔仁大學名列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位居全台第6名。心理學、醫學、商業管理、工程與信息科技入選6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位居中國港澳台大學第8名。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輔仁大學名列世界201-300名 ,管理學碩士位居全球第31名。

歷史沿革


台灣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為直屬羅馬教廷教育部之天主教大學。1925年由美國本篤會於北京創辦,初期設大學預科名為“輔仁社”。1927年北洋政府徠准予試辦,並正式將校名改為輔仁大學。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於1929年呈請教育部正式立案。1952年因院系調整併入北京師範大學。現北京輔仁校址為北京定阜大街(北京師範大學輔仁校區)及北京輔仁校友會。1959年中國主教團、聖言會及耶穌會共同參與復校計劃,1960年核准在台復校,1961年哲學研究所招生,1963年設立三學院十系組的大學部正式招生。
輔仁大學於民國十四年創校,海內外校友共計超過二十萬人。

北平時期

民國元年,中國天主教名人丹徒馬相伯、北平英歛之兩位先生,鑒於天主教在中國僅有兩所大學,乃上書羅馬教廷,請派才高德碩之士,來華增設公教大學,發揚中國文化,介紹世界知識,嗣因歐戰爆發,計劃遂告終止。
台灣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
民國八年,教廷派遣代表來華,考察教會教育情形,其報告書中,亦以高等公教教育機關不足為言。次年美國本篤會神父奧圖爾(George Barry O’Toole O.S.B)博士來華,調查教育,商於歛之先生,於興辦公教大學一事深相契合。奧氏旋赴羅馬晉謁教宗,並訪教廷傳信部長,臚陳理由,更晤本篤會總長斐德( Rev. Fidelis von Stotzingen )博士,請來襄助,以成此舉。碧岳十一世(Pope Pius XI) 當選教宗后,即諭本篤會速即進行,並親捐義幣十萬,以資倡導。十二年八月七日,全美本篤會遵諭召開會議,並決定委託賓西凡尼亞州聖文森會院(St.Vincent Archabbey)司泰萊院長(Aurelius Stehle )全權辦理。
十四年,一月,司泰萊院長委發起人奧圖爾神父為校長,一月來華,於舊濤貝勒府開辦公教大學,先設大學預科(國學專科)一班,名“輔仁社”,並聘英歛之為社長,英斂之以勞瘁過度於十五年一月逝世,校務由陳垣先生主持。陳垣接任后,積極擴充設備,遵教育部規章,組織董事會,聘奧圖爾為校長,陳垣副之,十六年六月呈准試辦大學本科(文科—中文、歷史、哲學、英文),正式定名為輔仁大學。
十八年,六月,輔仁增設為三學院(文、理、教育)十一學系(中文、英文、歷史、社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教育、心理、哲學)及美術專修科。改組董事會,呈准教育部立案,由陳垣先生出任校長。
台灣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
十九年,濤貝勒府南院新校舍落成,計有實驗室、圖書館、教室、辦公室及宿舍等。乃以新校舍為大學部,原址改設附屬男子中學,另在西城太平倉購地築舍,二十一年開辦女子中學。是時規模已具,而主校政者,如校長陳垣、校務長兼理學院院長奧圖爾、教務長劉復、秘書長英千里、文學院院長沈兼士、教育學院院長張懷等,皆系學術界知名之士 。
台灣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
二十二年,國際經濟恐慌,該校基金價格貶值,本篤會難以為繼。是年八月,教廷乃改派聖言會(Society of Divine Word)接辦,該會總長葛林德(Rt. Rev. Joseph Grendel )出任監督,穆爾菲博士( Fr. X. Murphy )為校務長,理學院院長由李嘉士博士(Stepuan Richarz )接任。嗣以劉復先生逝世,教務長一職,改聘胡魯士博士(Henry Kroes )繼任。二十四年,接受教廷委託,開辦中國天主教司鐸進修機構,乃增購校區東側之恭王府舊址,計地百餘畝,成立“司鐸書院”。二十六年,增設預防斑疹傷寒血清及國文、歷史等研究所。
七七事變,北平陷日,該校因國際關係,仍能維持現狀,延續民族教育
台灣輔仁大學
台灣輔仁大學
二十七年,增招文、教兩學院各系及理學院數學係數學組一年級女生,由聖神會修女管理。二十八年,加收理學院其他各系一年級女生,並創設家政學系,增建教室及學生宿舍。司鐸書院遷至恭王府北部之新建大樓,書院原址改為大學女生部。
三十年,美日關係惡化,美籍教職員陸續撤退,由德籍人士遞補。及太平洋戰起,除少數美籍教職員拘入集中營外,校務進行如恆。三十一年,秘書長英千里、訓導長伏開鵬及輔大同仁多人,因抗日活動被捕下獄。次年四月以證據不足獲釋,三十三年,輔大員生復以抗敵“罪情重大”而被科刑達十五年者,計有英千里、張懷、董洗凡及英純良等十四人。
勝利后,中央鑒於該校抗戰期間之艱苦卓絕精神,除明令嘉獎外,教育部特准淪陷期間輔大學生之學籍,不必甄審,即予承認。三十五年秋,增設農學院。1949年北平解放,校務長芮歌尼(Harold Rigney)司鐸被捕,1950年中共教育部正式接辦,四十一年輔仁大學經院系調整併入為北京師範大學之一部,學校宣告關閉。
綜觀北平輔仁大學,自民國十四年之輔仁社起,至1949年1月北平解放止,學系由預科擴至四院,學生由輔仁社之二十四人擴至1949年初之3000餘人。當時執教之士,如前述諸學人外,尚有余嘉錫、沈兼士、孫人和、張星烺、雷冕、嚴池、卜樂天、薩本鐵、張漢民、張重一、趙錫禹等知名學者。所出刊物如輔仁學志、華裔學志等,均馳名於國際學術界。全校師生,於國難期間亦能忠貞不屈,大義凜然,實中國教育之光榮。

