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龍

朱桂龍

朱桂龍,男,1964年11月生,安徽省廬江縣人,現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


1982.9-1986.6 在安徽師範大學數學係數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6.7-1989.8 在安徽省廬江礬礦工作;
1989.9-1992.5 在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系統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朱桂龍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朱桂龍教授
1992.6-2000.7 在合肥工業大學預測與發展研究所從事管理科學與創新戰略研究;1996年12月破格晉陞副教授,並被聘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產業經濟學二個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破格晉陞為教授;
2000.8--現在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作。

研究方向


技術創新與管理集成、管理系統工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與市場分析。

主要貢獻


一、主持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
1、關鍵技術選擇及其跟蹤系統研究(79500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6.1-1998.12;
2、跨學科研究發展歷程、理論及組織管理問題研究(7987006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9.1-2001.12;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十五"優先資助領域遴選問題研究(M982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1998.10-1999.12;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跨學科研究發展與資助政策研究(M972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97.1-97.12;
5、科技體系與產業技術結構相關研究,機械科學研究院,1998.6-1999.12;
6、安徽省'九五'先進位造技術優先發展領域研究,安徽省科委,1995.6-1997.6;
7、高校先進位造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體系(96-A22-05),國家科委,1997.6-1998.12;
8、機械製造系統資源利用狀態評估體系研究(97250915),機械部,1997.1-1998.12;
9、 NSFC學科交叉資助問題預研究(M962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1996.7-1996.12;
10、廣州市科技計劃體系研究,廣州市科技局軟課題,2001.11-2002.12
11、建立和發展廣州市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對策研究,廣州市科技局軟課題,2001.6-2002.6
12、產學研合作創網路組織模式、運作機制及廣東發展對策研究,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2000.11-2001.12
13、廣東飛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廣東飛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2001.5-2001.9;
14、廣東省技術創新評估中心建設與運行,廣東省經貿系統省級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002年),2003.1--2005.12;
15、廣東省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對策研究,廣東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03.1--2004.6;
16、廣州市與周邊城市科技計劃協同研究,廣州市科技局軟課題,2003.1--2004.6;
二、參加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
1、跨國公司在華策略與中國企業應對措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2.1-2004.12;
2、基礎學科發展預測和評價系統綜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992.6-1994.4;
3、 NSFC的學科劃分設置及其政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1992.12-1994.12;
3、特大型科技項目的遴選與評價系統研究,國家科委,1992.12-1994.12;
4、NSFC國際合作交流政策與組織管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1993.9-1995.9;
5、我國基礎性學科結構調整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1994.1-1994.12;
6、高校先進位造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機械工業部,1994.9-1995.12;
7、基礎學科政策制定系統化方法及實證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4.1-1996.12;
8、基礎學科國際合作計量測度及項目評估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1-1999.12;
9、安徽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安徽省科委,1997.7-1998.7.
四、出版的專著:
《科學選擇的理論、方法及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7。
五、在國內核心雜誌及國際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
1、生命科學學科組織管理結構的設置探討,科學學研究,1994(3);
2、科學發展預測的概念和功能,預測,1994(1);
3、日本的科技預測及應用,未來與發展,1994(2);
4、特大型科技項目遴選與評價,科學學研究,1994(1);
5、 NSFC材料與工程學科組織管理結構探討,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5(6);
6、關於政府調控科研活動必要性的一點思考,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5(9);
7、試析我國科技規劃中的科學選擇,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1);
8、高校先進位造技術研究與發展現狀及對策,機械工業發展戰略與科技管理,1996(2) ;
9、安徽省先進位造技術發展戰略研究,華東科技,1996(5);
10、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狀況思考,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5);
11、先進位造技術環境下企業組織再造,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12);
12、淺談高校製造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對策,科研管理,1997(2);
13、科學交叉與交叉學科探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7(12);
14、科學交叉在當代科學、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技導報,1997(5);新華文摘97年第8期全文轉載;
15、發揮基金優勢,鼓勵學科交叉研究,科技日報,97年8月29日;
16、 Comprehensive Type Management Mind-Innovation Travel,Proceedings of '9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97.10;
17、 The Inquiry on AMT R&D, Applied Extending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Proceedings of'9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97.10;
18、芻議我國學科劃分與設置對學科體系影響,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1997(11);
19、對NSFC鼓勵學科交叉研究的政策認識,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1997(12).
20、國家關鍵技術遴選指標, 經濟管理, 1998(1);
21、國家關鍵技術管理計算機系統研究, 運籌與管理, 1998(1);
22、芻議跨學科研究的界定, 科學學研究, 1998(3);
23、加拿大優秀網路中心及對我國科技管理工作的啟示,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1998(5);
24、 key-technology inquiry of dynamic mechanism on producing and developing,第三屆管理科學國際會議(ICM'98);
25、 Status quo and policy analysis 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 第三屆管理科學國際會議(ICM'98);
26、關於交叉項目界定-評審-管理的政策建議,科學學研究,1998(2);
27、 Initiate Enterprise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 Beijing, China, Angust 13-15,1998;
28、國家關鍵技術效益跟蹤評價研究,科研管理,1998(4);
29、關於微分中值定理教學的一些改革,工科數學,1998(3);
30、科學發展中的學科交叉史例探析,自然辯證法研究,1999(4);
31、中國製造業產業技術結構研究,管理世界,1999(3);
32、管理方法及其創新啟示,中國管理科學,1999(3);
33、產業技術結構分析,中國軟科學,1999(9)。
34、跨學科研究發展狀況評估體系初探,中國科技論壇,2001(1);
35、淺議高度學校的跨學科教育,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0(4);
36、產業技術結構分析,中國軟科學,2000(3);
37、跨國家電企業在華市場導入及其價格戰略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02(8)。
38、虛擬科研組織的管理模式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6)。
39、發達國家構建科技中介體系的經驗及啟示,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2)。
40、科技中介服務及其發展特徵探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2)。

獲獎記錄


1、基礎學科發展預測和評價系統綜合研究,1996年獲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安徽省'九五'先進位造技術優先發展領域研究,1998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高校先進位造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1996年獲機械工業部教育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4、關鍵技術選擇及其跟蹤系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優秀成果,收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優秀成果年報---2000年》。