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

徠本來面目,漢語成語,拼音是běn lái miàn mù,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出自《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出處


唐·慧能《六祖壇經•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典故


原是佛家語,指人有心性、有本分。指要留得原來的心性和本分。王安國(?-1757年),字春圃(Pǔ普),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授編修,升侍講。提督肇高(今廣東肇慶市、高要縣)學政。乾隆十年(1745年),召為兵部尚書。乾隆二十年(1755年),升吏部尚書。還在王安國當初剛考中進士時,去拜見大學士朱軾,朱軾告戒王安國說:“讀書人當官以後,要留得原來的心性和本分很難。”王安國一輩子都背誦這句話。後來作上大官,所用的衣服、食品、器具、用物等都不改變原來的儉樸習慣。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廬山真面目、去偽存真、土木形骸、真相大白

反義詞

喬裝打扮、惺惺作態、塗脂抹粉、裝模作樣、聳人聽聞、做張做勢、不露聲色、面目全非

用法搭配


作主語、賓語;用於人與事物。
示例
這一潤色,留傳固然留傳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本來面目。 ★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宋 惠洪《漁父詞(香嚴)》:畫餅充饑人笑汝。一庵歸掃南陽塢。擊竹作聲方省悟。徐回顧。本來面目無藏處。
宋·釋徠道原《景德傳燈錄》:“祖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葛長庚《滿江紅(贈豫章尼黃心大師嘗為官妓)》:豆蔻丁香,待則甚、如今休也。爭知道、本來面目,風光洒洒。底事到頭鸞鳳侶,不如躲脫鴛鴦社。
《三俠五義》第六十回:“劣兄雖有兩面。也不過逢場作戲,幸喜不失本來面目。

英文翻譯


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成語故事


佛教禪宗六代世祖惠能從小聽人念誦佛經,心中有所覺悟,就到黃梅縣東禪寺投奔禪宗五世弘忍大師學習佛法,被秘密授與祖師衣缽,連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講佛法。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