台北時期

1956年7月15日,輔仁大學在台校友會正式成立,上書教廷呼籲母校在台復校。教育部長張曉峰於大會中致詞並公開聲明:“以輔仁以往對學術文化及民族正氣之貢獻,即令其他院校不得在台復校,輔仁如有請求,當特准其復校。”
1959年6月21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應各方請求,商洽中國主教團(后改名中國聖職單位)、聖言會及耶穌會合作,並任命于斌總主教負責復校籌備事宜,後任命為校長,並慨捐美金十萬元以為倡導,後有美國波士頓谷欣樞機主教(Richard Cardinal Cushing)籌滿一百萬美元,使輔仁復校有了初步經費。
1960年4月,于斌校長成立校董事會,推田耕莘樞機主教為董事長,正式申請復校並獲得核准。中國主教團(中國聖職)負責文學院在台北建校,耶穌會負責法學院、工學院,聖言會負責理學院、外語各系同在高雄大貝湖附近建校。
1961年9月,呈准先行成立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招收第一屆研究生8名,輔仁大學正式在台復校。
1962年,鑒於各地擬捐贈土地均不適宜,且分地設校、延聘教授尚有困難,乃重新決定中國主教團(中國聖職)、聖言會、耶穌會三單位在同一校區設院,且在台北附近購地建校。並聘請德籍林慎白神父(Friedrich Linzenbach, SVD)為總建築師,各單位分別另請建築師設計,由林神父核准後營建。10月10日,美國芝加哥市政府舉行「輔仁周」,為本校籌募基金。
1963年2月,購妥台北縣新莊鎮(今新北市新莊區)營盤裡卅余甲地為大學校址,興建文學院、外語學院、法學院、家政系大樓及理學院(理一舍)五棟大樓,同於秋季落成。
1963年6月,增設法、理兩學院。文學院設中國文學、歷史、哲學、外語(分設英文、德文兩組)四學系,法學院設法律、經濟、工商管理三學系,理學院設數學、家政營養二學系。
1964年,校門口題名輔仁大學四字之校碑竣工,為三面高聳直立略凹狀水泥柱,由時任主任秘書龔士榮神父設計,象徵輔仁復校是三單位合辦,因此三面水泥柱即代表三單位,柱上「輔仁大學」字樣是採用前考試院院長賈景德先生題字。並增設物理、化學、生物、西班牙文、法文五系組,理學院教學大樓(龍身)落成。
1965年,家政營養學系分設家政組及營養組兩組。
1966年,法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改名為企業管理學系,法學院圖書館與辦公大樓、理學院行政大樓(耕莘樓)落成。
1967年,增設中國文學研究所、歷史學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系分設生產管理、市場管理及財務管理三組。宋美齡女士出席復校后本科第一屆、哲學研究所第五屆畢業典禮,於典禮中接受出任本校名譽董事長,並即席向畢業諸生致訓;美國匹茨堡瑞德主教,特由美國前來發表專題演講。第二屆董事會後,聘宋美齡女士為董事,並一致公推為董事長。
1968年,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之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四組升格為四獨立學系。舒德樓(自然科學暨外語學院圖書館)落成啟用。新竹市東山街之華語研習所附設於本校。
1969年,成立商學院,並調整經濟學系、會計統計學系、企業管理學系三學系屬商學院,法律、社會二學系屬法學院。哲學研究所增設博士班;設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班;大學部增設體育系、東方語文學系、社會學系、會計統計學系。設置夜間部,包括中文、英文、企業管理三學系。文學院圖書館(人文科學圖書館)落成啟用。
1970年,文學院增設圖書館學系,理學院增設織品服裝學系;會計統計學系新設會計及統計二組。夜間部增設圖書館學系、會計統計學系。商學院大樓第一期工程竣工、理學院之第三層全部擴建完畢。6月23日,圓形體育館“中美堂”落成,蔣介石為其題額,並由董事長宋美齡主持剪綵啟用,並在內舉行第四屆畢業典禮,即席為畢業諸生致訓。
1971年,文學院增設大眾傳播學系;理學院家政營養學系家政組及營養組獨立設系改為家政學系及食品營養學系。夜間部增設歷史學系、法律學系與數學系,並分會計統計學係為會計學組與統計學組。
1972年,文學院增設教育心理系,西洋語文學研究所正名為語言學研究所,經濟學系改隸法學院,食品營養學系分設營養及食品二組;夜間部增設大眾傳播學系、東方語文學系、經濟學系。文學院文友樓落成。
1973年,理學院增設數學研究所,數學系分為純數學及應用數學二組;商學院增設國際貿易學系,會計統計學系分為會計學、統計學二系;企業管理學系取消分組;夜間部會計、統計二組改為會計學、統計學二學系。商學院大廈全部竣工。
1974年,增設德國語文學研究所、物理學研究所,法學院法律學系分設法學、司法學二組。
1975年,增設英國語文學研究所;夜間部增設國際貿易學系。學生活動中心(積健樓)及游泳落成。
1976年,與亞洲地區基督教大專院校創設「亞洲基督宗教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University and College in Asia, ACUCA)。
1977年,理學院增設電子工程學系、社會學系分設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兩組。文學院研究大樓落成啟用。
1978年,教育心理學系更名為應用心理學系。6月,于斌辭去校長,教廷委以輔仁大學總監督,校長由羅光總主教接任。8月,于斌出席教宗選舉會時逝世羅馬,安葬於輔仁校園。
1979年,法學院法律學系增設財經法學組。文鐸樓落成。
1980年,成立全台首個外語學院,外語各系改隸外語學院。理學院增設化學研究所,法學院增設法律研究所。法學院研究大樓及擴建之圖書分館落成。
1981年,增設社會工作系、資訊管理系、生物學研究所。野聲樓落成。
1982年,增設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理學院改名為理工學院,商學院改名為管理學院。
1983年,增設音樂學系、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及食品營養研究所。
1984年,成立藝術學院,增設應用美術學系,原文學院音樂系改隸藝術學院。增設法國語文學研究所。大眾傳播學系分設語言文字傳播組、影像傳播組、廣告公共關係組三組。東方語文學系更名為日本語文學系。原文學院應用心理學系改隸理工學院。成立中國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
1985年,增設管理學研究所。學生活動中心大樓(焯照館)落成啟用。
1986年,大眾傳播學系語言文字傳播組、影像傳播組及廣告公共關係組分別更名為新聞組、廣播電視組、廣告組。法管學院綜合教室大樓(利瑪竇樓)落成。
1987年,原家政學系更名為生活應用科學系。成立校史館、中華天主教文物館、於故樞機文物館,藝術學院新大樓落成。
1988年,增設宗教學研究所、翻譯學研究所、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及資訊工程學系。新綜合運動場啟用。
1989年,增設景觀設計學系。成立中西文化研究中心、語言視聽中心。
1990年,成立醫學院,新設護理學系及公共衛生學系。增設金融研究所。成立資訊中心。
1991年,增設織品服裝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化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所增設博士班。成立士林哲學研究中心、天主教社會倫理研究中心。織品服裝學系新大樓(朝枟樓)落成啟用。
1992年,增設宗教學系、經濟學研究所,夜間部增設哲學系,圖書館學系更名為圖書資訊學系。成立天主教史研究中心。醫學院大樓(宗倬章紀念醫學院)落成啟用。
1993年,增設心理復健學系、日本語文學研究所。成立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
1994年,成立民生學院,包括食品營養學系、織品服裝學系、生活應用科學系、食品營養研究所及織品服裝研究所,織品服裝學系分設織品設計組、服裝設計組、織品服飾行銷組。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獨立為財經法律學系。增設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所增設博士班。夜間部教學大樓落成啟用。
1995年,增設應用統計研究所,食品營養研究所增設博士班,大眾傳播學系廣播電視組獨立為影像傳播學系。
1996年,增設資訊工程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外語學院增設義大利語文學系,醫學院增設二年制護理學系。
1997年,增設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增設織品服裝技術系,分設二年制飾品設計組、制衣經營管理組;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組、廣告組獨立分設新聞傳播學系、廣告傳播學系。夜間部轉型為進修部。理工外語教學新大樓(聖言樓)、夜間部教學大樓B樓落成。
1998年,增設電子工程學系碩士班、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生活應用科學系分設餐飲管理組、兒童與家庭組;國際貿易學系更名為國際貿易與金融學系,織品服裝技術系更名為流行設計經營系。成立兒童與家庭中心,中國聖職單位行政大樓(冠五樓)、文學院新教學大樓(文開樓)落成。
1999年,增設應用心理學系博士班及體育學系碩士班,流行設計經營系新增零售經營組。法管學院綜合圖書館大樓(濟時樓)落成,法管學院行政、研究大樓(羅耀拉大樓)整建完成。
2000年,增設醫學系、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班、財經法律學系碩士班,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食品營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及織品服裝學系碩士專班(分設織品服飾設計與文化研究組、織品服飾經營與消費研究組)。應用心理系更名為心理系,並由文學院改隸至理工學院;
2001年,增設生活應用科學碩士班、護理學系碩士班,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電子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原生物學系更名為生命科學系,原統計學系更名為統計資訊學系。成立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發中心。12月舉行在台復校四十周年系列活動,發行“于斌誕生百年紀念郵票”,於“校史論壇”完成兩岸校友確認“輔仁創辦於一九二五年”之宣示。
2002年,增設商學研究所博士班、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及會計學系碩士班,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翻譯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物理學系分組增班(分為物理組及光電物理組)、生活應用科學系兒童與家庭組及餐飲管理組(含碩士班)分組獨立為兒童與家庭學系(含碩士班)及餐旅管理學系(含碩士班)二學系。發行輔仁大學「十大校景」郵票,首開台灣大學校景成為郵票主題之先例。
2003年,成立社會科學院,包括原法學院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經濟學系、宗教學系;成立法律學院,包括原法學院法律學系、財經法律學系。新增音樂學系博士班、宗教學系博士班、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心理復健學系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心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分組(體育學組、運動競技組及運動健康管理組)。
2004年,增設職能治療學系學士班、社會學系碩士班、管理學院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及護理學系夜間二年制在職專班;心理復健學系更名為臨床心理學系。
2005年,管理學院通過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國際商管學院促進聯盟之認證,成為兩岸首個通過AACSB認證的學校。增設學士後法律學系學士班、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班及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學系博士班分設音樂學組及演奏組二組;德國語文學系所更名為德語語文學系所。新醫學院綜合大樓(國璽樓)落成,人文科學圖書館增建館舍落成並更名為公博樓。
2006年,增設食品科學系、營養科學系,由原食品營養學系食品科學組、營養科學組獨立設系。新增大眾傳播學系碩士在職班、食品科學系碩士在職班、餐旅管理學系碩士在職班、營養科學系碩士在職班、餐旅管理學系進修學士班、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成立醫學教育中心。
2007年,增設電機工程學系學。設置醫學臨床技術中心。
2008年,增設呼吸治療學系。原織品服裝學系服裝設計組更名為服飾設計組。臨床心理學系成立全台第一所睡眠研究中心「宗倬章睡眠研究暨臨床神經心理實作室」。設立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整合士林哲學研究中心、天主教史研究中心、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以及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五個學術研究中心。首度正式實施大陸交換學生計畫。
2009年,輔仁大學歐盟中心成立。設立產學智財策略中心,創新育成中心,原住民教育中心。
2010年,新設傳播學院、教育學院。傳播學院設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影像傳播學系、新聞傳播學系、廣告傳播學系及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進修學士班),教育學院設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圖書資訊學系、體育學系及運動休閑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進修學士班)。新設運動休閑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進修學士班)、應用美術學系進修學士班、宗教學系進修學士班及商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進修學士班)。電子工程學系與電機工程學系整並為電機工程學系,分為電腦與通訊工程組及系統與晶片設計組二組;語言學研究所、翻譯學研究所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整並更名為跨文化研究所(含比較文學博士班、語言學碩士班、翻譯學碩士班、翻譯學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學系及管理學研究所整並為企業管理學系(含學士班、管理學碩士班、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統計資訊學系及應用統計研究所整並為統計資訊學系(含學士班、應用統計碩士班、應用統計碩士在職專班;國際貿易與金融學系及金融研究所整並更名為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含學士班、金融碩士班、金融碩士在職專班)。食品營養學研究所轉型為食品營養博士學位學程,原大眾傳播學系進修學士班轉型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設立附設醫院。
2011年,增設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台灣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101年2月春季班)及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廈門—境外專班,101年2月春季班)。心理學系由理工學院改隸社會科學院。歐盟語言與文化研究學程首度招生。自100學年度起,首度招收大陸生來台就讀。
2012年,增設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日間學士班全英學程)、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全英學程)、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及軟體工程與數位創意學士學位學程(進修學士班)。輔大捷運站正式通車。成立「日本研究中心」。
2013年,增設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日間學士班--全英學程)、台灣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全英學程)及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廈門--境外專班)停招。產學智財策略中心及創新育成中心合併為產學育成中心。
2014年,成立海量資料研究中心及藝文中心。停招「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日間學士班-全英學程)、「台灣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全英學程)。
2015年,增設教育領導與科技發展學士學位學程、醫學資訊與創新應用學士學位學程。
2016年,增設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原基礎醫學研究所更名為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
2017年,成立織品服裝學院,包括原民生學院織品服裝學系、博物館學研究所、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流行設計經營系。增設生物醫學海量資料分析碩士學位學程、生技醫藥博士學位學程、財經法律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分組更名為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班;數學系純數學組轉型新設為資訊數學組。
2018年,新設人文社會服務進修學士學位學程、長期照護與健康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電機工程學系「電腦與通訊工程組」與「系統與晶片設計組」二組整並。
該校自奉准復校迄一百零八學年度,轉瞬近五十八載,校舍之營建、設備之購置日具規模;計有十二個學院、大學部四十七個學系(含二年制)、四十九個碩士班、二十四個碩士在職專班、十二個博士班、進修部十四個學系暨一個學士後學系;全校在校學生近二萬六千人,畢業校友超過二十萬人。

文化傳統


校徽
稻穗嘉禾象徵和平,中間十二顆星星象徵聖母,徽腳下拉丁文代表校訓聖美善真。
校旗
校旗即教廷旗,以黃色標記,代表著該校直屬教廷,中間十二顆星星象徵聖母。

院系設置


輔仁大學下設12個學院及進修部,擁有50個日間學士班、49個碩士班、24個碩士在職專班、12個博士班、18個進修學士班及1個二年制在職專班 ,專業涵蓋理工、醫藥、文史、藝術、教育、外語、管理、政法、社科、經濟等, 是全台學門數居次的綜合大學,擁有核發學位獲UNESCO采認與歐陸國家普遍承認的國際地位 。
輔仁大學院系設置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院英國語文學系
歷史學系德語語文學系
哲學系法國語文學系
藝術學院音樂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
應用美術學系日本語文學系
景觀設計學系義大利語文學系
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跨文化研究所
傳播學院影像傳播學系民生學院兒童與家庭學系、所
新聞傳播學系餐旅管理學系、所
廣告傳播學系食品科學系
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營養科學系
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食品營養博士學位學程
教育學院體育學系法律學院法律學系、所
圖書資訊學系財經法律學系、所
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學士後法律學系
師資培育中心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所
教育領導與科技發展學士學位學程社會工作學系、所
運動休閑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經濟學系、所
醫學院醫學系宗教學系、所
護理學系心理學系、所
公共衛生學系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
臨床心理學系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專)
職能治療學系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 (學士、管理學碩 、碩專)
呼吸治療學系會計學系 (學士、碩、碩專)
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統計資訊學系 (學士、應用統計碩、碩專)
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 (學士、金融碩、碩專)
生物醫學海量資料分析碩士學位學程資訊管理學系 (學士、碩、碩專)
生技醫藥博士學位學程商學研究所 (博)
理工學院數學系科技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專)
物理學系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專)
化學系三邊雙聯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MGEM)
生命科學系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 (imMBA)
資訊工程學系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MSE碩、碩專)
電機工程學系商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醫學資訊與創新應用學士學位學程織品服裝學院織品服裝學系
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博物館學研究所
軟體工程與數位創意學士學位學程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參考資料: 
進修部(學士班)
● 中國文學系
● 歷史學系
● 哲學系
● 應用美術學系
● 圖書資訊學系
● 英國語文學系
● 日本語文學系
● 餐旅管理學系
● 法律學系
● 經濟學系
● 宗教學系
● 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
● 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
● 運動休閑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軟體工程與數位創意學士學位學程
● 商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全人教育課程中心進修組
● 人文社會服務進修學士學位學程
● 長期照護與健康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

優勢學科


輔仁大學是台灣人文社會科學(文、理、法、商)學科的著名學府,以神學、文史哲、語言學、新聞學、織品設計、體育等學科見長,其校友聲望、國際資源與社會聲譽位居全台前列。其中,外語學系齊全度僅次政大,義大利語系是全台唯一;新聞傳播系所知名主播輩出,並設有自營電台;民生學院的織品設計系畢業展為台灣業界盛事;此外哲學研究所的設置為全台最早;歷史學亦以西洋史、宗教史稱譽全國。 
根據中國港澳台大學學科專業排行,台灣輔仁大學名列第八位,有4個六星級學科專業、7個五星級學科專業、7個四星級學科專業。
6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頂尖學科專業):心理學、醫學、商業管理、工程與信息科技
5星級學科專業(中國一流學科專業):人文與藝術、民生學、食品醫學、英國語文、哲學、傳播、教育
4星級學科專業(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神學、語言學、新聞學、織品設計、歷史學、義大利語文學、臨床心理學

友好大學


輔仁大學在國際化資源方面持續保持全台第一 ,擁有400多所國際知名的姊妹大學 ,遍布世界五大洲,為國際學術交流、本校學術國際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學生可通過赴姊妹校交換學習提升國際視野與學術地位,進而實現多元發展,有助於學生取得雙聯學位或未來出國深造。

校友會


中國台灣校友會:1956年
中國香港校友會:1958年
美國大華府地區校友會:1975年
美國南加州校友會:1977年
美國大紐約地區校友會:1978年
美國德州休士頓校友會:1980年
中國北京校友會:1984年
美國芝加哥校友會:1991年
澳大利亞校友會: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